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18 21:0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01 00:05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可能会存在不同的观点,那么家长在教育孩子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是许多父母教育孩子时常说的话。然而,当孩子把米粒弄得到处都是、衣服系错了扣子或半天整理不好玩具时,父母是否能忍住不去帮助孩子呢?慢慢地,父母的手越来越长,他们开始插手孩子交什么样的朋友、如何与伙伴相处、学什么、将来要做什么等方方面面。他们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的上空,时刻监控孩子的一举一动,准备为孩子扫清障碍、解决问题,生怕他们走错路。
然而,父母可以为孩子做事,但不能替代他们的成长。他们越想填满孩子的未来,孩子就越无法达到他们要求的完美。教育专家孙云晓表示,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的,教育孩子是从改变自己开始的,“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这才是家庭教育的本质。”
2. 不要剥夺孩子发现的机会
杨先生在德国做访问学者期间,带着5岁的儿子在海滩上玩。他们旁边是一位德国妈妈,在躺椅上看书,而她的孩子却抓了一把沙子往嘴里塞。杨先生非常着急,提醒德国妈妈,但她却很茫然。“那又怎么样呢?”她说,等孩子尝过之后就知道沙子不好吃,自然也就不会吃了。
如果这是在中国,大部分家长会阻止孩子。家长告诉孩子沙子不能吃,或者孩子自己尝试后发现难以下咽,结论是一致的,但获得这个结论的方式却不同。前者,孩子得到的是父母判断后提供的间接经验;后者,孩子是通过亲身体验得到的直接经验。
孙云晓表示,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实践性是非常显著的特点。他们通过亲身体验才能明白许多道理,而父母应尽可能多地为孩子提供体验的机会。
3. 尊重孩子的朋友
孙云晓曾主持过一个调查,结果显示,80%的城市独生子女具有不同程度的攻击性需要。“这种攻击性需要并不一定是暴力的,比如打人骂人,而是说他们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容易忽略别人的感受、说话很刻薄、伤人,而他们自己并没有意识到,因为他们心里没有别人。”
儿童社会化过程的另一个特点是其群体性。也就是说,孩子是在群体的交往中长大的,再好的父母都不能替代伙伴。然而,对于独生子女来说,这却是一个难题。
4. 家长应成为旁观者而非主宰
孙云晓至今对一个葬礼记忆犹新。那是个16岁的北京女孩,多才多艺,会唱歌会弹琴,舞也跳得很好,只是学习成绩不好。她的愿望是成为一名幼儿教师,但父母却坚决不同意,不断地跟女孩强调,“只有考上大学才有希望。”
父母托关系花重金把女儿送进了一所重点高中。高二的时候,女孩因为会考成绩有两门不及格,在家里自杀了。这件事给孙云晓很大的触动。女孩虽然可能考不上大学,但父母要是放手让她发展自己的兴趣,这个孩子可能会活得很快乐。
“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现行的教育体制。”孙云晓说,目前,我们的教育评价标准单一,家长往往有“成就焦虑”,好像孩子上不了重点,一生就完了。孩子因此被逼得更加恐慌,“这个痛苦的结让家长和孩子不断地互相折磨。”
根据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人的智能至少可以分为8个范畴,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而传统意义上的学校一直只强调学生在逻辑-数学和语文(主要是读和写)两方面的发展。
孙云晓认为,孩子的成长是有规律的,教育同样也是有规律的。家长们可以为孩子报兴趣班、课外班,但与认识多少英语单词、会弹多少曲子相比,更重要的是发现孩子的兴趣,“童年时代强烈的兴趣可能是孩子潜能优势的体现。”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更应该是个旁观者,而非他们的主宰。”孙云晓说。
家庭教育小贴士:
1. 谨言慎行。父母教育孩子时,应宽容孩子的胡说八道,要有足够的肚量和理解力。如果孩子的做法与预想不同,哪怕认为他是在闯祸,开口时不妨慢一点,想想这是不是在干预他。
2. 小家变大家,独养变群养。一个小区的独生子女家庭可以考虑组成互助组,3个以上但不要多于5个,让他们一起吃饭一起游戏,甚至在一张床上睡觉,孩子们的问题让他们自己解决,家长不要参与。
3. 儿童时代是延迟满足训练的最佳时期。不要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要让他们学会等待,懂得节制,没有延迟满足的训练就难以有自制力,而没有自制力就难以有幸福的人生。
4. 关注孩子的成绩不能不关注他们的学习能力,而学习能力是由感觉动作、听知觉和视知觉三大功能决定的。明智的父母会让孩子多运动多游戏,并以此带动孩子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
5. 培养孩子发展某种特长必须以潜能和兴趣为前提,无潜能则无基础,无兴趣则无动力。父母的兴趣未必是孩子的兴趣,父母的特长未必是孩子的特长。逼迫没有音乐耳朵的孩子成为音乐天才,就像要让石头开花一样难以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