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的循证依据2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06 18:3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28 18:54
第三章 中医解剖、生理学
中医里没有解剖学专著流传到现在,在《内经》中间接地作了一些介绍。其中也没有内分泌、神经组织的概念等。生理学是比较抽象的学科,比解剖学难以研究和掌握。由于古代的解剖和生理学很落后,满足不了临床的需要,于是借助于阴阳、五行学说,用来扩充生理学知识,这些内容如今被称之为“脏象学说”,相当于中医的生理学。中医的生理学知识来源于两个方面,主要来源于比类取象原理,少部分来源于实践活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高压氧治疗中心张登华
第一节 器官之间的阴阳关系
1 五脏之间的阴阳
就解剖问题而言,古人把人和常见的动物一样看待,标准体位是爬行位,在分析人体和自然的阴阳关系时,标准方位是头向南方,背部朝上、腹部朝下、脚掌和手掌心朝下。按上为阳、下为阴的原理,背部为阳性,腹部为阴性,脚掌和手掌为阴性,手背和脚背为阳性。按南为阳、北为阴的的原理,膈肌以南的心、肺为阳脏,膈肌以北的脾、肝、肾为阴脏。再按外为阳,内为阴的原理,肺脏在心脏外面,是阳脏里的阳脏,心脏是阳脏里的阴脏,心包位于心肺之间,在阴阳属性上也介于心肺的阴阳之间。在阴脏中,肾脏的相对位置靠内,因而是阴脏中的阴脏。按东为阳,西为阴的原理,因脾脏位于腹腔的左侧,居于东方;相对于肝脏而言,脾脏是阴脏里的阳脏;而肝脏位于右侧,居于西方,相对于脾脏而言肝脏是阴脏里的阴脏。五脏由阳到阴排列的情况见“五脏阴阳关系排列式”:
五脏阴阳关系排列式
肺 → 心包 → 心脏 → 脾 → 肝 → 肾
2 五脏平衡式
在解释生长发育现象时,中医将五脏之间的关系套入五行理论,由本书的第一章第二节的“五行平衡式”可得“发育平衡式”:
发育平衡式
“肾”为人体提供了先天之本,即遗传基因,“脾”为后天的生长提供了后天之本,即营养物质;“肝”和“肺”起到调节人体机能的作用,“肝”和“肺”的作用相反,“肝”使人体处于氮正平衡,“肺”使人体处于氮负平衡,最终形成的精神和神经活动是生命的最高形式,即“心”的功能。就人体的生理活动而言,“肝”促进五脏的活动,“肺”抑制五脏的活动。
3 五脏和外周组织
《素问?痿论》说:“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脉,脾主身之肌、肉,肝主身之筋、膜,肾主身之骨、髓。”
尧舜禹时代之前,人类将每一物体画成一幅图画,后来该图演变为该物体的名字,成为一个汉字,物体常用单个字来命名,例如日、月,尧、舜、禹,后来,我国的语言习惯发生了改变,物体用两个以上的字命名,如太阳、月亮、大禹。如上所述,中医理论起源于尧舜禹时代之前,对组织器官的命名也应是一个字,因此中医一些组织器官的含义和西医不同。例如,中医的“骨髓”,因当时不加标点符号,其实表示的是两种组织,分别是“骨”和“髓”,而西医的“骨髓”只对应中医的“髓”。同理,中医的“血”是西医的血液和外周神经;中医的“肌”主要是西医的皮下脂肪,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中医的“肉”是指西医的肌肉组织,但是中医的“肌”、“肉”均没有收缩功能;“筋”指的是西医的肌腱、韧带、肌膜和浆膜,中医认为它们有收缩功能,相当于西医的肌肉组织;中医的“骨”是西医的骨骼;中医的“髓”指西医的骨髓和中枢神经。
人体外周组织按由外向内的排列顺序是:毛→皮→血→脉→肌→肉→筋→膜→骨→髓,此顺序也就是由阳到阴的顺序。按比类取象原理,和“五脏阴阳关系排列式”进行对应关系的排列,可得出以下五组对应关系,见下式:
对应关系式
按内主外的原理,从中可得出:
“肺”生成、支配毛发和皮肤的功能;
“心”生成、支配血液和血管的功能;
“脾”生成、支配脂肪和肌肉的功能;
“肝”生成、支配肌腱、韧带、肌膜和浆膜的功能;
“肾”生成、支配骨骼、骨髓和中枢神经的功能。
五脏控制相应外周组织的生长和活动,外周组织功能活动是五脏功能的外在表现。
