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7 23:5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5 13:44
仁威庙的建筑特色独特,其整体布局呈梯形,坐北朝南,分为广三路深五进,东侧还有一列平房。主体建筑位于中轴线上,包括头门、正殿、中殿、后殿和后楼,左右两侧则是东、西序。头门宽11米,深8米,柱头的石狮子和雕饰生动,柱身祥云与二龙戏珠,被称为“龙柱”。
主体建筑采用砖木混合结构,东西宽40米,南北深54~60米。屋架9架梁,风火山墙层次分明,上覆绿灰筒瓦和蓝色琉璃瓦剪边。屋顶的瓦饰和脊饰由清代广东佛山石湾文如壁店的陶塑人物、亭台楼阁和戏曲人物组成,带有“同治丁卯”字样,展示了当时的工艺水平。梁、枋等木雕工艺精湛,麒麟、吉祥纹饰和戏曲人物生动传神。檐板、墀头砖雕、斗拱等更是精细入微,展示了潮州金漆木雕的风格。
正殿采用穿斗与抬梁相结合的梁架结构,斗拱、梁架等雕饰以狮子舞球、龙凤呈祥等吉祥图案为主,横梁下方则有群仙贺寿等纹饰,雕刻工艺细腻。第三、四进的建筑以及东、西序的房屋虽然不如正殿精细,但风格一致,展现了岭南古建筑的韵味。
整个庙宇的雕刻艺术汇集了丹青、木刻、砖雕、灰雕等多种艺术形式,形象生动,被誉为“桂殿兰宫”。其建筑造型多样,有方形、八角形和覆盆状,柱子材质和形状各异,增添了庙宇的丰富性和地方特色。木雕、石雕和砖雕工艺精湛,具有岭南风格,与陈家祠的风格相似,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庙内碑记众多,增添了其历史文化的底蕴。
仁威庙坐落于广州龙津西路仁威庙前街,旧泮塘乡内,占地2200平方米,是一座专门供奉道教真武帝的神庙。它是当时泮塘恩洲十八乡最古老、最大的庙宇。史籍记载:仁威庙始建于宋代皇祐四年(1052年)。明天启二年(1622年)、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和同治年间(1862~1874年)都进行过规模较大的修建。清乾隆年间重修的,该庙只有中路和西序的前三进房舍,重建时增设了后二进建筑和东序。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5 13:43
仁威庙的建筑特色独特,其整体布局呈梯形,坐北朝南,分为广三路深五进,东侧还有一列平房。主体建筑位于中轴线上,包括头门、正殿、中殿、后殿和后楼,左右两侧则是东、西序。头门宽11米,深8米,柱头的石狮子和雕饰生动,柱身祥云与二龙戏珠,被称为“龙柱”。
主体建筑采用砖木混合结构,东西宽40米,南北深54~60米。屋架9架梁,风火山墙层次分明,上覆绿灰筒瓦和蓝色琉璃瓦剪边。屋顶的瓦饰和脊饰由清代广东佛山石湾文如壁店的陶塑人物、亭台楼阁和戏曲人物组成,带有“同治丁卯”字样,展示了当时的工艺水平。梁、枋等木雕工艺精湛,麒麟、吉祥纹饰和戏曲人物生动传神。檐板、墀头砖雕、斗拱等更是精细入微,展示了潮州金漆木雕的风格。
正殿采用穿斗与抬梁相结合的梁架结构,斗拱、梁架等雕饰以狮子舞球、龙凤呈祥等吉祥图案为主,横梁下方则有群仙贺寿等纹饰,雕刻工艺细腻。第三、四进的建筑以及东、西序的房屋虽然不如正殿精细,但风格一致,展现了岭南古建筑的韵味。
整个庙宇的雕刻艺术汇集了丹青、木刻、砖雕、灰雕等多种艺术形式,形象生动,被誉为“桂殿兰宫”。其建筑造型多样,有方形、八角形和覆盆状,柱子材质和形状各异,增添了庙宇的丰富性和地方特色。木雕、石雕和砖雕工艺精湛,具有岭南风格,与陈家祠的风格相似,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庙内碑记众多,增添了其历史文化的底蕴。
仁威庙坐落于广州龙津西路仁威庙前街,旧泮塘乡内,占地2200平方米,是一座专门供奉道教真武帝的神庙。它是当时泮塘恩洲十八乡最古老、最大的庙宇。史籍记载:仁威庙始建于宋代皇祐四年(1052年)。明天启二年(1622年)、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和同治年间(1862~1874年)都进行过规模较大的修建。清乾隆年间重修的,该庙只有中路和西序的前三进房舍,重建时增设了后二进建筑和东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