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榆中县马衔山的传说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9 15:59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2:36
官神与“久池”
有关官神的来历,榆中当地也有不同的说法。
当地老百姓告诉记者,由于“白马爷”、“八蜡爷”二神灵为民赐福降祥,消灾免难,于是敬神的缕缕香烟,冲进了南天门,惊动了玉皇大帝,玉皇派天王下凡查访,始知白马、八蜡施展神恩,感动了黎民百姓,故有此盛大香烟,玉皇传旨赐封白马为天子,八蜡为田祖,二神为地方官神。两位尊神后来便出山走川,巡查四方,一次出山时,曾在巴石沟歇驾休息过,故在清光绪年间,有人又在巴石沟东山麓增修“歇马殿”一座。庙右侧山沟处有一天然石泉,名曰:“久池”,久旱不涸,传说是白马饮水之处,也是降香求雨之所。
古老戏台
到了光绪后期,当地百姓又在寺龙沟沟口修起了一座气宇轩昂、飞檐卧阁、宽敞高大的白马庙,庙内莲花台上供着的不是泥塑的白马、八蜡,而是用檀香木雕刻串连成的骨架,外着龙袍,饰以头面,端坐轿内、活灵活现,其容貌造型和庙沟鼠头山神像无大差异。
由于二位官神感应,百姓顶戴诚心,故在相当长的岁月里,苑川一带没有遭受过天晒雨打,真可谓“风调雨顺,物庶民康”。
“秋报神会”的缘起
很久以来,苑川河南北两岸,每年农历七月有玩“官神”之习俗,又称为“秋报神会”,俗称“玩神”。年复一年,从未间断。实际上是一种纯粹的民间祭祀、庆典、娱乐的群众性活动。苑川七月玩“官神”起于何时,是什么缘由?都未见过任何文字记载。但据民间传说与明初“靖难之变”有关,是由最迟的肃王府护卫军操戈练武发展演变而来,至今已经历了600多年。这事追溯到远在公元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了明王朝,为巩固其封建统治,即封其年龄较长的诸王子到北边为藩王,以防守蒙古族的威胁与侵犯,如西安德亲王、太原的晋王、北平的阎王、大同的代王、宁夏的庆王、平凉的韩王、大宁的宁王等。大约过了10年,到了公元1378年,明太祖朱元璋又封其数十子为各地藩王,其中第十四子朱英改封为肃王,连前所封的9王共封24子。公元1398年即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驾崩,遗命其长孙朱允继承皇位,称谓建文皇帝,1399年为建文元年。
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死后,四子燕王朱棣对遗命心怀不满,依据权势,起兵抗旨,屡次失败。后来又经过周密策划和备战,于建文三年又出师南下,攻城占地,渡过长江,直*镇江,随即又围攻京城应天。公元1402年即建文四年朱棣终于率将士攻下城堡,打进应天夺了权,于公元1403年称帝谓明成祖,改建文为永乐元年。随之在国内各地明察暗访建文皇帝的下落,却毫无踪影。据说建文皇帝事急,命手下纵火焚宫,率9个亲信化装为僧,从宫内太平门一地下暗道逃出京城应天,至外“神乐观”落脚藏身,后又经过周折逃至云南。此后明成祖朱棣未查清建文下落,心中一直不实,乃命镇远侯颜成、都督韩观及刘真、何福等,出征贵州、广西、辽东诸边地,加强防范,既而又命多名宦官到云南、大同、甘肃、宣府、永平、宁浪等处侦查外情。据传建文帝出逃云南,驻在锡水嘉寺,埋名改姓,无人得知。明成祖朱棣疑他出逃在外,因命太监郑和游历外洋,名为宣示威德,实为踪迹建文,遂成三保太监七下西洋之说(参考《明史演义》)。