4 五官和五脏的关系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肺主鼻”;“心主舌”;“脾主口”;“肝主目”;“肾主耳”。
通过解剖上可观察到肺和鼻是相通的,按“内主外”的原理,“肺”支配、决定鼻的功能。
舌面上的味蕾具有味觉功能,感觉功能属于中医“神” 的一种功能,因此归为“心”的功能。“心”支配、决定舌的功能。
营养物质都是经口腔进入人体的,如上所述,“脾”有储存营养物质的作用,因而“脾”支配、决定口的功能。
5 六腑和五脏的关系
阴阳理论要求阴性的物体必然有一阳性的物体与之相配合,古人制定出五脏和六腑的表里关系,按阴阳属性,通向外界的一方为“表”属阳,包括消化道、膀胱、胆囊,不通向外界的一方为“里”属阴。膀胱和肾脏连接,胆和肝连接,相连就意味着功能上有联系,中医称之为“表里关系”,即胆和肝相表里,膀胱和肾脏相表里。胃容纳食物,食物是营养物质的来源, 而“脾”是储存营养的器官,因而认为胃和脾有功能上的联系,认为它们两者为表里关系。大肠使其内容物向下移动并排除,有中医所讲的“降”的功能特征,结肠包绕在小肠外周,肺脏包在心脏的外周,按比类取象原理,可认为大肠和肺是表里关系,“肺”属“白”,因而结肠也被称为“白肠”。小肠居于腹腔的中间,心居于胸腔的中间,因而认为小肠和“心”相表里,“心”属“红”,因而小肠也被称为“红肠”。
六元理论(见下节)要求脏和腑的数目都必须是六个,于是又将心肺之间的心包作为一脏,三焦作为一腑,并认为三焦和心包相表里。
第二节 脏腑的功能1 “肺”的功能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
西方的作用是使植物变的干燥,干燥的物质可转变为金属样物质,金属样物质生成带有辛辣味的物质,这些辛辣物质进入人体后,凝集在一起生成肺脏。
金属被做成刀具、斧头等,用来砍伐植物或杀死动物,因而古人认为金属是生命的克星,是生物活力的抑制或破坏力量,微观的金属样物质进入生物体内所起的作用,和宏观的金属一样,抑制组织器官的生长及其功能。秋季里常刮西风,此时的植物出现死亡、枯萎并干燥的现象,因而认为“西方生燥”;中医将植物的这些变化归因于微观的金属样物质。在五味当中,辛辣的食物有刺激性,对局部组织有一定的损害,和金属的破坏作用一样,因而被认为是金属分解的微观物质。“肺”是空气向下进入人体的容器,依次是口鼻→气管→肺,这一通道是向下的,因而“肺”具有“向下”或“降”特性,因而认为“肺”属于“金”,由辛味物质组成。
排除大便是“降”的活动,因而被认为是“肺魄”的功能之一。
声音和气体的流动有关,“肺”主管气体,因而中医认为发音是“肺”功能之一。由于“肝”和“肺”二者功能相反,“肺”功能亢进的表现也可被认为是“肝”功能的减退,后来中医用“肝”来代替“肺”调节其他脏器的功能,“肝”由此成为人体脏器功能的调节系统。
从以上“肺”功能介绍可看出,“肺”是生长、生理活动的抑制
因素,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内容,这里举出一些西医知识范围内的例子:
人的DNA中存在着i基因,产生阻遏物,关闭了DNA上的操纵区,使RNA无法启动结构基因,结果使蛋白的合成减少;人的DNA中还存在P53基因,可抑制细胞增殖。i基因和P53基因的作用符合中医“肺”的抑制功能之一。当机体氮负平衡时,组织器官重量减轻、体积变小或萎缩,被分解为小分子,这些现象符合中医“肺”功能的表现。每一种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受体液神经的调节,那些抑制作用符合中医“肺”功能的表现。
2 “心”的功能
神的原义是北斗星。我国古代天文图中用十二地支代表方向,申是十二地支之一,古人把北斗星斗勺指在申位的时间定为一年的开始,也就是万物变化的开始,认为北斗星指挥大地万物发生变化。“申”具有了指示、控制、支配的含意。《解文说字》说“神”字“从示声申”,意思为指示,发音和申一样。《风俗通》中也说:“神者申也”,“神”字就按这样的意思被创造出来。后来把“申”称为“神”, 要注意中医的“神”和古代小说所说的神的区别:中医“神”的功能是活体内精神和神经的活动。而小说里描写的神是指可离开躯体而独立生活的灵魂,阴间的官员叫神,民众叫鬼。
