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背散射衍射的基本原理与应用(上)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7 06:1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3 05:35
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原理与应用详解(上)
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自20世纪90年代起,革新了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研究方法。作为SEM标准附件,EBSD不仅观察微观组织,还进行精确的晶体学分析,将显微结构和晶体学紧密结合。本文将深入探讨EBSD的历史发展、电子背散射衍射花样的形成机制,以及其在SEM中的应用。
EBSD的发展历程中,从Kikuchi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发现,到Venables和Harland在SEM中的初步应用,再到Dingley将其与电视摄像机结合,形成现代EBSD技术。如今,EBSD已广泛应用,能快速测量晶体取向并鉴定相位,提供晶体取向图、极图和ODF等数据。
电子背散射衍射花样的形成基于菊池线概念,通过电子束在晶体中多次散射,形成背散射电子,形成EBSP。与TEM相比,EBSD的花样角度范围更广,且图像清晰度略有差异,这取决于实验条件和电子传输特性。
EBSD的原理涉及弹性散射和非弹性散射,形成背散射电子并形成衍射圆锥,与接收屏交线形成菊池带。这一过程揭示了材料的微观结构信息。扫描方式包括电子束扫描和样品台扫描,各有优缺点。
EBSD技术具有亚微米级的空间分辨率,结合SEM的便捷性,使得它在材料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能快速、准确地分析材料的微观组织和织构。这已超出传统显微结构分析的范畴,形成“显微织构”这一新领域。
参考文献为相关研究和教程,展示了EBSD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总的来说,EBSD是一种强大而实用的材料分析工具,对现代材料科学的进步起到了关键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