参考资料:no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2:36
官神与“久池”
有关官神的来历,榆中当地也有不同的说法。
当地老百姓告诉记者,由于“白马爷”、“八蜡爷”二神灵为民赐福降祥,消灾免难,于是敬神的缕缕香烟,冲进了南天门,惊动了玉皇大帝,玉皇派天王下凡查访,始知白马、八蜡施展神恩,感动了黎民百姓,故有此盛大香烟,玉皇传旨赐封白马为天子,八蜡为田祖,二神为地方官神。两位尊神后来便出山走川,巡查四方,一次出山时,曾在巴石沟歇驾休息过,故在清光绪年间,有人又在巴石沟东山麓增修“歇马殿”一座。庙右侧山沟处有一天然石泉,名曰:“久池”,久旱不涸,传说是白马饮水之处,也是降香求雨之所。
古老戏台
到了光绪后期,当地百姓又在寺龙沟沟口修起了一座气宇轩昂、飞檐卧阁、宽敞高大的白马庙,庙内莲花台上供着的不是泥塑的白马、八蜡,而是用檀香木雕刻串连成的骨架,外着龙袍,饰以头面,端坐轿内、活灵活现,其容貌造型和庙沟鼠头山神像无大差异。
由于二位官神感应,百姓顶戴诚心,故在相当长的岁月里,苑川一带没有遭受过天晒雨打,真可谓“风调雨顺,物庶民康”。
“秋报神会”的缘起
很久以来,苑川河南北两岸,每年农历七月有玩“官神”之习俗,又称为“秋报神会”,俗称“玩神”。年复一年,从未间断。实际上是一种纯粹的民间祭祀、庆典、娱乐的群众性活动。苑川七月玩“官神”起于何时,是什么缘由?都未见过任何文字记载。但据民间传说与明初“靖难之变”有关,是由最迟的肃王府护卫军操戈练武发展演变而来,至今已经历了600多年。这事追溯到远在公元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了明王朝,为巩固其封建统治,即封其年龄较长的诸王子到北边为藩王,以防守蒙古族的威胁与侵犯,如西安德亲王、太原的晋王、北平的阎王、大同的代王、宁夏的庆王、平凉的韩王、大宁的宁王等。大约过了10年,到了公元1378年,明太祖朱元璋又封其数十子为各地藩王,其中第十四子朱英改封为肃王,连前所封的9王共封24子。公元1398年即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驾崩,遗命其长孙朱允继承皇位,称谓建文皇帝,1399年为建文元年。
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死后,四子燕王朱棣对遗命心怀不满,依据权势,起兵抗旨,屡次失败。后来又经过周密策划和备战,于建文三年又出师南下,攻城占地,渡过长江,直*镇江,随即又围攻京城应天。公元1402年即建文四年朱棣终于率将士攻下城堡,打进应天夺了权,于公元1403年称帝谓明成祖,改建文为永乐元年。随之在国内各地明察暗访建文皇帝的下落,却毫无踪影。据说建文皇帝事急,命手下纵火焚宫,率9个亲信化装为僧,从宫内太平门一地下暗道逃出京城应天,至外“神乐观”落脚藏身,后又经过周折逃至云南。此后明成祖朱棣未查清建文下落,心中一直不实,乃命镇远侯颜成、都督韩观及刘真、何福等,出征贵州、广西、辽东诸边地,加强防范,既而又命多名宦官到云南、大同、甘肃、宣府、永平、宁浪等处侦查外情。据传建文帝出逃云南,驻在锡水嘉寺,埋名改姓,无人得知。明成祖朱棣疑他出逃在外,因命太监郑和游历外洋,名为宣示威德,实为踪迹建文,遂成三保太监七下西洋之说(参考《明史演义》)。
甘肃省榆中县马衔山的传说
两位尊神后来便出山走川,巡查四方,一次出山时,曾在巴石沟歇驾休息过,故在清光绪年间,有人又在巴石沟东山麓增修“歇马殿”一座。庙右侧山沟处有一天然石泉,名曰:“久池”,久旱不涸,传说是白马饮水之处,也是降香求雨之所。古老戏台 到了光绪后期,当地百姓又在寺龙沟沟口修起了一座气宇轩...
