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从合肥雪亮工程建设看安防真智能落地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07 07:4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9 09:15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工作改革和社会安全需求的不断演进,*和*提出的“*大数据”建设要求正在得到贯彻实施。以“雪亮工程”为代表的新一代技术防范体系正在积极推进中。各地*机关围绕实战需求,正在积极开展智慧警务和*大数据系统的建设与升级。其中,合肥雪亮工程采用了华为智能视频云技术方案,作为主体框架,对于全国*机关的信息化、实战化和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技防工作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并面临着一系列挑战。第一阶段,视频侦查实战应用的三个主要方面——理论体系、技术、应用体系——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从强到精的发展,使视频数据从简单的文件变成了综合性的资产。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视频技术在*大数据中的应用仍面临诸多制约,如平台与业务分离、办公地点不一致导致的多部门协作难题,接口多且分散导致的管理难度大,以及视频智能算法部署中存在的资源利用率低、跨区域共享困难等问题。
合肥雪亮工程的建设布局围绕“514N”展开,即构建五张网——综治防控、人像感应采集、车辆特征捕获、无线网络信息采集、高空立体防控;打造全市一朵云,实现软硬件、数据与业务、算法和应用的解耦;建立四个平台——视频共享服务、视频图像解析、大数据存储、大数据挖掘;以及一系列应用服务平台,实现视频大数据的深入挖掘和*应用。
合肥雪亮工程通过采用华为智能视频云技术,有效解决了多网共享和融合的问题,通过强大的云平台整合现有资源,实现在“端”的智能和边缘域的二次结构化处理,将结构化数据交付云端,实现了边缘感知和云端认知的结合。此外,合肥雪亮工程还实现了算法的开放性,打破了算法封闭的局面,确保了实战应用的落地。通过多算法仓的统一引入,兼容多家厂商的算法,实现了跨区域算法集中管控和共享。同时,提升算力,确保信息获取全面、及时、高效,如在淮河路步行街的城市门禁系统中,使用华为最新的升腾310芯片,大幅提升了抓拍效率。
经过一年多的实战检验,合肥雪亮工程在打击街面侵财类犯罪、网上追逃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2018年,合肥视频侦查队共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员1564人,抓获人数同比提升了215%;全市扒窃警情同比大幅下降了40.42%;全市盗窃三车警情同比下降了25.27%。2019年前三个月,视频侦查队就抓获了463人,其中向行动队推送了137人,特警43人,分局283人。
合肥雪亮工程的建设为智慧*和*大数据项目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智能化落地的基础是云服务,边缘智能与云智能的结合才是真正的智能。建设生态,深度赋能用户,将更多的应用交给合作伙伴去完成,大企业自身提供平台,做技术服务型公司,这是一个健康市场应有的状态。在强调云服务集成的同时,必须保证硬件、场景的底层物理分散和云端的逻辑统一,这是一个不断解耦和整合的过程,确保应用的快速落地,也确保数据能够顺利汇集并实现二次、三次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