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19 13:5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9 17:14
万翠美术馆位于关西兵库县,于昭和62年开始施工,至平成2年开馆,在业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其藏品范围之广,藏品之典型,在日本具有一定影响力。
淡 路 城
淡路城牌
现当代中国书画收藏迎来新的东渡期,且藏家们的收藏越来越走向系统性和整体性,而且,古而有之的收藏情怀,只增不减。更随着当下交流潮之影响,美术馆不再是冰冷的机构,而是越走越近,与画家之间的交谊,更是令生出别样的笔墨火花。东京中央11月25日为您呈献【万物扶疏——万翠美术馆旧藏】专场,当中包括一众名家作品,如李可染、吴昌硕、刘海粟等,邀您共赏。
李可染与日本的不解之缘
李可染生前,他的作品跟徐悲鸿、傅抱石、潘天寿等七人的作品一起,被纳入国家一级管理范围,“一律不准出境”。只有极少数的李可染作品在海外美术市场上流通。李可染来访日本两次,据资料显示,第二次来日时,于高岛屋举办个人画展,仅有八十二幅作品传入日本。在日本,若不是大人物,都买不到李可染之作。
1983年李可染在富士山
1980 年代、李可染画室「师牛堂」,中间为平山郁夫先生
李可染第一次在国外举行个人展览,便是在日本高岛屋——1983 年,为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五周年,李可染应中日友好协会、中日文化中心和朝日新闻社邀请,出访日本,在东京、大阪高岛屋举办《李可染中国画展》,展出代表作共八十二件,出版画展图录。
李可染在日本首展现场
美术馆收藏作品,本身就讲求画家于美术史上的地位,以及作品的代表性。李可染作为在中国和日本“辨认度”如此高的艺术家,自然在万翠美术馆积极收藏研究的艺术家之中。万翠美术馆先代馆长,经常邀请中国现代艺术家来访美术馆访问,举行展览。
在东京中央拍卖香港三周年,曾为诸位推出李可染在八十年代名震东瀛时,被万翠美术馆所收藏的代表作:《千巌竞秀万壑争流》、《秋声图》,而这次淡路城万翠美术。馆馆主,为东京中央拍卖香港五周年庆典,特再次释出两件作品《山静瀑声喧》和《牧牛图》。
李可染在写生
《山静瀑声喧》较之李可染在中国最大名气的红色题材,从古人处吸收笔墨精华的浓黑风格的山水,结合写作中的细心观察,画面充满文人气息更充满时代感,极具代表性。李可染写生的老照片中,便可见此景色,真实记录了他将自然风景变为画幅上的诗意的过程。
LOT412局部(在主体的处理上,浓笔堆墨,层层积染,塑造雄浑之势)
传统山水画里,画面上下总会有大量留白,然此作构图截去峰峦与坡脚,拔高视角、拉伸视野,彷佛以凌空姿态观山,也迫使观者的视线集中于山体,加强视觉冲击力。这样的构图源自于李可染先生对素描及油画的研究,也使得他后期大胆的将线性笔触结构转变为团状墨块,将明暗法引入到山水画之中。
LOT412局部(近景虽于画面所占比例较小,却明显经过了悉心的拾掇)
在主体的处理上,浓笔堆墨,层层积染,塑造雄浑之势。同时,近景虽于画面所占比例较小,却明显经过了悉心的拾掇,以浓淡笔墨区分树木的前后关系,精心的对空间排布作了处理。观其构图及笔触可推测此画为李可染先生熟成之作。
李可染 山静瀑声喧精彩赏析
Lot426
李可染(1907-1989) 山静瀑声喧
戊辰(1988)年作
设色纸本 立轴
68 × 45 cm 约2.8 平尺
HKD 800,000 - 1,200,000
RMB 704,000 - 1,056,000
来源: 万翠美术馆旧藏。
万翠美术馆旧藏中国书画赏析
Lot 411
刘海粟(1896-1994)苍松图
设色纸本 镜心
97 × 180 cm 约15.7 平尺
HKD 100,000 - 250,000
RMB 88,000 - 220,000
来源: 万翠美术馆旧藏。
Lot 425
刘海粟(1896-1994)红梅图
乙丑(1985)年作
设色纸本 立轴
151 × 71 cm 约9.6 平尺
HKD 100,000 - 200,000
RMB 88,000 - 176,000
来源: 万翠美术馆旧藏。
Lot426
李可染(1907-1989) 牧牛图
丁卯(1987)年作
设色纸本 立轴
67 × 4 6 cm 约2.8 平尺
HKD 500,000 - 800,000
RMB 440,000 - 704,000
来源: 万翠美术馆旧藏。
Lot427
刘海粟(1896-1994) 牧牛图
乙丑(1985)年作
设色纸本 镜心
137 × 6 8.5 cm 约8.4 平尺
HKD 100,000 - 180,000
RMB 88,000 - 158,400
来源: 万翠美术馆旧藏。
Lot 431
吴昌硕(1844-1927) 行书大至北行诗
乙丑(1925)年作
纸本 手卷
41 × 150 cm 约5.5 平尺
HKD 500,000 - 600,000
RMB 440,000 - 528,000
来源: 万翠美术馆旧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