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时空的对话:福克纳与莫言比较研究商品描述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19 14:2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2 06:25
在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以“约克纳帕塔法”世界闻名的美国作家福克纳去世20年后,中国文坛在20世纪80年代迎来了一颗新星——莫言,这位山东高密出生的作家以其“高密东北乡”作品闻名。尽管他们身处不同时代、地域,但两位作家在创作上存在着令人瞩目的相似之处。本书旨在从文学道路、文艺思想、创作主题、人物塑造和特色等方面,对福克纳与莫言进行深度的平行比较研究,探讨他们的共通之处与独特差异,试图评估他们的文学价值。
作为“武汉大学外语学院博士文丛”之一,研究者们注意到莫言创作中福克纳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他们不仅关注福克纳对莫言的直接影响,还探讨了他们在不存在影响领域的相似性。福克纳和莫言不仅在国内受到尊崇,他们的作品也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关注,福克纳在中国被视为文学巨擘,莫言在美国随着翻译家葛浩文的推动而逐渐受到青睐。
本书结构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绪论回顾了两位作家在中国和美国的译介和研究情况,指出福克纳作品在中国的广泛翻译与研究,以及莫言在美国的学术关注度。研究者们引用了多位学者的成果,阐述了本书的研究目标和方法,强调历史方法与批评精神的结合,以及文本分析与社会学视角的融合。
正文部分详尽对比了两位作家的创作过程、文艺思想,如他们对故乡的复杂情感,作品主题的变化,以及人物塑造的异同。章节中还深入探讨了他们在“恶”、亲情、爱情和家族历史叙事中的表现,以及死亡主题的处理。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比较了他们的硬汉、军人、女性角色和恶棍形象,揭示了他们独特的创作理念和文化影响。
在创作特色对比方面,分析了他们在想象力、诗化倾向、小说结构和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异同。尽管他们在某些方面表现出相似的创造力,但也有各自的独特风格和不足。结语部分总结了全文的讨论,对两位作家的文学价值进行了评价,指出他们在各自领域的贡献与局限。
本书通过深入比较,不仅揭示了两位作家的共同点和差异,还促进了中西方文学的交流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