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20 03:5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2 03:54
在本书收尾之际,我想针对本书的架构和几个关键问题进行阐述。中国美学史跨度两千多年,内容包罗万象,然而书卷篇幅有限,这带来了一种挑战。对于如何在有限的篇幅内展现这一丰富的历史,有两种可能的处理方式:
一是详尽列举各个时期和思想家(包括著作),但这种不分主次的列举方式可能导致历史叙述流于表面,缺乏深度。这种方法我认为不够理想。
另一种方法则是突出重点,聚焦每个时代的代表性美学思想家和著作,详细探讨,对于次要或二流的,可以选择略去、作为附注或作为背景补充。这种方法遵循唐代史学家刘知几的“略小存大,举重明轻”的原则,旨在突出精华,揭示中国古典美学体系和美学史的发展脉络。
在采用这种策略时,我们必须注意平衡“点”(代表人物和著作)与“面”(整个时代美学思潮)的关系,以及“点”与“线”(时间线索)的交织。每个时代的美学思潮,实际上都由那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思想家及其著作所体现。因此,我的选择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呈现中国美学的瑰宝和其历史演进。
本书是北京大学教授叶朗先生的名作,出版十多年来受到广泛好评,被许多大学选为教材。全书分为四篇:中国古典美学的发端、中国古典美学的展开、中国古典美学的总结、中国近代美学。论述的时间跨度为先秦至近代,内容涉及哲学、文学理论、诗歌、小说、戏剧、书画、园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