意识和躯体之间存在阴阳关系,有形的躯体为阴性,意识是其功能,是机体发育到成熟或鼎盛时期的产物,此时期活力强,因而为阳性。古人有机会发现心跳停止后意识随之丧失的现象,因此也可得出心产生意识的结论。意识的支配作用和上述“神”的含义一致,因而推论心脏是支配意识的脏器,《内经》里描述为“心主神明”。中医“心”的功能包括了大脑皮层的活动、感觉。
情感活动被中医归为“心”的功能,包括喜、怒、忧、思、惊、恐、悲七种情绪变化,被认为是病因。
《灵枢•营卫生会》说:“血者,神气也”。
血液还具有“神”的功能。
中医认为“血”可传递感觉,相当于西医的感觉神经纤维。
《素问q五脏生成篇》说:“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
眼睛由“肝”主使,由“血”传递其视觉信息,产生视觉;“心”的指令通过血液传递到下肢,即可随意行走;双手接受了血液传递来的指令后可握拳;手指接受了血液传递来的指令后可夹取小物体。这里视、步、握、摄的动作属于随意运动,是在骨骼肌运动神经的支配下完成的,这里血的作用和运动神经的作用接近。
《灵枢q本神》说:“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肝藏血,血舍魂。” “肺藏气,气舍魄。”
《史记?五帝本纪》说:“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由此可发现“云”字具有“往来”的意思。有古人将“云”和“鬼”两个字合在一起创造出“魂”字。意识是“神”的表现,“鬼”有“神”的含义,因而“魂”字有“往来”的含义。在自然界里,云有多动、多变的特征,因而和“肝”相联系。四肢、眼睛是活动器官,具有“肝”的功能特性,因而认为“肝”通过“魂”支配外周感觉和运动神经。“血”在“肝”中储存,“血”是魂的载体。在人体内这种随意识往来的活动只有运动和感觉神经。由此可见“血”有类似于神经纤维的作用,“魂”类似于神经纤维的电冲动信号。
中医认为,“肝”可使机体组织从固态向液态转变,可使血液向活跃的状态转变:使其浓度、粘滞性、凝固性、血细胞的聚集性均呈下降趋势。“肝”的这些作用中医称之为“活血”,能加强“肝”这一作用的药被称为“活血药”,因而“活血药”被中医认为“入肝经”。当血液流动性加大,处于低凝状态,不受血管的约束而发生出血时,中医认为是“肝”作用过分强烈造成的。止血药抑制“肝”的这一功能,因此也属于“入肝经”药。
3 “脾”功能
《素问B太阴阳明论》说:“脾者土也,……脾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
脾具有“土”的特征,……储存从胃肠而来的营养物质。
脾和其它组织器官的关系被看成是土和植物的关系,五味从土中而来,五味是营养物质,被吸收后先储存在“脾”中。中医“脾”的概念相当于西医营养物质储存的组织器官,如脂肪组织、糖原和白蛋白等,中医认为西医肌肉的功能是储存营养物质,而不是收缩和运动。
《素问B厥论》说:“脾主为胃,行其津液。”
“脾”支配胃的活动,可吸收、运输胃内的液态物质。中医认为“胃”只是储存物体的容器而已,食物在三焦里被消化分解,形成的胃液含多种营养物质,再由“脾”吸收、运输和分布。也就是说,化学变化由三焦完成,物理变化由“脾”完成。
4 “肝”功能
《素问B五运行大论》说:“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
东方产生风,风使植物生长,植物可生长出酸性物质,被摄入人体后凝集在一起,形成了“肝”。
春季里常刮东风是气象学现象,在中原地区“东方”、“风”、“春天”和“植物的生长”这四者有一定的联系:古人认为风的来向决定其性质,东风使春天来临,春天使植物生长。按比类取象原则,古人将“东”、“风”、“酸”、“木”和“肝”归为同一类物质,都具有“木”的哲学特征。“肝”的功能由此推导而来。
从以上介绍可看出,“肝”是生长、生理活动的促进因素。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内容,在西医知识范围内举出两则例子。
DNA有许多原癌基因,可使结构基因启动,通过表达、转录等过程,最后合成蛋白、组成细胞的结构,可使细胞增殖。按“肝”具有促进生长的特性推论,原癌基因的作用类似于中医“肝” 功能的表现。
