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高三政治学习的效率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9 14:5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01:47
3+X模式下的*科高考,面向实践,以问题为中心,以现实的或重大的社会热点为素材,突出综合运用知识等能力的考查。为更好地适应这种素质测试,提高复习效率,本人根据自己多年从事高中*课教学的实践及心得体会,现总结如下,仅供参考。
一、立足单科,研究考纲,明确复习指导思想
高考文科综合测试虽是政、史、地综合卷,但仍以单科知识为主,这就为我们的复习指明了方向—立足单科复习。同时,要认真研究考纲,明确考点及命题指导思想,每年的考纲都有所调整,但其命题意旨都十分明确,那就是以能力立意为主,注重基础知识,突出综合运用能力的考察。而学生能力的形成,要以知识为基础和前提。因此,我在复习时的指导思想关键就是立足单科,抓好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在复习时主动获取知识。具体做法是:
1、了解学情,沟通思想,形成共识
进入复习阶段,老师都有自己的复习计划,学生也有自己的想法,并且十分渴望成功。因此,复习前师生之间不妨沟通一下思想,了解一下学生对复习是怎样想的,有什么好的建议。这样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老师根据实际调整复习计划,师生形成共识,以取得更好的复习效果。
2、构建知识网络,整合考点,夯实基础
*学科的复习,考点多,知识杂(有经济常识、哲学常识、*常识、时政)时间紧,这就要求学生在复习时主要是把握最主要的概念和最基本的原理及相互关系与区别,做到精准识记概念、结论,吃透原理,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主干知识网,构建一张“知识结构图”,从而把书变薄,提高复习效率。比如我在复习哲学常识时,将教材原结构打破,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观价值观四个版块复习,起到化繁为简,考点归属清晰,从而有助于学生区分不同知识板块里的哲学原理及方*,提高了复习哲学课的效率。
其次,在知识网络构建好的基础上,以教材为本,对每一考点的基础理论知识从点线面全面分析,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具体做法是:(1)、对知识点复习要全面,精准,这主要通过落实教材,挖掘教材,对关键字词的精准识记和有效信息的提取实现。如复习*常识“依法治国”这一考点时,*领导国家时要“依法执政”,而我国行政机关则应“依法行政”,一个“行”字,一个“执”字,表现二者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完全不同。又如复习商品经济含义时,教材中明确表述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后有了商品交换,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后有了商品生产和商品经济。确切告之学生是先有商品交换,后有商品生产。可不少学生看书马虎,按常理推导,得出错误结论。这就要求我们复习时必须落实到教材中去,以教材为本。(2)、对知识线的整理要清晰、完整。通过复习,把有内在联系的考点整理成一条知识线,有助于学生真正理解把握,举一翻三,如复习哲学辩证法“发展观”考点时,该考点内容分散在教材第三、四课中,通过复习整理,我把发展观的知识点串成这样一条知识链:什么是发展——发展的实质——怎样判断事物的发展——发展的动力是什么——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发展的趋势怎样——如何坚持发展观。这样不仅节约时间,而且有助于学生查漏补缺,全面把握知识、夯实基础。(3)、对知识面的辐射要宽。*学科高考立意就是考学生对考点的理解综合运用能力,能否将书本知识与社会重大热点问题结合、迁移,实现学科内知识综合,从而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如2006年重庆高考*第38题针对当前青年学生生活中大量浪费的社会现象。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该题考查的知识面宽,跨度大,有经济常识中“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消费税的作用“考点;哲学常识中“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中华民族美德”等考点;*常识中“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个人、集体、国家利益的关系”等考点;解答该题不仅要求学生能熟悉*学科内知识的跨越和联系,同时要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中要拓宽视野,关注社会,强化运用知识的能力,做到有的放矢。
二、精练重评,练中感悟,巩固提高
对于基础知识是否掌握,复习效果的好坏主要是看学生能否按照复习要求去落到实处,做到考点过关,人人过关。具体做法是:1、对于复习了的考点,我要求学生能背着开出一份知识清单,重要原理及相互关系能详实写出内容,做到不等、不拖、不欠,称为“单元清单”。如复习完哲学唯物证论部分后,学生要把唯物证的原理内容及方*写出来,做到人人过关。2、习题精选精练重评讲。要使基础知识和考点在学生大脑里留下清晰深刻的印象,备考练习必不可少,但切忌搞题海战术。因此,练习题一定要精选,有代表性,让做学生做一次练习,就有一次收获,巩固一部分考点,经过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同时,对每次练习中出现的典型的有代表性的问题,在评讲时作重点分析(主要让学生自己来找出错误,分析错误的原因),以加深印象,从中感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巩固。3、重点分析讲评主观题。*高考主观题不仅分值高,其得失分的多少直接关系着这一学科考的好坏。而学生对做主观题又畏如恶虎,不愿去做。为此,我在平时作业中就要求学生要敢动笔做,克服畏惧心理。然后,通过其答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一分析,弄清解答主观题的思路要领:先要仔细阅读相关材料,提取有用或关键信息(想想题目内容与那些基础知识有关);接着弄清题目要求,依据材料理要点。(要求是否需要结合材料,用什么样 的知识回答,回答的问题属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会怎样”等的哪个层次的问题),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提高解答主观题的能力;最后理论联系实际、精心组织答案。*主观题的答案,常用完整的,有条理的,*学科术语来表述,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恰恰相反是我们学生不易做到的。为弥补这些不足,提高答题的准确性,我在平时练习主观题时要求学生尽量用书本上的观点和重要结论作为答题要点。可利用目录组织答案,如*常识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既是目录,又常是涉及此类题的答案要点;也可利用教材黑体字组织答案,如“国家机关应如何依法治国”,教材对国家立法、行政、司法等机关做到依法治国用了三句黑体字来表述;还可利用教材中重要段落、结论组织答案,如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上述材料”这一问题,该关系原理内容就在教材第28页最后一段。通过这些实践探索,学生不仅克服了做主观题的畏惧心理,增强了自信心,领悟把握这些基本方法和解题技巧,其解题能力和实际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注重细节,调整心态,轻松迎考
*学科的高考,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对学生全面素质的考查,既考智力因素,也考非智力。要取得高考成功,除了智力因素,我在复习时还十分注重两个非智力因素:一是常规细节,如字迹、卷面等。*学科是文字学科,汉字写好了就是书法、艺术、给人美的享受,因此字迹、卷面的整洁能给人良好的印象;二是心态。学生寒窗十载,成败在此一考。因此,考前及考中能将心态调整到静如止水,自信自控,得失随缘,能在各种环境中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就能为高考的成功垫定良好的基石。
总之,要搞好高三*复习,即要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更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即要做好智力因素的准备,又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才能在复习中取得好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