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9 04:1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1 20:31
慢性萎缩性胃炎(简称CAG),中医将之归为“胃痞”病范畴。因各医家对本病认识不同,临床辨证分型多样,近年来多达20余种。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将本病归纳为6种常见证型,既肝胃气滞证,肝胃郁热证,脾胃虚弱(虚寒)证,脾胃湿热证,胃阴不足证,胃络瘀血证。但本病病程长,病因病机复杂多变,同期常多证型兼夹并存,难以明确区分,因而给辨证论治增添了难度。导师周斌结合临床,化繁为简,将“胃痞”分为“脾胃虚寒证”及“气阴两虚证”2种证型,据此辨证施治,针对性强,疗效确切,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
《金匮要略》谓:“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伤寒论》有“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可见“胃痞”为久病致虚,因虚致实,“虚”是本亦是主,“实”是标亦是次。周师认为临证关键乃分清标本主次,明确病性,由此确立治疗方向。就“胃痞”病而言,“虚”主要表现为“脾胃虚寒”及“气阴两虚”;“气滞”、“热郁”、“湿阻”、“食积”、“痰凝”等皆为标象。
1、脾胃虚寒证
《素问?异法方异论》:“脏寒生满病”。程郊倩谓:“胃口之上为心下……何由凝浊而见痞满?知有所填也。冷则生气,寒则冱血,为痰为食,所填不一。俱宜温以豁之,先使上焦开发,阳气得伸,然后导除其下。”素体脾虚或阳虚之体,遇起居失常,熬夜劳倦,伤阳耗气,加之贪凉,中焦常为寒湿所困,久致脾胃虚寒,脾不升清,胃不降浊,运化失常则生“痞满”。
脾胃虚寒证,临床常见胃脘痞满,纳后胀闷,喜暖喜按,畏寒肢冷,食少纳呆,神疲气短,大便稀溏,舌淡暗胖大,边多齿印,苔薄白或白腻,脉沉弱。
治疗以健脾温胃散寒为法,自拟健脾消痞汤加减。药用:紫苏梗、茯苓、炒白术、蜜甘草、法半夏、干姜、娑罗子、荜茇、砂仁、丹参。日久由脾及肾,脾肾阳虚,见腰膝酸软,畏寒肢冷,五更泻者可酌加黑附片、煨肉豆蔻、补骨脂、制吴茱萸、肉桂、淫羊藿等。
2、气阴两虚证
《普济方?虚劳心腹痞满》中云:“夫虚弱之人,气弱血虚……故中气痞塞,胃胀不通,故心腹痞满也”。叶天士认为“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平素胃弱,或阴亏血少之人,因劳倦,或抑郁恼怒,或过食辛辣香燥之品,暗耗阴津,气无所生且郁结化火,中气受损,不能为胃行其阴津,遂成气阴两虚。
气阴两虚证,临床常见胃脘嘈杂隐痛,饥不欲食,纳后胀满,口干喜冷,潮热盗汗,倦怠乏力,大便干燥或不干,舌红瘦薄,中有裂纹,苔薄少或光剥无苔,脉弦细数。
“独阴不生,孤阳不长”,体现了阴阳的互根互用,脾胃虚寒证者长期失治误治,导致脾胃阳气亏损,日久阳损及阴,成气阴两虚证或阴阳两虚证。这部分患者既有阴虚的表现又有阳虚的表现,但以阴虚表现为主,如口干喜饮但不喜凉,舌边尖红,少津少苔但舌质暗淡等。
治疗以健脾益胃养阴为法,健脾消痞汤加减。药用:紫苏梗、茯苓、生白术、蜜甘草、清半夏、砂仁、丹参、太子参、乌梅、天花粉、北沙参、天冬、麦冬、白芍、木瓜等。周师强调,此证应用甘润养阴或酸甘化阴之法,切不可用滋腻碍胃、苦寒伤阳之品,以免伤及脾胃。
3、久病入络
近年来,许多医家认为“血瘀”是CAG最重要的病理因素,是疾病发生发展甚至恶变的关键环节。或因脾胃虚寒者,温化失职,寒湿深伏胃络,或由气阴两虚者,虚火灼阴,煎熬津血,胃络干涸,由气及血,因虚致瘀,络脉瘀阻,从而形成胃络血瘀证。临床可见胃脘痛如针刺,夜间频作,舌暗有瘀斑,或舌下静脉怒张,脉涩不畅等。
周师继承叶天士“初病气结在经,久病血伤入络”的观点,将“胃痞”归为“络病”范畴,认为病不在气分,而在血分,并提出“脾胃虚弱,寒湿之邪深伏胃络”是导致本病发生的重要病因和根本病理机制。因病在血分,单纯使用气分药虽可改善症状,但要使病理改变逆转,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必须酌添入血分之品,以活血化瘀通络为法,对健脾消痞汤方进行加减。药用丹参、当归尾、路路通、赤芍、生蒲黄、五灵脂、制刺猬皮、九香虫、三棱、莪术等。
4、验案举隅
男性患者,41岁,2012年4月13日因“胃胀1年余”初诊。刻下症见胃脘胀闷,纳后明显,畏寒喜暖,嗳气频作,纳量减少,易疲乏,大便不成形,日1-2次,舌胖大淡暗,边有齿印,舌苔白腻,脉沉弱。胃镜病理活检显示:胃窦小弯慢性萎缩性炎,部分腺体轻度肠上皮化生;胃角局部中度萎缩,部分腺体轻度肠上皮化生。中医诊断为胃痞病,脾胃虚寒证,处方健脾消痞汤加减,紫苏梗20g,茯苓30g,麸炒白术20g,法半夏15g,甘松30g,砂仁(后下)6g,丹参20g,蜜甘草6g,麸炒枳壳15g,炒莱菔子15g,炮姜15g,煨肉豆蔻(后下)30g,盐补骨脂20g,制吴茱萸3g,7剂水煎服。一周后复诊,胃胀明显减轻,余诸症缓解,守上方加减共服84剂汤药。三月后复查胃镜病理活检胃窦、胃角均未见萎缩及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