日本几种刀的区别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9 23:14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12:40
先说一个国家的武术与武器发展取决於那个国家的武术发展方向,中国在春秋战国时到一直到唐宋时带,都是以军事方向为主,而唐宋以后则是以民间击技为主,而日本则完全是以军事方向为主 。
日本刀主要有4部份1 玉刚 2暗光花纹刚 3包刚法 4局部淬火,而其中玉刚就是高碳刚,是日本人发明的,虽然硬度高,但易脆,而暗光花纹刚与包刚法都是唐朝时连同刀的形状与双手剑派一起传过去的,因此当时的日本刀不叫武士刀,而叫唐样大刀,而日本人淬火时采用高温过火(还是低温回火我忘了,想知道自己去查)虽然可以提高硬度但易脆,日本刀的硬度为58-60,可以更高,但会使刀身容易折断,就硬度,日本刀是很精良,但就耐用度,完全是废物,其缺点有 :
1寿命短
在日本战国时代时,一场战争就可以换掉一把刀
2无法修复,
一但刀身有裂痕,那一把10万块的宝刀,就跟一快废铁一样,唐朝*就是差一点被 包刚法搞到破产,因此包刚法才会在中国绝迹
3像玩具一样,易坏,在明朝时,日本刀最大的克星不是刀法,而是少林寺铁棍,当倭寇遇到少林僧人时,往往都是连人带刀一起被打烂,而在八年抗战时,武士刀一遇到大刀队时,也是连人带刀被砍成两半
而武士刀之所以会硬度高,是因为武士刀的韧口很薄,易卷口,因此需要提高硬度,以增强耐用度与杀伤力,一个剑道高手,杀了100个人后,其刀与刀的碰撞次数可能不到一次,所以剑道最忌讳刃口相格,因此武士刀试刀适用死人试刀,而中国刀剑因为要面对许多重兵器,加上碰撞次数高,因此试刀时,是以刃口砍石头,以不卷刃为主,其注重的是弹性,因此就顶级刀剑而言,我最推崇以大马士革刚加上中国花纹刚打成的刀剑,顺带一提,目前硬度最高的刀,是西洋刀匠打的刺刀(因为短) 。至於中国刀与日本剑谁好谁坏,我套用他们的一据话:
"中国刀剑注重弹性,而日本刀剑则注重硬度,因此无法比较 "
而至於剑道方面:
双手剑早在春秋战国就有了,其特点为,大开大合,利於战阵,但变化不易,不适合一般民间一对一的击技,因此一直到唐朝时以门派的形式传过去后,就被淘汰了,(国术杂志:力与美:第130期)至於剑道的技巧方面,他们注重的是:在敌人砍到我前,先砍倒敌人:因此他们注重的是速度,完全攻击,并不防守,以跟敌人同归於尽的气势,一刀杀掉对方,所以他们不需要技巧,而且双手剑传到日本时,他们只学到了型式,并没学到最重要的,也就是腰的运用,因此,剑道用的是手臂肌肉的力量,而不是像中国武术,以腰部的离心力的力量,所以日本刀会那么薄,不是技术好,而是太重他们拿不动,一把标准武士刀,重1200公克,而中国单刀则是3.5公斤,要是武士刀太重,很容易在停刀时伤手。
至于剑道与苗刀的差别,在於苗刀有用腰部的力量与反手刀,挥砍时有直劈也横扫,而武士刀则因为腰部固定不动,所以是以直劈为主,而且劈砍时,上手前推,下手微往后收,以杠杆力矩方式旋转,这时会有两个旋转中心,因此剑道的速度很快,缺点为,要砍第二刀时,要先回刀再砍,中国刀则是反手刀,因此不必回刀。
至於抗战刀法有三种说法
1大刀王五的鬼头刀法,请去找电影“一刀倾城”里面王五那把鬼头刀厚达1公分以上。
2抗战时期,中国*除了聘请着名武术家教授中国刀法,还由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的军官传授日本式劈刺,并且研究专门对付剑道的招式
3苗刀刀法
顺带一提,日本武士刀遇到大刀队之所以会死的那么惨,是因为日本武士刀只砍人,而大刀队则是人也砍,刀也砍,当时大刀一把重达20斤,也就是12公斤,是武士刀的十倍,武士刀根本承受不了。
而且当时大刀队之狠,专砍人头,因而当时日本兵吓的还曾在钢盔上装护颈。
日本武士刀,的确有它优秀的一面,但是这是以牺牲另一方面性能为代价的。它的材料其实就是现在金属学上的高碳钢,非常容易氧化,易于锈蚀,您看日本武士有事没事拿块白布擦来擦去的,那不是摆酷,是没办法,太容易生锈了。
大马士革钢的确出色,它在中国有个名字叫作镔铁。 —— 我们要是听评书谁手使两把镔铁刀,好像不够威风,比什么亮银*,宣花斧差劲多了。实际上要是真的镔铁,那就要称作宝刀了!日本兵带脖套是热河-长城之战时候的事情,主要是应付中*队的夜袭 —— 他们还有一件宝贝,就是日本厚实的兜裆布,被刺刀刺中腹部的时候,能够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当时孙殿英式步*的刺刀硬度不够,往往被这个简单的防护给挡住。
