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08 19:0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8 16:03
从十六国北凉至北魏,大约170余年间,敦煌飞天艺术深受印度与西域影响,形成西域式飞天。然而,不同朝代间飞天特点略有差异。北凉时期的飞天多见于窟顶平棋岔角与藻井装饰、佛龛上沿及本生故事画主体人物头顶。其艺术特点为头有圆光、椭圆脸型、直鼻大眼、大嘴大耳,耳饰环孬,束圆髻,或戴或蔓,或戴印度五珠宝冠,体态粗短,上体半裸,腰缠长裙,肩披大巾,晕染技法令其白鼻梁、白眼珠,与龟兹等西域石窟飞天在造型、面容、姿态、色彩、绘画技艺上颇为相似。
北魏时期的飞天则展现出更为独特的风格。第254窟北壁的《尸毗王本生》故事画上方及第260窟北壁后部说法图上方的四身飞天,其最显著特征为头有圆光,戴印度式五珠宝冠,脸型修长,因晕染变色,呈现白鼻梁、白眼圈,为小字脸。上体半裸,腿部修长,形成大开口“U”字形。衣裙飘曳,巾带飞舞,横空而飞,四周天花飞落。虽飞天肉体与飘带变色,衣裙飘带的晕染与线条依然清晰,飞势动态有力,姿势自如优美,展现出北魏飞天独特的艺术魅力。
综上所述,十六国北凉至北魏期间的敦煌飞天艺术,在印度与西域文化影响下,形成了独特的西域风格与北魏风格。北凉时期的飞天在造型、面容、姿态、色彩、绘画技艺上与西域龟兹等石窟飞天较为相似,而北魏时期的飞天则以独特的头饰、脸型、衣裙飘带、动态姿势,展现出北魏风格的飞天艺术魅力,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古代艺术遗产。
飞天,意为飞舞的天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指苍穹,但也认为天有意志,称为天意。在佛教中,娑婆世界由多层次组成,有诸多天界的存在,如三十三天、兜率天等,这些天界的众生,中文翻译为天人,个别称为天神,常简称为天,飞天即此意。道教常称作天仙。在中文里,天人之王亦常省称为天,如“大梵天”、“功德天”等。飞天多画在佛教石窟壁画中。飞天是歌神乾闼婆和乐神紧那罗的化身,原是古印度神话中的歌舞神和娱乐神,他们是一对夫妻,后被佛教吸收为天龙八部众神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