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讲课明晰不仅要清楚地解释内容,还要具有组织讲授内容的能力_百 ...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19 06:0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2 10:11
讲授法的特点和条件
讲授法。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教学方法。它是教师使用最早的、应用最广的教学方法,可用以传授新知识也可用于巩固旧知识,其他教学方法的运用,几乎都需要同讲授法结合进行。
讲授法是使用最广泛的教学法,同时又是最古老的教学方法,尽管它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而在今天,仍有很广泛的使用价值。在运用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等种种教学方法时也不能完全脱离教师的口头语言讲授。讲授法,是以某种主题为中心有组织有系统的口头讲授,讲授法中包括讲解、讲述、讲演等不同的讲授形式,实际教学中,三者很难截然分开,常常交织在一起,混合使用。讲授教学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讲授教学要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进行传授;②讲授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是教学的主要活动者;③讲授中,学生是知识信息的接受者;④口头语言,是传递知识的基本工具;⑤教师要对讲授的内容做合理的组织。
讲授法有多种具体方式:
①讲述。侧重在生动形象地描绘某些事物现象,叙述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和概念,并从情绪上得到感染。凡是叙述某一问题的历史情况,以及某一发明、发现的过程或人物传记材料时,常采用这种方法。在低年级,由于儿童思维的形象性、注意力不易持久集中,在各门学科的教学中,也多采用讲述的方法。
②讲解。主要是对一些较复杂的问题、概念、定理和原则等,进行较系统而严密的解释和论证。讲解在文、理科教学中都广泛应用,在理科教学中应用尤多。当演示和讲述,不足以说明事物内部结构或联系的时候,就需要进行讲解。在教学中,讲解和讲述经常是结合运用的。
③讲演。教师就教材中的某一专题进行有理有据首尾连贯的论说,中间不插入或很少插入其他的活动。这种方法主要用于中学的高年级和高等学校。
在讲授活动中教师应掌握下列基本条件:①教师要熟悉并掌握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②教师讲授时,要引起学生足够的注意,使学生能注意听讲;③教师讲授的内容要富有启发性,有时要穿插使用一点其它教学方法,相互结合起来。讲授法不等于满堂灌,但讲授时,照本宣科,呆板生硬地向学生灌输,而且是一灌到底的,就是满堂灌,效果不好。④教师讲授的仪态端庄自然。教师讲授时,学生要专注,讲授当时的仪表就会给学生以重要影响。教师既不可举止生硬,也不宜手舞足蹈。态度要自然大方。⑤教师讲述的声音要清晰,音量适当,有抑扬顿挫,并富有情趣;⑥教师讲授的速度要适当。速度太快,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不易理解消化,速度过慢,则容易倦怠,分散注意力。重要问题要稍做停顿,给学生思考或记笔记的时间,简易的问题可以讲得快些,对一堂课快慢时间利用预先统筹计划安排。⑦讲授使用的语言,要能被学生所接受。要适合学生既有的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对新出现的术语,要先做好解释。讲述要有系统,有条理,逻辑严密,用词准确恰当。
讲授法(无论是讲述、讲解或讲演)的运用,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讲授内容具有科学性和思想性,观点与材料的统一。②照应教材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同时抓住它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语言要准确、清晰、简练、生动、通俗易懂,并符合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接受水平。③贯彻启发式教学精神并教给学生听讲的方法。④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的需要,与其他教学方法配合使用,并合理使用电化教育手段。讲授法有一定局限性,如果在运用时不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又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极易形成注入式教学。但不能简单地把两者等同看待。
传统讲授法课堂操作新探索
讲授法是“多灾多难”的。从它问世以来(国外17世纪、我国19世纪后期),直到今天,对它的批评、谴责,关于它的争论,从来没有终止过,这不是没有原因的。历史上的讲授法确曾存在过严重的缺陷和过失(如“注入式”、“填鸭式”、“满堂灌”),致使它在后来的岁月中,不断地改进自己。另一方面,讲授法从过去到现在,始终保持着应用广泛、盛行不衰的势头,也不是没有道理的。除了历史条件起作用外,讲授法自身固有的一些特征,是它赖以生存发展的主因。讲授法是优劣并存、瑜瑕互见的教学方法。
讲授的课堂操作
仅仅明了讲授法的利弊是不够的,还要恰切地确定讲授内容,否则,讲授教学还会发生偏差。
中小学各学科的知识都是成体系的,这个“体”是由若干“点”、“线”、“面”构成的,正所谓“竖成线,横成片”,如同一个立体几何形体。
点,即知识的基本单位。如:知识点、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线,即点与点的联系。如教材中的主线、副线和多线交织。
面,即若干点与线的集合。如教材中的章、单元、课、节和段。
大家知道,面面俱到、四面出击的讲授,乃是教学的忌;而以点带面,以简驭繁,方能达到教学艺术的理想境界。为此,讲授教学要着意处理好以下“三点”:
1、教学重点
依据知识的重要程度和对学生的不同要求,可把基础知识分为主要、必要和一般三类。主要基础知识,又称基本知识。它们在教材中经常出现,是目前和今后非常有用的知识,学生如不能很好理解,将后患无穷。所以这类知识当然应当成为教学重点。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前者比较,没有严格的界限,只是其重要性与要求程度要底一些,所以有的也可能成为教学重点,一般基础知识。对前两类知识来说,是辅助性知识,一般用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不能成为教学重点。
所谓教学重点,还有另一层含意,即指的是教材重点内容,如教材的重点章、重点单元、重点课、重点节和重点段。
