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18 19:10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2 12:51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刚刚过完74岁生日的慈禧因操劳过度病倒。尽管她自己认为病情会慢慢好转,但这位经验丰富的老太后还是意识到了危险性,假如发生不测,大清国的又该何去何从呢?
这个时候的大清眼见就要倾覆,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但让慈禧担心的还不是这个,而是朝廷中的各种蓄势待发的矛盾。这些矛盾中有的是满汉矛盾、有的是宗室矛盾,几股势力在台下蠢蠢欲动。
当时,皇族各派势力围绕皇位、皇权展开激烈的争夺。恭亲王溥伟积极活动,谋取帝位。更为惊人的是,有消息称:“袁世凯准备废掉光绪,拥戴奕劻的儿子载振为皇帝。”一时间,山雨欲来风满楼。外间传言尽管不可信但慈禧还是意识到了一种可怕的厄运。
为了控制局面,以防不测,慈禧强打精神,拿出她往日的干练与雷霆不测的手段,果断采取两项有力的措施:一是支开奕劻,令他前往东陵,验收自己的晚年吉地;二是把段祺瑞的北洋第六镇官兵全部调离北京,同时,把铁良统辖的北洋第一镇旗兵调进京城接防。
支开奕劻后,慈禧立即召见了世续、那桐、张之洞等人,商议嗣统问题。十一月二十日,慈禧太后颁布懿旨:“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著在宫内教养,并在上书房读书。”
二十日早晨,奕劻返回京城,皇位继承之事已定,木已成舟。奕劻尽管心有不满,但摄于慈禧的威力,最终也只能承认事实。慈禧趁着奕劻在身边,当时就下谕召见载沣、世续、张之洞、袁世凯、鹿传霖等重臣进行托孤,立即把她立储的计划彻底付诸实施。
从立储一事上来看,慈禧太后害怕奕劻与袁世凯联手。可是后来的事实告诉我们,慈禧死后,奕劻和袁世凯这对利益同盟依然把持朝政,并最终将大清带向了灭亡。那么我们要问,慈禧这么一个精明的女强人,为何临终前没有将他们除掉或是彻底革职呢?
不是不想,而是不能。慈禧很清楚,以当时的局势,大清国离不开奕劻、袁世凯这样有能力、有历练的人物。很多人对奕劻的印象并不好,只是看到了他贪污受贿的一面。实际上,奕劻并非是等闲之辈,他凭借多年的外交实践阅历与丰富的宦海经验,到宣统朝时,他已经是清政府须臾不能离开的人物。
奕劻长期主持总理衙门的外交与洋务工作,政治经验丰富而老道。尤其是他于光绪二十九年成为领班军机大臣主持内政外交工作以来,各省督抚几乎全成为他夹袋里的人物,政治势力雄厚,人脉关系错综复杂,树大根深,轻易撼动不得。
袁世凯就更不用说了,自光绪二十一年在天津小站练兵后,便成了天下闻名的人物。戊戌变法后他紧紧依附慈禧,义和团运动期间他坐镇山东,成为京师与东南督抚之间的沟通桥梁,其后,他又联成新军北洋六镇,实力雄厚,左右逢源。
政治较量往往就是各派背后实力之间强弱的比拼。载沣虽然贵为未来新皇帝之父,又有慈禧太后临终钦定的监国大权,但他毕竟年轻无历练,无根基,与奕劻、袁世凯不可同日而语。这一点,慈禧看得是很明白的,所以她在临终前,将以奕劻为首的诸老臣叫到身边,指着载沣,叫他们看在她多年眷顾他们的份上,好好辅佐载沣执政。
就这样,在大清王朝最危急的最后数年里,奕劻、袁世凯等人因为身份、地位、资历和官场实力,最终成为了慈禧太后钦命的新朝顾命大臣。安排好了这些以后,慈禧又果断地做出两个重要决定:
一是毒死光绪,彻底解决长期纠缠自己的最大身后问题,让自己的政敌光绪走在自己的前面;二是将醇亲王载沣3岁的儿子溥仪立为皇帝,宣布载沣为监国摄政王。
安排完这些事后,慈禧的病情明显加重了,她知道自己大限将至,遂命起草遗嘱,把权力交给了载沣和隆裕太后。十月二十二日,慈禧卸下了千斤重担,丢下她依依不舍的皇权,龙驭上宾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2 12:45
确实,慈禧是一个老练的政治家,即使是最后几天也是深谋远虑,操控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