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错是怎么死的 晁错削藩之死的真正原因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0 06:40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5 12:25
晁错究竟是怎么死的
由于文帝时期,对诸侯王的一味放纵和姑息,到了景帝时期,四方诸侯已经割据一方,固强自守,尾大不掉了。“清君侧,诛晁错”不过是吴王刘濞发动政变的一个华丽的藉口。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晁错究竟是怎么死的!
话说西汉时期,景帝刚刚上任,可四方诸侯已经割据一方,固强自守,尾大不掉。如果不能将诸侯王的问题解决,那么汉室的江山很可能就会断送在他的手上。年轻的景帝感到了自己作为皇帝的重大责任,他每天都在冥思苦想解决之策,可仍然不得良谋。
于是,景帝前元三年,晁错为从根本上解决*集权与诸侯割据的尖锐矛盾,消除王权对皇权的严重威胁,建议削夺诸侯王的封地,收归汉廷直接统治。景帝为实现大汉王朝的长治久安,采纳了晁错的“削藩”建议,于是,开始“削藩”。
晁错力主“削藩”,无疑是忠于汉室、维护汉王朝封建秩序的正确*主张。景帝通过“削藩”,使绝大多数诸侯王国仅领有一郡之地,诸侯王国领郡由高祖时的42郡减为26郡,而*直辖的郡由高祖时的15郡增加至44郡,实现了“强干弱枝”的目的。然而,力主“削藩”的功臣晁错,在“削藩”的斗争中,却被冠以无臣之礼、大逆不道的罪名,腰斩于长安东市。晁错之死的前因后果何在?
司马迁说:“晁错为家令时,数言事不用;后擅权,多所变更。诸侯发难,不急匡救,欲报私仇,反以亡躯。语曰‘变古乱常,不死则亡’,岂错等谓邪!”这里讲的“欲报私仇”指晁错企图利用*吴王刘濞叛乱之机,借景帝之手,杀掉自己的政敌袁盎。袁盎与晁错有很深的隔阂,晁错升任御史大夫后,曾派*查核袁盎接受吴王财物贿赂的事,确定袁盎有罪,景帝下诏不再追究袁盎的责任,而把他降为平民。吴楚叛乱伊始,晁错对属下说:“袁盎接收了吴王的许多财物,专门为他遮掩,说他不会反叛。现在反叛已成事实,我打算请求处治袁盎。他必当知道叛乱的阴谋。”属下说:“事情还没有暴露出来,就惩治他,可能中断叛乱阴谋。现在叛军向西进发,惩办袁盎有什么好处呢!再说袁盎也不该有什么阴谋。”其实,属下知道晁错与袁盎关系紧张,极度不睦,晁错只是想要趁机报复袁盎而已,所以不赞同他的建议。晁错犹豫不决。袁盎已是一介草民,可晁错还是不肯放过他,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其心胸狭小犹如针孔。
有人把晁错的打算告知了袁盎,袁盎很害怕,连夜求见朝廷中与晁错有矛盾的官拜为太子詹事之职的窦婴,对他说明吴王叛乱的原因,希望能面见景帝,当面说明原委。窦婴入宫奏报景帝,景帝召见袁盎,问袁盎有什么退敌妙计,袁盎趁机对景帝说:“方今之计,独有斩错,发使赦吴、楚七国,复其故地,则兵可毋刃血可俱罢。”袁盎比晁错更精于算计人,此计之妙,妙不可言,堪称厚黑学的经典案例。景帝为换取七国罢兵,表示“不爱一人以谢天下”,决意把晁错当做替罪羊斩杀,以消除国家危机。然而,朝廷众臣却没有人为晁错求情,向景帝说明这只是袁盎一厢情愿的臆想罢了,犯上作乱,抱的就是鱼死网破之心,斩晁错无济于事,反倒会堵塞言路,造成大臣噤若寒蝉,不利于国家的治理。