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20 06:4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3 13:41
在公元1826年的清道光六年,敦煌东千佛洞经历了一次重修,然而,历经160多年的风雨侵蚀,洞窟遭遇了严重的损坏。西夏至元代的壁画地仗遭受酥碱起甲病害困扰,占据了三分之一,窟檐也已全部拆除,泥塑造像的损坏程度超过一半。更为严峻的是,地震的威胁始终存在。
为了保护这座承载西夏民族艺术的珍贵遗产,甘肃省文化厅在1987年8月和1991年8月分两阶段投入专款进行挽救性修复。首先,他们对洞窟进行了加固和整修,修复了残损的泥塑造像,还开挖了水井以提供必要的维护条件。同时,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的专业团队针对壁画地仗的脱落和酥碱起甲病害进行了细致的加固和修复,修补了破损的部分,并对烟熏壁画进行了清洗,为壁画的清晰展示提供了条件。
在测绘记录方面,安西县博物馆与省考古研究所紧密合作,对洞窟进行了全面的测绘和记录,为后续的保护工作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支持。这些抢救性的保护措施,使得东千佛洞得以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其原有的风貌,为后世的研究者和参观者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东千佛洞位于甘肃安西县城东南90公里处桥子乡东南长山子北麓,洞窟开凿在干涸河谷,高约80米的东西崖壁上。西面为两层,东面仅一层。始创于北朝(公元386~534年)。唐、五代、西夏、元、清各代重修,逐渐形成规模较大的石窟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