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07 03:3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23 18:21
十二指肠炎的治疗主要围绕着身心五脏的调理。中医治疗强调辨证分型,针对不同证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首先,通过健脾和胃为基础,同时根据病情需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下列举了几个主要的证型和治疗方法:
1. 肝胃不和:采用疏肝和胃的治疗方法,包括柴胡舒肝、香附、枳壳、陈皮等调理脾胃气机,川芎调和气血,芍药、甘草缓急止痛。泛酸者可加乌贼骨、浙贝、瓦楞子敛酸、止酸和胃;黄芪、竹茹清泄肝热,和胃止痛。疼痛较甚者加元胡、川楝子加强理气止痛;嗳气较频者加代储石、旋覆花顺气降逆。
2. 肝胃郁热:采用泄肝和胃的治疗方法,青皮、陈皮疏肝理气,芍药养阴敛肝;丹皮、栀子清泄肝热;黄连、吴茱萸清火解郁。肝郁较甚者加柴胡、郁金、香附舒肝解郁;络伤吐血加白茅根、侧柏炭、生藕节、白及等凉血止血;郁热伤阴,口干、舌红者加生地、玄参、麦冬养阴清热;大便干结者加大黄或芦苔通便泻热。
3. 湿热中阻:采用清化湿热、理气和胃的治疗方法,黄茶、黄连清热燥湿,半夏燥湿和胃,积实、竹茹、陈皮理气降逆。舌苔厚腻、湿热较甚者加藿香、佩兰、厚朴化湿理气和中;胸脘胀闷者加全瓜蒌宽胸理气;大便秘结者加大黄通便导滞。
4. 脾胃虚寒:采用温中健脾的治疗方法,黄芪、甘草益气补中,饴糖益脾气养脾阴,桂枝温通阳气,白芍补益阴血,生姜温胃散寒,大枣补益脾气。泛酸者加吴茱萸暖肝温胃制酸,干姜、陈皮、半夏、茯苓温胃化饮;寒盛而痛甚者加用理中丸温中散寒。
5. 胃阴不足:采用养阴益胃的治疗方法,沙参、麦冬、石斛、玉竹滋养胃阴,白芍、甘草酸甘化阴敛阴止痛,陈皮、半夏理气和胃,防止养阴药腻隔。气虚者加太子参,阴虚夹瘀者加砂仁、厚朴、苡米燥湿和胃健脾;胃脘灼痛、舌暗少津有瘀斑者为阴虚夹瘀;胃脘痞闷、纳呆作呕、大便不爽者为阴虚夹湿。
6. 瘀血阻络:采用化瘀通络和胃的治疗方法,五灵脂、蒲黄、没药活血化瘀止痛,元胡、香附理气止痛。
7. 寒热错杂:采用和胃降逆、开结散痞的治疗方法,黄芪、黄连苦寒降泄热,干姜、半夏辛温开结散寒,人参、炙甘草、大枣甘温益气补虚。
此外,还介绍了几种中药方剂和针灸治疗方法,如百合、丹参、乌药、良姜、香附、檀香、砂仁、马齿苋、辣蓼、乌芨散、白胡椒、肉桂、桃仁、五灵脂等,以及针灸穴位如足三里、内关、中脘、期门、阳陵泉、脾俞、胃俞、章门、太冲、十二指肠、小肠、脾、胃、交感、神门等。针灸治疗主要针对能量流动的径路,通过刺激穴位,调整自律神经,达到治病保健的效果。
十二指肠炎是指十二指肠的炎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者也称非特异性十二指肠炎。本病临床症状缺乏特征性,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呕血和黑便,有时和十二指肠溃疡不易区别,单纯临床症状无法确诊,本病常与慢性胃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胆道疾患或慢性胰腺炎并存。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3 02:55
十二指肠炎的治疗主要围绕着身心五脏的调理。中医治疗强调辨证分型,针对不同证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首先,通过健脾和胃为基础,同时根据病情需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下列举了几个主要的证型和治疗方法:
1. 肝胃不和:采用疏肝和胃的治疗方法,包括柴胡舒肝、香附、枳壳、陈皮等调理脾胃气机,川芎调和气血,芍药、甘草缓急止痛。泛酸者可加乌贼骨、浙贝、瓦楞子敛酸、止酸和胃;黄芪、竹茹清泄肝热,和胃止痛。疼痛较甚者加元胡、川楝子加强理气止痛;嗳气较频者加代储石、旋覆花顺气降逆。
2. 肝胃郁热:采用泄肝和胃的治疗方法,青皮、陈皮疏肝理气,芍药养阴敛肝;丹皮、栀子清泄肝热;黄连、吴茱萸清火解郁。肝郁较甚者加柴胡、郁金、香附舒肝解郁;络伤吐血加白茅根、侧柏炭、生藕节、白及等凉血止血;郁热伤阴,口干、舌红者加生地、玄参、麦冬养阴清热;大便干结者加大黄或芦苔通便泻热。
3. 湿热中阻:采用清化湿热、理气和胃的治疗方法,黄茶、黄连清热燥湿,半夏燥湿和胃,积实、竹茹、陈皮理气降逆。舌苔厚腻、湿热较甚者加藿香、佩兰、厚朴化湿理气和中;胸脘胀闷者加全瓜蒌宽胸理气;大便秘结者加大黄通便导滞。
4. 脾胃虚寒:采用温中健脾的治疗方法,黄芪、甘草益气补中,饴糖益脾气养脾阴,桂枝温通阳气,白芍补益阴血,生姜温胃散寒,大枣补益脾气。泛酸者加吴茱萸暖肝温胃制酸,干姜、陈皮、半夏、茯苓温胃化饮;寒盛而痛甚者加用理中丸温中散寒。
5. 胃阴不足:采用养阴益胃的治疗方法,沙参、麦冬、石斛、玉竹滋养胃阴,白芍、甘草酸甘化阴敛阴止痛,陈皮、半夏理气和胃,防止养阴药腻隔。气虚者加太子参,阴虚夹瘀者加砂仁、厚朴、苡米燥湿和胃健脾;胃脘灼痛、舌暗少津有瘀斑者为阴虚夹瘀;胃脘痞闷、纳呆作呕、大便不爽者为阴虚夹湿。
6. 瘀血阻络:采用化瘀通络和胃的治疗方法,五灵脂、蒲黄、没药活血化瘀止痛,元胡、香附理气止痛。
7. 寒热错杂:采用和胃降逆、开结散痞的治疗方法,黄芪、黄连苦寒降泄热,干姜、半夏辛温开结散寒,人参、炙甘草、大枣甘温益气补虚。
此外,还介绍了几种中药方剂和针灸治疗方法,如百合、丹参、乌药、良姜、香附、檀香、砂仁、马齿苋、辣蓼、乌芨散、白胡椒、肉桂、桃仁、五灵脂等,以及针灸穴位如足三里、内关、中脘、期门、阳陵泉、脾俞、胃俞、章门、太冲、十二指肠、小肠、脾、胃、交感、神门等。针灸治疗主要针对能量流动的径路,通过刺激穴位,调整自律神经,达到治病保健的效果。
十二指肠炎是指十二指肠的炎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者也称非特异性十二指肠炎。本病临床症状缺乏特征性,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呕血和黑便,有时和十二指肠溃疡不易区别,单纯临床症状无法确诊,本病常与慢性胃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胆道疾患或慢性胰腺炎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