当然,这也不能完全责怪众臣。晁错为人峭直刻深,弄得朝堂之上,不是政敌,就是仇人,人家幸灾乐祸甚至落井下石,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请。于是,忠于汉室的晁错被腰斩于东市,并被灭族。李贽说:“晁错区区欲图袁盎,自速反噬,无足怪也。”所谓“无足怪”,是说晁错之死是自取的。景帝诛晁错,使七国叛乱没有了借口,但七国仍然不肯罢兵,彻底暴露了其推翻景帝政权的真实面目。于是,追悔莫及而又愤怒不已的景帝,决定不抱任何幻想,坚决以武力平息叛乱。汉军很快平定了叛乱,刘濞逃到东越,为东越王所杀。其余六王皆畏罪自杀或被杀,七国被废除。
其实,晁错并非是智慧超群的高人,自从他一味建言“削藩”并为景帝采纳后,他的两只脚,就一只踏进了阴间,一只留在了阳间。面对诸侯势力不断膨胀的情形,群臣皆会意识到“削藩”是不可或缓的要务,也会勾勒出如不“削藩”诸侯王国未来发展变化的轨迹,预料到西汉*与诸侯王国火并的结局,然而,谁都不敢干涉刘氏“家事”,因为弄不好自己就会成为刘氏宗室内部皇权与王权斗争的牺牲品。晁错只意识到,朝廷如若顺利“削藩”,首功则在己,自己即会因政绩显赫,备受景帝宠信,赢得总领百官的丞相之职,同时,也会力挫*者,消解自己耿耿于怀的宿怨。但不知晁错是否意识到如若“削藩”失败,他极有可能会被“削职”甚至“削命”,风险甚巨。晁错虽被称之为景帝“智囊”,建言献策,多有真知灼见,但从他因力主“削藩”而遭诛杀一事看,他还缺少足够的*智慧,甚至可以说是*上的低能儿。“削藩”的复杂性、艰巨性、风险性深不可测。才华横溢的贾谊之所以仕途坎坷,最后郁郁而终,主要原因在于他提出“削藩”之策,不合时宜,受到了既得利益集团的排斥和倾轧。可见,力主“削藩”,不讲时宜,不权衡利弊,同既得利益集团的斗争,不讲策略,不苦心研究应对之策,个人失败的几率是很大的。晁错只提出了“削藩”的主张,而没有周密谋划应对“削藩”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极端情势,因此,景帝面对“削藩”造成的“七国之乱”缺少充分的思想和军事准备,以至于吴楚起兵,浩荡西向,景帝迫不得已“不爱一人以谢天下”,以图消弭叛乱。汉景帝本是心狠手辣之人,曾在博弈中打死刘濞之子,对豪族大户的打击也毫不手软,后来他又以莫须有的罪名囚禁功臣周亚夫至死,身为景帝之师的晁错,却没有看透景帝的为人,梦想火中取栗,实在不能算作是聪慧之人。
回过头来,再说景帝诛晁错是否盲目。我想,景帝诛晁错用意颇深:其一,诛晁错,以去掉吴楚联军“诛晁错,清君侧”的借口,使反王因师出无名而不得不罢兵,但这种可能性很小,因为反王更相信这是一种欺诈,秋后算账是不可避免的。其二,诛晁错后,如反王继续挥戈京师,很明显就是造反,要推翻景帝政权,由此天下人就不会再受蒙骗,从而同情和支持景帝平息叛乱。经过高祖、吕后、文帝乃至景帝的治理,百姓生活不断改善,社会日益安定,因此,反对诸侯造反,维护景帝政权,是*所在。
那么,“失道寡助”,吴楚联军就会因陷入孤立被动的不利地位,而导致失败。在人心向汉的情形之下,处于犹豫观望的诸多诸侯王也会权衡利弊,不想与叛军有瓜葛,甚至会为显示忠心,主动攻击叛军。因为反叛朝廷成功甚难,即使成功,还会有争夺皇权的杀戮,总之,“削藩”总比“削命”要好。这就更增加了景帝平叛的胜算。可见,诛杀晁错,是景帝一经袁盎点拨,便高度认同的正确的战略之举。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5 12:25
