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08 19:1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24 17:50
俄国的立体主义革新起源于两个关键事件:1914年马利奈蒂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未来主义演讲,以及康定斯基的《论艺术的精神》一书,该书虽1910年在德国完成,1912年部分译成俄文,对俄罗斯艺术家理解非客观世界起到了重要作用。同年,塔特林的《悬挂的木与铁的形体》和“构成主义”一词的提出,显示了从拼贴向三维艺术形式的转变,塔特林受到毕加索立体主义影响。
1913年的军械库现代艺术展,马列维奇的方块画作引起轰动,他的至上主义理念开始形成,他通过“空方块”表达对非客观艺术的追求。马列维奇认为至上主义是非客观、非社会、非功利的,艺术的真正意义在于感觉而非客观现象。尽管如此,他的艺术理论与实践间存在冲突,如1917年嘉博的采访中提到至上主义在莫斯科先锋派中的主导地位。
康定斯基尽管在国外度过多年,但他的《论艺术的精神》对同胞影响深远,他强调艺术的“内在需要”,认为艺术家需要从内心表达并寻找恰当形式。早在1908年,康定斯基就预见了抽象艺术的可能性。他的艺术观念与构成主义有所不同,他的诗化自然和象征主义对抽象表现主义有影响,他更倾向于浪漫主义。
1919年后,莫斯科艺术家之间的艺术观点开始分化。塔特林倡导的实用艺术与马列维奇的至上主义观点对立,后者被视为纯粹的自由诗。马列维奇的《至上主义宣言》强调了艺术创造与现实的紧密联系,其影响力深远,即使在后来的艺术发展中,其教条仍然被遵循。
嘉博,原名瑙姆·佩夫斯奈尔,他的艺术观念深受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影响,但他对现实主义的理解与马列维奇的形而上思想相反,强调艺术的物质性和触觉体验。他的艺术思想形成于留学期间,并在与沃尔夫林的学习和欧洲之旅中深化。尽管与康定斯基的理论有所分歧,但他的艺术探索对俄国构成主义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俄国构成主义(The Russian Constructivism),又名结构主义;发展于1913~20年代。构成主义是指由一块块金属、玻璃、木块、纸板或塑料组构结合成的雕塑。强调的是空间中的势(movement),而不是传统雕塑着重的体积量感。构成主义接受了立体派的拼裱和浮雕技法,由传统雕塑的加和减,变成组构和结合;同时也吸收了绝对主义的几何抽象理念,甚至运用到悬挂物和浮雕构成物,对现代雕塑有决定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