正常组织的生长是“气聚而形成”的过程,也就是微观物质被同化的过程。同化、氮正平衡、同化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等都是中医“肝”功能的表现。
春天里,种子发芽,由质地坚硬变得松散、脆嫩,中医把这些现象和“肝”相对应,推测“肝”的作用是使人体组织器官变得松散、脆嫩,描述为“肝主疏泄”,当“肝”功能减弱时,组织器官的密度增
大而变硬,成为病理组织。
进化使人体具备了趋利避害的本能,神经、运动系统是实现这一目的器官。当人处逆境时,机体会发生应激反应,情绪上会出现激动、愤怒等,生理上会出现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分泌增加、心搏出量增多、血压增高、骨骼肌血管扩张、肌张力增高、呼吸加深加快、能量消耗增加等,这种兴奋性变化,符合上述“肝”多动、多变、活跃的哲学特性,可认为是“肝”功能增强造成的。
保持消化道张力和蠕动的调节属于“肝”的功能。
“肝”可使血液处于流动状态,避免凝固,这一作用被称为“活血”,类似于西医的抗凝、扩张血管、增高血压作用。“肝气虚”时则发生相反的变化,形成凝血或瘀血。基于这一理论,活血、抗凝的中药归肝经。
宗气是血液流动的动力,受“肝”的调节,“肝”加强宗气的这一作用被称为“行气”的一种,“气”是指宗气。
在《素问?六节脏象论》中说:“肝为罢极之本”。
“罢”有使之疲劳的意思。“极”指四肢。“肝为罢极之本”的含义是:肝是四肢活动的主使者。
5 “肾”功能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
“肾”控制体内的水液的代谢,是储存类似遗传物质的总库,而五脏六腑是储存的分库。
中医认为“肾”具有“水”的哲学特征,“肾精”如同植物的种子一样,有类似遗传物质的作用,包含在生殖细胞里,可为下一代提供先天之精。同时又是细胞复制、代谢和生理功能发挥作用的控制机构。
6 六腑的功能
《素问B五脏别论》说:“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
空腔脏器和外界的大气相通,分别是胃、大肠、小肠、胆、膀胱,另外又增加了三焦,中医将它们命名为六“腑”。这六者的物质来源是空气,其功能是传导并向外界排泄代谢产物,阻止它们在体内聚集。但西医认为构成六腑的物质来源是食物,空气只是提供氧气而已。
第三节 中医脉管学
古人研究动脉走行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借助天文、阴阳知识来推测;二是按体表动脉搏动点的连线来推测。
1 中医血管的实质
《灵枢B经别》说:“十二经脉,此五脏、六腑之所以应天道。”
五脏、六腑是按天文规律运行的交通渠道。“三阴三阳”又称“六元”,本是天文学概念,用于命名血管。按天道的运行规律,十二经脉在五脏六腑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素问B六微旨大论》说:“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
空气向地面下降时,和上升的空气上下交汇、交融,相互作用,这一过程反复发生,循环不已,是自然界变化的原因。处于阳位的气体流向阴位;处于阴位的气体流向阳位,生命活动就是在这种交流中产生的。这一阴阳运动规律称之为阴阳对流原理。
《灵枢B脉度》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
经脉在组织的深部,体表上横向走行为主,且分支多的血管叫络脉,它的分支叫孙脉。
《灵枢B经脉》说:“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
浮在体表上面易被看到的血管是络脉。能在体表上观察到,是浅静脉的特征,因此认为络脉类似于西医的静脉。
《灵枢B经脉》说:“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1],无所隐,故也。”