晁错、西汉颍川(今河南禹县)人。汉朝时期还没有科举考试的时候,晁错因为跟师傅张恢学习法家思想、又通晓文献典故,当上了太常寺(教育部秘书),之后因为自己知识渊博成为了太子刘启的管家。
汉文帝后元七年,汉文帝去世汉景帝刘启继位。汉景帝提拔晁错为内史,因为晁错是自己的管家,所以非常的宠信晁错,对他几乎是言听计从。
藩王的势力已经远远超过*,这时晁错便上书要削减藩王势力。其实在”削藩”这件事,朝臣分为三大派。
一派就是窦太后大侄子窦婴的主张:这个“藩”的问题确实很严重,但是现在“削藩”必然会造成39个郡联合起来对抗*的15个郡,我们完全干不过,所以这个事应该暂缓。
第二派是大臣贾谊的主张:想办法让他们的势力分化,激起内部矛盾,以”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手段,让他们自行灭亡。
第三派是晁错和袁盎的主张:随着藩王的势力一步步扩大,早晚会形成对国家的威胁,越早削危害越小,晚削不如早削。
其实在汉文帝时期,晁错就提出来要“削藩“,但大部分人反对也就置之不理了。而汉景帝继位后,因为宠信晁错,大家也没人敢公开反对了。于是汉景帝采取了晁错的主张,从而导致了”七国之乱“。
前面说了,在”削藩“主张上,袁盎和晁错一个主张,但如果说胜利了,这功劳是谁的呢?于是两人天天勾心斗角,晁错借故说袁盎贪污,把袁盎贬回老家了,这也为晁错的死埋下了伏笔。
汉景帝采取了晁错的主张,先后下诏削夺楚、赵等诸侯国的封地,这时候各个藩王呆不住了。这时吴王刘濞联合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七国联合起来开始造反。
七国的实力非常的强大,很快就打到了长安,对*形成了非常致命的威胁。而且他们打出来的口号是“诛晁错、以清君侧”,直指晁错动了他们的奶酪。正当汉景帝没办法的事情,窦太后侄子窦婴上朝了。窦婴说“皇上,现在我们对其它藩国不怎么了解,俗话说得好,知已知彼、百战百胜。这几个藩国最大的势力就是吴王刘濞了,而袁盎在吴国呆了十多年,是吴国手下的重臣,找他找来问题自然就好解决了”,于是袁盎上场了。
上面我们讲过晁错和袁盎不合,而晁错说袁盎贪污,把袁盎贬回老家了。于是袁盎上来之后,把情况作了一番了解之后,便给汉景帝说“这件事是晁错主张的,你把他杀了,我把他的头带到吴国,我再说一番好话,这事情也就解决了”。
史料上也记载:汉景帝当时说”朕不会因为宠爱一人而得罪天下“。于是上朝之后,汉景帝就马上传令晁错到东市,就说皇帝在那里有急事找你。当晁错来到东市之后,已经埋伏好的人直接把晁错拦腰斩断了。
熟知晁错历史的朋友知道,他是一个被冤死的重臣,而且还死得窝囊。因为袁盎带着晁错的人头去了吴国,”七国之乱“并没有平息,汉景帝是后悔莫及啊。这时汉景帝派大将周亚夫攻打。周亚夫领命之后,直接攻打吴楚后营,断其粮草。当七国这边没吃的了,叛乱在三个月内被平定。
晁错之死的真正死因有三条:一、汉景帝杀晁错是”平诸侯之怒、收天下之心“。二、杀晁错实际上与汉景帝他自己的性格有关系。我留你、用你、杀你都是为了巩固我的江山。三、他还牵扯到了袁盎等人的个人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