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后会因为信仰的不同 而去不同的地方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17:36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2 20:28
读CHENG 二声
“大乘”的语意,谓大型的交通工具
所谓小乘(hi^naya^na),意指采用劣小的交通工具驰向涅盘之彼岸;不强调救济世人,只专心致力于自己的道业。‘
这是释义的来源文章 你也可以看看
第一,就哲学思想而言,小乘佛教不完全否定事物现象的实在性,大乘佛教则否认事物现象的实有性。说一切有部主张“我空法有”、“法体恒有”,三世法、有为无为法均有实体;根本上座部主张现在法有实体,过去未来法无实体;犊子部非但承认法有,更提出“补特伽罗”,变相承认“我”,是典型的“法我俱有论”;经量部认为现在法实有、过去未来非实有,又提出“一味蕴”作为轮回主体。大乘佛教哲学的标准模式是“我法两空”,不仅人生现象没有主体,而且一切事物现象都没有自体规定性,胜义上是空。
第二,就修行内容和目标而言,二者有不同。小乘佛教的修行内容是三十七道品,把证得阿罗汉果、求取个人解脱(自利)作为最高目的。大乘佛教一般以四摄六度为主要修行内容,认为“个人解脱”在终极意义上说是不存在的,把成佛、普度众生(利他)作为最高目的。“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小乘有“四向四果”等修行阶段;大乘修行人一律称为菩萨,任务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具体而言则分为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妙觉、等觉五十二位。小乘佛教把涅盘看作脱离生死轮回的超然状态,“灰身灭智,捐形绝虑”;大乘佛教强调“无住涅盘”,涅盘就是消除无知,“涅盘与世间,无有少分别。”
第三,就“佛观”而言,小乘佛教一般只承认释迦牟尼佛,偶尔谈及“过去七佛”;大乘佛教认为过去成佛的人无数,现在是佛的人无数,未来成佛的人也无数。另外,小乘佛教一般只认为释迦牟尼佛是现实世界的精神导师,而大乘佛教则把佛的威神、势力说得无限广大,形成“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等观念。
参考一:《中华佛教百科全书·大乘佛教》
“大乘”(maha^ya^na),音译为摩诃衍那或摩诃衍。乘,为‘衍那’(ya^na^)的意译,指车子,或泛指交通工具。‘大乘’的语意,谓大型的交通工具。在佛教史上,大乘佛教指印度在部派佛教(小乘)之后所发展出来的新兴佛教运动,或指此一运动中之佛教内涵而言。
佛教教团在佛陀灭后百余年间,一直都是和合一致的,后因发展到印度各地,而在经典与教理的解释上产生异说,日常之戒律生活也受各地气候风土与风俗文化影响,发生变化。到西元200~300年间,乃逐渐*成十八个(或说二十个)部派,此即所谓的部派佛教。
部派佛教虽然有革新派与保守派之别,但大抵皆属形式主义者。彼等固守教理与戒律之形骸,逐渐与一般民众形成藩篱。为祛除此一弊病,并恢复佛教之真精神,在革新派之间乃逐渐兴起革新运动,其推动者即自称其教团为大乘或菩萨乘,而贬称传统保守的佛教为小乘或声闻乘。
大乘之兴起约在西元前一世纪,由于此新兴教团拥有甚多共鸣者,因此其教势乃迅速扩大。而随着时代的进展,大乘佛教也逐渐产生变化。其发展阶段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初期(1~300年)、中期(300~700年)与晚期(700~1200年)。初期大乘佛教有许多大乘经典产生,如《般若经》、《维摩经》、《法华经》、《华严经》、《无量寿经》等,皆以信仰、实践为中心。
部派佛教与初期大乘佛教各有其特征,相异之处约有六点∶
(1)部派佛教以证得阿罗汉为最高理想;初期大乘佛教则以成佛为最高目的。
(2)部派佛教以业报轮回之苦为主要命题;初期大乘佛教则誓愿进入恶趣,以救渡众生。
(3)部派佛教主要在追求自我的完成;初期大乘佛教则以救济一切众生为主。
(4)部派佛教较拘泥于圣典之文句;初期大乘佛教则以‘空’的态度,远离执着,对圣典文句之解释,较为灵活。
(5)部派佛教以学问、理论为主;初期大乘佛教则以信仰、实践为要。
(6)部派佛教是出世的出家佛教;初期大乘佛教则是胜义的在家佛教。
初期大乘佛教之集大成者是龙树、提婆等。尤其是龙树,被后世誉为大乘佛教之祖。
中期大乘佛教的经典,可分为三个系统∶(1)如来藏思想系统,有《如来藏经》、《胜鬘经》、《大般涅盘经》等。(2)属阿赖耶思想系统的《解深密经》等。(3)综合两种思想的《楞伽经》等。这些经典对哲学思想的强调更甚于信仰实践。因此,以这些经典为基础,后来又产生了许多纯粹的哲学著作,例如∶阿赖耶识系统的《瑜伽师地论》、《摄大乘论》、《成唯识论》等;如来藏系统则有《宝性论》、《佛性论》等;两者的综合则有《大乘起信论》等。此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无著、世亲、陈那、*等人。
