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20 03:2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01 07:33
立枯丝核菌,学名为Rhizoctoniasolani Kühn,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其有性形态表现为Thanatephoruscucumeris(Frank)Donk的瓜亡革菌。在中国的玉米种植区,多个菌丝融合群如CAG-3、CAG-6、CAG-8、CAG-9、CAG-10等,特别是CAG-10对玉米的致病力较强,但各地的致病性有所不同。华北地区,AG-1IA、AG-lIB、AG-3、AG-5菌丝融合群都能感染玉米,其中AG-1IA在幼苗和成株期都有较高致病力。西南地区常见AG-4和AG-1IA,其中AG-4对幼苗致病性强,而成株期AG-1IA的致病性更强。
这种病原菌是一种无孢丝状真菌,其特征是菌丝直径在6~10微米。菌核的形成通常是单一菌丝尖端分枝的密集堆集,或是由尖端菌丝集结而成。在土壤中,立枯丝核菌会形成一层薄的蜡状或白粉色网状至网膜状的子实层。其担子呈桶形或亚圆筒形,略大于支撑它的菌丝,担子上附有3至5个小梗,小梗上着生椭圆形至宽棒状的担孢子,基部宽,大小在7.5~12微米乘以4.5~5.5微米之间。值得注意的是,担孢子具有重复萌发的能力,可以形成两次担子,这是其生命周期的重要阶段。
玉米纹枯病在中国最早于1966年在吉林省有发生报道。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玉米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和高产密植栽培技术的推广,玉米纹枯病发展蔓延较快,已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发生,且危害日趋严重。一般发病率在70%~100%,造成的减产损失在10%-20%,严重的高达35%。由于该病害危害玉米近地面几节的叶鞘和茎杆,引起茎基腐败,破坏输导组织,影响水分和营养的输送,因此造成的损失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