闲人以为与日本武士刀进行单兵格斗,最理想的武器是宋代常用的朴刀,或铁棒。斩马刀嫌长,被对方抢入空门后不易防守。日本刀就本身来说,最大的缺点是成本。而以简单的夹钢技术制作出的厚背大刀,即可完全彻底压制倭刀。类似日本刀的制作方法,在中国古代称为折铁刀,其性能不下于镔铁刀。两种材料均因为成本的关系而稀少,所以装备军队的大多是简单的夹钢刀了。日本刀上的花纹,实际上是要轻度锈蚀后,才会显示出来的。擦拭刀专用的工具中,有很细的铁粉,就是干这个用的。
日本刀的名声,实际来自武士道文化的自我宣扬,实战中意义不象宣传的那么大,明军同倭寇战斗时兵器吃亏,是因为中国士兵大多用木柄的长矛,这种兵器,适用于步兵阵大规模野战使用。而同倭寇的战斗是小规模的,类似于特种作战剿匪,所以一交手是混战,普通木柄让日本刀轻易批倒。但是后来明军用沸油泡过的竹*就占了上风,可见日本刀一般般。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12:41
日本武士刀可分为剑、直刀、太刀、短刃、胁差5种。
剑,来源于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剑。
直刀可能就是最早太刀的雏形。它是仿制中国的剑直形模样产生的传统武士刀。如今日本剑道试合中使用的竹剑大概就是唯一能得见此物的原型了。
古代日本武士常用的武器叫做‘太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传统日本武士刀。此种刀刃部分制作极为复杂,一般要经过5个阶段,这种技术一般视作家传秘方。在物理学上,刀身微向后倾要比直线更能体现圆弧运动的原理,从而使刀身更具有威力,扩大砍切范围。太刀制作技术的代表人物就是镰仓时代(公元1192年--公元1333年)名匠正宗,此人制作的名刀不愧为刀中之首,达到了武士刀“锐利无比,刚柔并济、完美无暇”的最高境界。19世纪末,正宗制作的武士刀首次传入欧洲,欧洲的科学家们发现刀身中含有水铅成分进而发明了现在的剃须刀片,德国更是将此技术用于一次世界大战的大炮、和二次世界大战的虎形坦克技术上。
短刃,其实和胁差很类似,但使用者有着本质的区别,一般短刃为日本当时刺客,也就是忍者所使用,可称为忍者的专用武器,其目的无非就是暗杀及防卫。由于短刃较太刀相比较短,也方便暗处的刺杀行动。短刃一般在忍者行动时置于忍者背后。
还有一种就是叫做‘胁差’的短刀,通常就是日本武士所佩带的双刀中较短的一把,这把利刃的产生源于室町时代(公元1338年--公元1578年)武士道剖腹思想的日益盛行。说白了,也就是为自己准备的。大刀杀别人,小刀做战败剖腹用。
参考资料:武士刀 www.lqyjsz.com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12:41
东洋刀泛指一般看到的那种,武士刀分太刀、打刀、胁差及短刀几种,当然也属于东洋刀,具体的可以查一下资料看看,一般感觉上的区别就在于不了解的人把,东洋刀中国人也有用,武士刀就专指日本武士带的,有的时候不止一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12:42
确实说的好!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12:43
太刀一般不用于砍杀,用的多数是打刀。太刀佩戴时刀刃朝下,打刀刀刃朝上。胁差是武士切腹用的刀,比打刀短一点。短刀一般不用,用也是在近身时打刀被对手控制住时才用。日本的女人切腹好像是用类似短刀的匕首。
打刀根据作战用途不同开锋不同。最锋利的是大开锋,刀刃夹角小,貌似打刀的前部都是这种开锋。
猪首锋是用来砍一些轻型的盔甲的。
还有就是忍者刀,少见。好像是竹子做的刀鞘。刀鞘上还有根绳子。刀鞘前端有一个金属的尖端,可以拿下,为的是忍者在水下呼吸。刀身是直的,护手很大,忍者可以把刀戳在墙边踩着护手*,然后再用绳子把刀拉上去。
我知道的就这些了,大家看着玩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