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动(植)物的绝招,除了跳蚤,枯叶蝶和负鼠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08 17:10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4 22:34
例1:一种植物---卷柏,在条件恶劣,干旱时,根部收缩拔出地面,随风飘走。等到条件适宜,扎根重生。多么奇妙的移居啊!
例2:有一种蛇叫蝰蛇,它的毒液可以瞬间凝固血液。猎物被咬后自然不会有好结果。
例3:澳大利亚有一种水母,它的触手上有刺细胞,可攻入被攻击者的心脏,180秒可使人毙命。这种东西你敢碰吗?
例4:有一种花,不记得叫什么了。它能让落入其中的蜜蜂飞不出去,只能让它从花的一个狭窄的通道爬过去。顺便带走该花的花粉,*着它帮忙授粉。够聪明的吧。
例5:杜鹃,一种耍滑头的鸟,既会不营巢,也不能孵卵哺雏,到了生殖季节,把蛋产在柳莺等多种鸟的巢中,小杜鹃一下生就本能地把人家的蛋挤出鸟巢,奠定它独一无二的基础。借着人家的鸟巢哺养自己的后代可喂一绝!
例六:老鹰捕食乌龟时,它把乌龟从高处抛下,龟壳破了以后,老鹰就能美餐一顿了。
沙漠中的仙人掌,它们的叶退化成刺,深身的刺好像一个大荫棚,而且那些刺密密麻麻让人难以接近。在沙漠里绿色植物十分稀少,仙人掌如果没有这些扎人的刺,很容易就成了沙漠中食草动物的一顿美餐。
含羞草稍被触摸,就会自然地收缩起来。科学家观察发现,含羞草的这种特性,其实也是一种特殊的自我保护方法。含羞草的害羞特性,不仅能避开狂风暴雨的袭击,据说还能防止动物的伤害呢,因为动物稍稍碰它一下,它马上就会合拢叶片,这习惯性的动作准会让垂涎它的动物大吃一惊,继而逃之夭夭。
凡到我国东部和西南山区*考察的人,都要特别留心一种带刺的树木,它的树干上,枝条上,甚至叶柄上都长满了大大小小的棘刺,野兽不敢靠近它,鸟儿根本无法在上面立脚,因此它又有“鹊不踏”的别名。看来树上的这些尖刺,对防止动物的不法侵害非常管用。
欧洲阿尔卑斯山上的落叶松也十分有趣,幼时的嫩芽被羊吃掉后,它就在原来的地方长出一簇刺针。于是,新芽就在刺针的严密保护下安然成长起来,一直长到羊吃不着它时,才抽出平常的枝条。
有的植物为了使自己免受灭顶之灾,就分泌出某些化学物质来对付动物。比如昆虫在吃了植物的茎叶以后,就会消化分解植物内的多糖。昆虫的胃里有糖苷酶,它能促使多糖水解而变成单糖,在昆虫体内产生能量维持生命。有些植物根据这一情况,制造出一类带羟基的吡咯烷化合物,其化学结构跟单糖非常相似,能成功地欺骗糖苷酶,使它把这种化合物当做单糖结合。但一结合就再也掉不下来了。这样就破坏了糖苷酶的催化水解反应。昆虫吃下去后,纤维素不能消化,也就不能变为单糖。结果昆虫在吃了植物后就感觉不到甜味,因而胃口大伤,不再贪吃。植物就这样想尽办法来使昆虫厌食。
南美洲的一种野生马铃薯对付昆虫更有绝招。它的叶子上长着两种纤毛,如果蚜虫碰弯了其中一种,它就会分泌出一种胶来把蚜虫粘住;如果另外一种纤毛折了,则会有一种气体散发出来。奇妙的是,这种气体竟和蚜虫在遭到瓢虫、草蛉幼虫进攻时发出的警告气味一样,蚜虫就会以为是别的同类在发警报:“注意!有敌人在靠近!”于是,其它的蚜虫赶紧逃跑,叶子得救了。在美国,如果玉米地遭到螟蛾的侵害,玉米会发出求救信号,这是一种气味,它会引来姬蜂,而姬蜂则会杀死螟蛾。显而易见,这种植物竟会招引自己的“侍卫”。
