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疰词语解释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06 14:0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09 21:30
迷信者称之为"流注",这是一种深部脓疡,流动性强,可多发于身体各处。在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果三·榧实》中记载,榧实常食可以治疗五痔,清除三虫蛊毒,尤其针对鬼疰恶毒有疗效。在中医学中,鬼疰病证也被提及,别名疰病。
东汉刘熙在《释名·释疾病》中解释,注病源于一人死亡后,另一个人又患病,似气的传递。清代毕沅对注字的解释认为,虽然‘疰’字较少见于《说文》,但在《广雅》中可见,这里的'注'字更符合其含义。古人如石龙刍的苦寒药效,即能治疗风湿和鬼疰,这是一种随月相变化的疾病,病气可随脉络走向皮肤,甚至导致死亡,死后病气可传染给他人,因此称为鬼注。
隋朝巢元方等在《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四·鬼注候》中提到,鬼注病名来源于其症状,如突然的病痛和停顿感,死后病气可转至他人,故称鬼注。李经纬、邓铁涛主编的《中医大辞典》进一步解释,疰病古时被称为注病,其特点是传染性和病程长,有转注和留住的含义,指一些疾病如劳瘵,其病名由尸气传播和鬼邪附着而得名。
张纲在《中医百病名源考·传尸》中详述,传尸病,即劳瘵,起因不明,无论年龄性别,皆有患病风险。劳瘵病原为尸气传播,导致五脏受损,逐渐衰弱至死。死亡后,病气可继续传播给家人,形成所谓“传尸”或“鬼注”。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描述,尸注鬼注病症状复杂,涉及多种病状,长期病程可能导致死亡,且可传染他人,甚至威胁整个家庭。
综上所述,注病,又称鬼疰,实际上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疾病,其病程可长期延续并具有家族传播特性,与西医中的肺结核病有相似之处,即尸注、鬼注、传尸、劳瘵和瘵疾等名称都反映了其病征和传播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