十二条经脉穿行于肌肉间隙,因位置较深且被其它组织覆盖,其搏动多数不能被触摸到。只有在腕横纹处的手太阴肺经位置最表浅,覆盖它的组织少,所以它的搏动一定会被摸到。如果经脉上面没有其它组织的覆盖,那么全部经脉的搏动都可被触到。人体中有波动现象的组织器官只有心脏和动脉,因而经脉唯一对因应的组织只有动脉,因此认为经脉和动脉最接近。
《灵枢B痈疽》说:“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入络脉,皆盈,乃注入经脉。”
中焦微观物的产生和转化如同露水的产生一样,这些看不到的小分子通过渗透、析出并凝聚成可见的液态,向上先进入肌肉间隙,然后进入小血管,和组织液相互作用,颜色变红,成为血液;小的血管充满后,溢到静脉,静脉被充满后又溢到动脉。孙脉是造血场所,功能类似于西医的骨髓。
从以上的论述可得知,中医没有搞清动静脉之间的关系:认为大动脉是一个封闭系统,血液只能在经脉内周而复始地流动,静脉的血液流入动脉是单向的,动脉的血液不再返回到静脉和小血管中。中医血液循环见“中医血液循环式”:
中医血液循环
2 五脏的血液循环
在中原地区,四季分明,节令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很大,节令的制定依靠天文知识,因此天文学率先发展起来。在古代,古人观察天体运行的方法和现代人不同,这种天文学派被称为“盖天派”。当时已总结出一套完整的天文、气象规律,六元是这一学科中的术语,六元分别称为太阴、少阴、厥阴、太阳、阳明、少阳,合称“三阴三阳”。在不同季节光照时间、强度是不一样的,即表现出三种不同等级的阴阳属性,借用天文的三条法线来表示,在天文图上称为三阳。同理用三条法线来表示月亮的运行规律,称为三阴[2]。古人认为人体和天体一样,也存在三阴三阳的这种变化,大动脉被认为是人体运行阴阳的渠道,也用天文图上的三阴三阳来命名。
胸腔内脏由阳到阴的排列顺序是:肺→心包→心脏
腹腔内脏由阳到阴的排列顺序是:脾→肝→肾
按比类取象原理可获得如下三组对应关系:
连接五脏的经脉分别被命名为太阴、厥阴和少阴,再按上下关系进一步分为手太阴、足太阴;手厥阴、足厥阴;手少阴、足少阴。
六腑之间的阴阳关系服从于五脏之间阴阳的关系:大肠和胃一
组,分别被命名为手阳明、足阳明;三焦和胆一组,分别被命名为手少阳、足少阳;小肠和膀胱一组,分别被命名为手太阳、足太阳。连接它们的经脉共十二条,习惯上的称谓是: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
《灵枢B逆顺肥瘦》说:“手之三阴从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经脉是人体内阴阳二气对流的渠道,中医用阴阳对流原理来确定经脉的流向。
就五脏和手相对而言,五脏为阴,手为阳,五脏的阴气由阴位流向阳位,手三阴的阴气从内脏流向外侧的手部,因此说“手之三阴从藏走手”。
就手和头相对而言,手在外,手为阳,头为阴,手的阳气由阳位流向阴位;手三阳的阳气从手部流向头部,因此说“手之三阳从手走头”。
就头和足相对而言,头为阳,足为阴,头的阳气由阳位流向阴位,足三阳的阳气从头部流向足部,因此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
就足和腹相对而言,足为阴,腹为阳,因而足部的阴气由阴位流向阳位,足三阴的阴气从足部流向腹部,因此说“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3 体表的经脉3.1 阴阳的应用
在讨论经脉在人体走行时取站立位。按外为阳、内为阴的原理,三阳行走在四肢的外侧,三阴行走在内侧。再按前为阳、后为阴的原理,由前到后的顺序是:太阴→厥阴→少阴。三阳分别对应于三阴的外侧。
上肢经脉的分布见“上肢经脉示意图”。
上肢经脉示意图
下肢的分布原理同上肢,见“下肢经脉示意图”。
下肢经脉示意图
足部经脉的分布:按内下为阴,外上为阳的原理,足三阴分布在足内下侧,足三阳分布在足背。
足部内侧的大趾前而高,外侧小趾后而低,以足背到大趾为界按内外来划分阴阳,再按前为阳,后为阴原理,足阳明胃经终点在大趾外侧端,足少阳胆经终点在小趾和第4趾间,足太阳膀胱经终点在小趾外侧尖端。见“足部足三阳示意图”:
足部足三阳示意图