由此可知,所谓重点是个相对的概念,它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某项重点知识和内容,对它的上一级层面而言,就是一个“点”;反之,对下一级层面来说,它又是一个“面”。
2、教学难点(包括疑点)
所谓难点,是指学生难于理解和掌握的某些知识和内容。难点的形成,一是教材的原因,二是学生认识和接受能力的限制。
教材之中,有的内容比较抽象,又没有提供足够的感性知识,有的内容比较艰深,没有用浅易的知识搭桥过渡,教学时需要复习有关的旧知识;有的内容比较复杂,教学时如不采取分解、化简和分散处理的方法就难以把握。此外,有的教学难点,同时又是教学重点。
3、教学关键点
所谓关键点,指教材中起决定作用的知识和内容,学生掌握了它,其他有关的知识和内容就能比较顺利地理解和掌握。常见的教学关键点,存在两种情形:
有助于解决重点的关键点,突破了它,突出重点的教学目的容易达到;有助于解决难点的关键点,突破了它,难点也就变得不那么难了。
牵牛要牵牛鼻子,作战要选择攻击点和突破口,做工作要把力量用在“刀刃”上,做人的思想工作要善于“开锁”,讲授内容的确定亦应如此。
讲授方法
讲授内容确定后,还要考虑选用适合的讲授方法。
各种教育学著作认为,讲授方法包括讲解法、讲述法和演讲法三种。各学科教学法著作,肯定并延用了讲解法和讲述法。现在看来,除了上述两种方法外,讲授方法有待增补。因为,讲授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要求和需要这样做。
1、讲解法
讲解法是教师运用阐释、说明、分析、论证和概括等手段讲授知识内容。讲解法是讲授的基本方法。
教师的讲解,要符合科学性和思想性要求,应避免出现知识性或观点性的错误。讲解的步骤、安排要合理,应该有较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切忌思路混乱,致使学生不得要领。教师的讲解,应力求做到言不繁,富于启发性,不可把话说尽,更不得信口开河。
2、讲述法
讲述法是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叙述、描绘和概述所要讲的知识内容。如,用形象具体的语言,描述事态情境;有声有色地讲述人、物、事、理;在教学之中,穿插使用某些政、文、史、音、美等百科知识;恰当地使用比喻、成语、名言警句等。
讲述法能够增强讲授的吸引力和说服力,能唤起学生的激情和想象,学生听课津津有味,学到的知识印象深刻,经久不忘。讲解法和讲述法,是两种互补互利的讲授方法。前者能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理智信念;后者能牵动学生的无意注意,增添融洽愉悦气氛。所以,它们在教学中,常常被交替运用或结合使用。学生听这样的课,觉得时间过得快,少有疲乏感。
3、引导法
引导法是教师运用简短精练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指导提示、启发诱导的讲授方法。引导法是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引导法的用处在于:诱发求知欲望,指引学习门径、活跃思维气氛,提示钻研线索,等等。
做父母的都会遇到这样的教育现象:小孩子遇事总爱没完没了地问“为什么”。有的父母对孩子的“智力火花”不理不睬,显然是不可取的。然而也有另外一种情形,有的父母愿意回答孩子的发问,但往往解答过细,帮助过分,结果抑制了孩子的求知热情,使之丧失了探索的机会和发现的乐趣。正确的处理办法应该是:父母用引导的方法,鼓励孩子自己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
4、点拨法
点拨法是教师采用直截了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指教指点、告诫订正的讲授方法,点拨法也是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当学生求通未得的时候,浅尝辄止的时候,遇到困难和障碍的时候,误入歧途的时候,教师适时予以指点订正,最能发挥讲授法的功效。点拨法与球类比赛的场外指导法很相似。球队参赛,教练的“临场指挥”、“面授机宜”十分重要,有时一个正确的部署,能立刻扭转比赛的局面。比赛规定的暂停时间有限,这就要求教练讲话不能过多,要击中要害。指出存在的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引导法和点拨法,并不是什么罕见的新方法,它们是广大中小学教师创造的两种灵活实用的教学方法,在中小学的自学、练习、评改和复习等课堂教学活动中经常被采用。所以,应该赋予它们正式的讲授方法的地位,并能恰到好处地应用在新知识教学之中。
适用范围
1、宜于传授基础知识
中小学生要学习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学习这些前人的间接经验,虽不排除某种创造性,但应以接受为主。学习的途径,一是听教师讲授,二是课内外的自学。综观中小学各学科和各年段的教学,不能不确认,听讲是第一位的,自学是第二位的。学生听教师讲授,即进行传授——接受式学习,是他们重要的学习门径。
2、适于班级教学
纵观中外教育史,班级上课制,长期以来是教学的基本形式。展望未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这种形式将不会发生较大的改变。而分组教学和个别化教学只是它的补充形式。进行班级教学,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及其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去讲授,不但节省教学时间,而且教学效益显著。
3、利于发挥教师的作用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肩负着教学的计划、设计、组织、讲授、辅导、批改和考查等项责任。这些工作都与教学质量的高低相联系。不过,其中有的在课外进行,有的并不多占课堂时间。而教师的讲授则不同,它要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知识讲析、思维启迪、思想教育、情绪感染、方法和语言的示范,因而比较集中地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讲授法存在以下局限:
(1)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应该是教师与学生、教材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信息传递,而讲授法只是师生间的单向信息传递。
(2)讲授不能替代自学和练习,讲授过多,必将挤占自学和练习时间,从而对教学质量发生不利影响。
(3)面向全体学生的讲授,很难顾及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原则难以得到实施。上述事实表明,讲授法的特质和局限,即相互对立又相互关联,二者相生相克,相反相成。使用讲授法,就要把握它们之间的临界和时限,防范误入歧途,乃致走向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