植物的自卫手段,有时还有很大的杀伤力。中美洲有一种博尔塞拉树,不仅动物怕它,连人都怕它。若是羊、牛或人捋它的叶子,周围15厘米范围内的叶子就会向它(他)们劈头盖脸地浇下一种具有腐蚀性的液体,简直是一种“液体大炮”,令动物心惊胆战。
非洲有一种叫马尔台尼亚的草,它的果实两端像山羊角般尖锐,生满针刺,形状相当可怕,有人因此称它为“恶魔角”。“恶魔角”不仅形象狰狞,而且威力无比,竟能杀死企图吞食它们的大型野兽鹿和狮子,这种果实成熟后落人草中,当鹿来吃草时,果实就会插入鹿的鼻孔,于是鹿疼痛难忍,竟至发狂而死,“恶魔角”有时长在狮子出没的地方,狮子活动时会被它蜇痛。当狮子发怒一口把它吞下时,“恶魔角”上的尖刺就会像铁锚一样牢牢定格在狮子的食道里。威风凛凛的狮子此时什么东西也不好吃了,只等着活活饿死。“恶魔角”如此厉害,其实只是为了防止自己的果实被动物糟蹋,保证马尔台尼亚草可以传宗接代。
生活在太平洋、印度洋热带海域的犀鱼,有一个非常厉害的武器——尾刺。它能左右开弓,分别用尾部两侧的刀来刺对方。剑鱼的“长剑”能刺透木船的甲板,如同锐利的剑,打起架来很好用。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4 22:34
炎炎夏日 动物避暑有绝招
时至暑期,炎热难耐,人们纷纷开启自己创造的智慧产品———空调、风扇,品尝着智慧的结晶———冰棒、冰砖,逃避暑热。殊不知与人类同为生灵的动物也有着千奇百怪的避暑方式,请看
■蜜蜂扇风
蜜蜂的巢内,盛夏温度很高,为了给蜂房降温,工蜂便运来水,洒在窝眼周围。另一部分蜜蜂则在蜂房的入口处整齐地排成一行,用双翼使劲地往里扇风,使蜂房内刮起阵阵风,从而加快水分的蒸发,以带走蜂房内的热量。
■袋鼠*爪
澳大利亚的袋鼠,为减少阳光的照射面积,便采取弓着身子的办法,当气温达到35℃~40℃时,它就会不断地用舌头*自己的前爪,从而使体温很快降下来。
■蜘蛛掘井
非洲撒哈拉沙漠中有一种大蜘蛛,自己会掘井,并且能在井口处吐丝结网,以遮挡夏日炽热的阳光,然后躲进井底酣睡。
■树鱼上树
在南非,有一种会上树的奇特树鱼,到了夏天,它就会爬到树上的阴凉处,睡上两个多月,以度过酷夏。
■蜥蜴夏眠
澳洲有一种蜥蜴,避暑法是夏眠,它们集体躲在背阴的洞穴内睡大觉,一睡就是一个月。
■兔耳排热
兔子那两只长长的、血液流畅的大耳朵起着导热器的作用,不断地将自己身上的热量排出体外,从而免受炎热之苦。
■松鼠竖尾
天气炎热时,小松鼠会将尾巴直竖起来,就像一把伞一样遮住身体,给自己带来一片阴凉。
■大象喷水
盛夏的中午,大象喜欢在水中打滚,用鼻子向上喷水进行“淋浴”,同时用力扇动大耳朵,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
■河马分泌
盛夏时节,河马的皮脂能分泌出一种红色黏液,干燥后像盖上一层遮阳膜,既能防晒又能隔热。
■海象拨沙
海象趴在沙滩上,不断将湿沙拨在身上,用来吸热降温。
■猴摆尾巴
大热天,长尾猴总爱摇摆它那条长长的尾巴,原来是它的尾巴里有一条特殊的静脉,能将体内产生的热量迅速地散发出去。
■鳄鱼吐气
盛夏时节,鳄鱼张开大嘴,急促呼吸,将体内的热气排出,吸入凉空气,以便降低体温,有的河流沼泽中的鳄鱼,在枯水时期*钻进淤泥里或洞穴中睡觉,可长达几个月。但只要下场暴雨就会醒过来,并异常地活跃。
据力学家测定,一只蚂蚁能够举起超过自身体重400倍的东西,还能够托运超过自身体重1700倍的物体。
老鼠能穿过相当于自己身体四分之一的空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