按后下为阴的原理,足少阴肾经起于脚底的小趾下,向脚底内侧行走,这里要注意,这种设计违反了前述的“内为阴原理”和“阴气由阴位向阳位流动”的原理。违反“内为阴原理”而向脚底内侧行走;按前为阳的原理,足太阴脾经起始点在大趾尖端,足厥阴肝经起始点在大趾丛毛的边缘。见“足部足三阴示意图”。
足部足三阴示意图
站立时脚的走向朝前,和下肢垂直,足部和腿成90度角相延续,经脉的循行也是连续的,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起始点的排列却不符合阴在内,阳在外的原理。足三阴在足部是从前向后循行,也不符合从阴位到阳位循行的原则。古人为了达到足三阴相延续的目的,设定足
三阴在行走到腿部时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足厥阴在内踝上三寸的三阴交处交叉到足太阴之后,再向上循行。
头部的位置最高,被认为是纯阳之地,只有阳经,没有阴经。由于头部连接躯干和双侧的肢体,经脉是双份的手三阳和双份的足三阳组成。
按腹为阴,背为阳的原理,古人将足三阴划定在腹部,按内为阴、外为阳原理,少阴接近腹中线,足太阴在外侧,足厥阴在二者中间。见“躯干足三阴示意图”。足三阳在躯干的分布顺序同四肢,阳明在前,少阳居中,太阳在后。
躯干足三阴示意图
3.2 动脉搏动点的应用
按上述六元理论,经脉行走的路线基本已被确定。中医再将体表所能摸到的动脉搏动点作为线路的标志,将这些标志连接起来,画出的联线作为深部动脉在体表的投影,认为动脉是按这些投影行走的,同时也认为动脉也只存于这些投影下面。经脉的走行因迁就这些动脉搏动点的位置,最终划定的经脉并不都是直线,有的曲折迂回,有的相互交叉,形成了十二经循行图,和西医的动脉走行有较大的差别。动脉搏动点介绍如下。
3.2.1 手太阴的动脉搏动点
(1)太渊穴:腕横纹上的桡动脉。
(2)天府穴:腋下3寸的肱动脉。
3.2.2 手阳明的动脉搏动点
(1)合谷穴:食指桡掌侧动脉。
(2)阳溪:腕关节的桡动脉。
3.2.3 足阳明的动脉搏动点
(1)下关:在颧骨弓和下颌切迹形成陷窝中的上颌动脉。
(2)四白:眶下动脉。
(3)大迎:下颌骨下缘、咬肌前的面动脉。
(4)人迎:颈动脉三角内的颈总动脉。
(5)冲阳:足背最高处的足背动脉。
3.2.4 足太阴的动脉搏动点
(1)箕门:缝匠肌中部内侧的股动脉。
(2)冲门:耻骨联合上外的髂外动脉。
3.2.5 手少阴的动脉搏动点
(1)极泉:腋窝正中的腋动脉。
(2)神门、通里、灵道和阴郄:腕横纹上的尺动脉。
3.2.6 手太阳的动脉搏动点
天窗:胸锁乳突肌后缘平喉处的颈外动脉。
3.2.7 足太阳的动脉搏动点
委中:N窝的N动脉。
3.2.8 足少阴的动脉搏动点
(1)太溪:内踝和跟腱之间的胫后动脉。
(2)复溜:内踝上的胫后动脉。
3.2.9 手厥阴的动脉搏动点
曲泽:肘横纹的肱动脉。
3.2.10 手少阳的动脉搏动点
和s:平耳廓根上缘前方的颞浅动脉。
3.2.11 足少阳的动脉搏动点
听会:耳屏切迹前方的颞浅动脉。
3.2.12 足厥阴的动脉搏动点
(1)太冲: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前面凹陷中的足背动脉。
(2)五里:长收肌外侧的股动脉。
(3)阴廉:腹股沟下方的股动脉。
4 经脉所含的物质
(1)《素问•离合真邪论》说:“真气者,经气也。”
真气是经脉内“气”的一种。
(2)《素问•经脉别论》说:“食气入胃,……淫精于脉。”
食物进入胃中,……被消化分解为水、蛋白质、糖类、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核糖核酸,进入血液之中。其中核糖核酸即后天之精,转化到人体自身的遗传物质中。这就是中医所讲的后天之精补充先天之精。
(3)《灵枢•营卫生会》说:“营在脉中”。
营气存在于经脉中。经脉中含有那些可形成血液的营养物质。
(4)《素问•痹论》说:“荣者,……乃能入脉也。”
荣气,……可进入经脉。经脉中含有那些能营养五脏六腑的物质。
经脉含的物质有:先天之精、后天之精、营气、荣气。
(5)《灵枢• 营卫会生》说:“血者,神气也”。
血液是神气的一部分,说明血液起到神经传导的作用。中医把外周神经的功能放到动脉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