甘肃省榆中县马衔山的传说
玉皇派遣天王下凡查访,得知白马和八蜡的神恩感动了民众,于是玉皇赐封白马为天子,八蜡为田祖,二神成为地方的官神。后来,这两位神明出山巡查,曾在巴石沟歇息,因此在清光绪年间,人们在巴石沟东山麓增修了“歇马殿”。庙右侧山沟处有一天然石泉,“久池”,旱季不涸,相传是白马饮水之地,也是祈...
甘肃省榆中县马衔山的传说
马衔山景区位于兴隆山自然保护区内,榆中县城西南25公里处,面积为398公顷。马衔山原名空头山,后以“山有野马数群,土人围之,马皆化为石”传说故事改名马寒山,后又改名为稀薄地山,相传汉武帝西巡时来过此地。马衔山属祁连山余脉马衔山系,主峰海拔3670米,山顶如平川,宽约8至10公里,长约40至50公...
甘肃省榆中县马衔山的传说
传说?就是一座海拔高点的山嘛。上面有个雷达站。山顶上的积雪常年不化的。和山下的气温差距很大。不过挺美的。
活化石存在的原因?100字
以及区域寒冷的微气候环境,应该是马衔山多年冻土残存的主要原因。马衔山为甘肃省榆中县与临洮县交界之分水岭,地处兴隆山南侧,呈西北、东南走向。山顶如平川,宽8至10公里,长40至50公里。其高耸的地势和严寒的气候条件,使马衔山的地貌景物与周围截然不同,而与号称地球三极的青藏高原类似。
刘伯温挥剑斩龙脉
在有关史书的传说中,记载着刘伯温与西北黄土高原陇右明珠——榆中兴隆山的许多神话故事。 兴隆山地处甘肃省省会兰州东45公里、榆中县西南6.8公里处。有兴龙、栖云两山峰,主峰有东西两峰组成,仙人峰、灵龟山皆系两峰支脉。两峰间为兴隆峡,有云龙卧桥横空飞架峡谷。其脉来自马衔山,枝连皋兰山,东结飞龙卧虎之势,...
马衔山属于哪里
每年四、五月间去了四川,临行时将这里的蚕豆、胡麻、蒜苗带入蜀,作为礼物播种在那里。九、十月间从四川返回马衔山,将天府之国的各种药材带到马衔山落户、因而在马衔山才有了野党参、贝母、防风、柴胡、秦艽、羌活、甘草、赤芍、黄柏等多种名贵中药材。地址:兰州市榆中县与临洮县交界之分水岭,...
马衔山风景区介绍
马衔山风景区是位于甘肃省的一处自然景观,以其独特的地貌、丰富的生态资源和壮观的景色深受游客喜爱。下面是它的介绍:1. **概述**:马衔山,又称“马衔山”,是祁连山东延的余脉之一,位于榆中县与临洮县交界处,地处兴隆山南侧。其海拔3670.4米的高度,使其成为黄土高原的最高峰。因其高海拔和特殊...
马衔山原生态秧歌的表演特色和唱词内容反映了什么历史时期?
马衔山原生态秧歌,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观众。这种传统艺术形式通常由20至60人组成,队伍中首先亮相的是春官,之后是衙役队,象征着古时官府的组织与管理。鼓队和锣拨队紧随其后,姑娘窑婆队则是由年轻男子装扮,展示了多元文化的交融。表演者身着清代特色的长袍马褂,披肩与单袖设计,体现了历史的痕迹。
马衔山海拔多少米
马衔山海拔3670.03米。马衔山,是甘肃省榆中县境内的一座高山,地处兴隆山南侧,呈西北、东南走向。这座山峰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雄伟的自然景观而闻名。其海拔高度,使得它成为了当地一个重要的地标,吸引着无数登山爱好者和自然探索者。马衔山的海拔高度赋予了它多种生态系统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从山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