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仁义礼智信"中的"智"怎么讲?越详细越好!越具体越好!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7 08:54
我来回答
共6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2 03:21
3.4 “智” 孔子在关于知识的来源问题上曾经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者,民斯为下矣。”
1
这段话是孔子认识论思想最集中最关键的表述,也可以说是他认识论的纲领。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生下来就通晓知识的人是最上等,然后通过学习获得知识的人是次一等的,遇到困难然后再去学习的人是更次一等的,而遇到困难还不学习的人,在老百姓中就是最下等的。从这里不难看出孔子认为知识的获得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生而知之”,与生俱来的知识,一种是“学而知之”,后天学习得来的知识。 第一,“生而知之” 孔子的“生而知之”思想是一种先验唯心主义的。孔子作为那一时期的学术大家,承认有“生而知之”的知识,并且认为这种知识才是最上等的知识。但是这种知识是如何产生和获得,他也不承认自己是‘生而知之”者,“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2
但却认为有生而知之的圣人,他们具有这种最高的理性和智慧。而且孔子也非常推崇这样的理性和智慧,认为这才是一种至善、至真的大智慧。
第二,学而知之 我们在批判和否定孔子“生而知之”的先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同时,我们又必须肯定孔子的“学而知之”思想,其中体现了现代辩证法的思想。孔子是重视“学而知之”的。“学而知之”也是高于和重于“生而知之”的。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3
以及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而且孔子自身也践行了“学而知之”的思想,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追问这么问吧: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到达怎样的境界才能称的上话中的智者?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2 03:22
“智”---理智,智慧。意思是:遇事要有理智,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轻易动怒,否则会失态。要克制自己,用自己的智慧来处理和应对发生的一切。追问我要的是儒家的智,而不是对这个单字的解释。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2 03:22
可以讲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
大恩大恕是为智,福亏自赢为智,刚柔相济为智。
从这个故事都可以看出儒家的智,你可以百度一下草船借箭这个典故。
希望对你的问题有所帮助~追问故事其实是杜撰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2 03:23
儒家的思想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分为三个层次。人性向善,择善固执,止于至善。如何择善,就是分辨是非,就是你清清楚楚的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属于智。择善固执属于勇。达到至善属于仁。至于什么是善呢?就是人与人之间恰当关系的实现,做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2 03:23
你仁你义你礼你信,没有智,则是空谈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2 03:24
智是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