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08 15:3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4 04:58
康熙字典中的“利”字,其古文写作𥝤,据《唐韵》、《集韵》和《韵会》的注解,其读音为力至切或力地切,音为“詈”。字形上,“利”由“刀”和“和”两部分组成,意味着锐利是通过和谐达到的,体现了“易利者,义之和也”的理念,即顺利和和谐的义理。
在古代文献中,“利”常被用以表达武器的锋利,《前汉·鼂错传》提到“兵不完利,与空手同”,即武器不锋利就等同于空手。同时,“利”也有吉祥、适宜的含义,《易·贲卦》中的“利有攸往”即表明适宜前行的状态。在道德观念中,“利”有时被解读为私人的利益,《庄子·騈拇篇》中的“小人以身殉利”指小人为了私利而不顾一切。
在社会管理和经济活动中,“利”也与财富和便利相关,《礼·坊记》中提到“先财而后礼,*利”,这里的“利”指的是贪婪或贪财。在《前汉·高帝纪》中,“利田宅”则是指有利的土地和住宅。技术领域中,“轴有三理,三者以为利也”中的“利”则形容轴的滑密性。
地理上,“利”还指代一个古代州名,如巴蜀地区的益州在晋代改为利州。在姓氏中,汉代有姓利的名人,如利乾,他曾担任中山相。
在古乐府中,“雨雪霏霏雀劳利”一句,通过鸟类的生存状态,生动地描绘了“利”字的另一种含义,如食物的丰富或匮乏。
拼音: lì宋体“利 ”字 部首:刂 部外笔画:5 总笔画:7 五笔86:TJH 五笔98:TJH 仓颉:HDLN 笔顺编号:3123422 四角号码:22900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5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