如来藏思想考察的是心的本体,探讨吾人何以能够追求理想、完*格;而阿赖耶识思想则从现象的层面,考察心性向上或堕落的作用。前者谓为法性说、心性说,后者称为法相说、心相说。第三种学说则综合性与相,唱说性相融合。以上所述,可以称为广义的瑜伽行派。到了中期大乘佛教的末期,另有受龙树学说影响的中观派兴起。此二大思想主流成为当时大乘教法的代表。
晚期的大乘佛教,除了继续前期的学问研究外,更有真言密教的兴起。真言密教的出现,是为了挣脱学问研究之流弊,并力图恢复信仰、实践的立场。因此,印契、真言、陀罗尼、曼荼罗等遂成为显示其教理学说的主要方式。此一时期的经典有《大日经》、《金刚顶经》等,以及为数甚多的陀罗尼及仪轨。然而,此深远稳健的密教,后来与卑俗猥杂的民间信仰结合,丧失了佛教的真精神,堕落为左道密教。(按:此说值得商榷)
以上三期的大乘经典与论书,在成立之时即陆续传入中亚、中国、日本及*,各地区所接受的大乘佛法,也有初、中、晚期之差别。有些地区以初期大乘为主(如中亚与中国),有些地区以中晚期为主(如*)。
参考二:《中华佛教百科全书·小乘佛教》
‘大乘佛教’的对称。又作南传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指上座部系的十一部派及大众部系的九部派(即所谓的小乘二十部),及其所属的经律论典所说的教义。所谓小乘(hi^naya^na),意指采用劣小的交通工具驰向涅盘之彼岸;不强调救济世人,只专心致力于自己的道业。‘小乘佛教’之称,是自认为是菩萨佛教的大乘家,对长老上座的罗汉佛教的贬称,因此,小乘方面,从来不承认自己是小乘。如站在历史角度,则对小乘佛教的正确称呼,应该称之为部派佛教。
印度在阿育王时代开始时,佛教即产生部派*,各部派均传持各自的三藏,特别是在论藏方面,往往可显示出自派的教理特质。但是,在纪元前后,尤其是贵霜王朝以后,部派佛教中的革新派及若干守佛塔的在家佛教徒,发起了大乘佛教运动。他们将部派佛教贬称为‘小乘’,而尊称自己为大乘。
印度旧有的佛教部派受到国王、藩侯、富人的援助,而拥有庞大的财产及庄园,其社会基盘是安定的。比丘们生活在巨大的僧院内,专心于坐禅及繁琐的教理研究,其态度也是独善的,是强调自度的。相反的,大乘佛教徒创作出新的经典,并发现作为历史人物的乔达摩的精神具有菩萨道思想。因此,他们不论出家、在家,均强调利他行的实践。这是在宗教内涵上,大小乘之间的最主要差异。
现在,传到我国、朝鲜、日本或*等的佛教,是大乘佛教;锡兰、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地区的佛教,则是上座分别说部的佛教。后者以巴利语三藏为正依。他们不承认大乘佛教,而自称为上座部,因此如果以地理来区分佛教,则可用‘北方佛教’与‘南方佛教’,来代替大乘与小乘的称呼。
我国历代的佛教,以大乘为主,但这并不意谓从古迄今都不曾产生过对小乘佛教的信仰。南北朝时代,我国佛教界有不少人曾从事小乘思想的钻研,因而产生了弘扬毗昙以及俱舍思想的学派,而且也有少数僧人不信大乘教法,此外,也有*小乘兼弘并信。
虽然隋唐以后,我国的汉藏佛教信仰圈,都盛行大乘教法。但是云南地区的傣族、布朗族、德昂族等民族,由于受到南方佛教的影响,迄今仍然信仰小乘教法。
二十世纪以后,国际佛学界的研究成果,使世人确信原来为小乘教团所信的经典(《阿含》或《尼柯耶》)内容,远比后来出现的大乘经典更为接近释迦牟尼的弘法史实,因此,‘回归原始佛教’的呼声,也日渐升高。虽然原始佛教与小乘佛教并不尽同,但是二者在所信经典上,则并无二致。就这一点而言,小乘佛法的地位似有逐渐摆脱前此被大乘贬斥为低劣角色的趋势。
————————————————
按:“唐僧取来的是大乘佛法,之前传来的是小乘佛法”这种说法是极其错误的,估计是受《西游记》的误导。大乘佛法早在东汉时就由月支国三藏支娄迦谶(梵 Lokasema)法师传过来了。魏晋玄学的后期衍生了“佛玄”的讨论,其中六家七宗的般若学与《肇论》是其结晶。这也是常识,而其中的般若学即属于大乘佛教。玄奘法师的主要佛学贡献是系统译出了对法、因明、中观、唯识的经典,较以前的翻译而言,规范性和整合性大大提高;以*唯识作为标准;创立了法相宗,从而消解了之前地摄二师关于心识的争论;建立了系统的中国佛教逻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2 20:28
不会,对不起,本人相信无神论,如果有什么得罪指出,请多多包含。
人死了就是死了,生命就已经终结了,没有鬼怪蛇神之说,根本就不会变成灵魂什么的,去别的地方……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2 20:29
可能都去一个地方,只是不同的宗教说法不一样吧。有是说极乐世界,有的说上天堂....(个人认为是)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2 20:29
信仰不一定解决一切,着要看你是否做了天理不容的事
你有没有遗憾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2 20:30
全都入土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