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18 14:4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2 19:42
在唐代,诗人刘禹锡在其作品《机汲记》中描绘了筒车的景象,而杜甫也有“连筒灌小园”的诗句,展示了筒车在农业灌溉中的实用价值。据《太平广记》记载,唐朝早期,寺庙僧侣通过木桶相连的方式,从井中抽取水来浇灌园林。
陈廷章在《水轮赋》中详细描述了筒车的工作原理:“水能生利,水轮巧妙地形成。它升降之间,服务于农夫,随匠人安排而转动。起始如电闪般迅疾,随后随风旋转。虽在河畔破浪无声,却在水面斡旋,整夜都有水声。”
宋朝的梅尧臣在《水轮咏》中赞美筒车:“孤轮带动寒水,这是农夫们的自给自足。随着水流旋转,它位置虽高,但仍能倾泻。”宋太祖也下令在晋王邸制作筒车,以金水河之水灌溉池塘。
李处权的《土贵要予赋水轮》进一步展现了江南地区筒车的精巧设计:“水轮无需人工,智者创制出的工具真乃大巧。一轮带动十个筒,循环往复,永不停歇。”元代王祯在《农书》中对筒车进行了详尽的记录,并配有图示。
到了明朝,王临亨在《粤剑编》中记载,筒车设计巧妙,每辐装有一个水筒,随着轮子转动,水自动注入水槽,适应不同高度的农田灌溉,甚至三四丈高的田地也能灌溉,无需人力介入。
中国历史博物馆根据陈廷章和王祯的作品,复原了筒车,它是一种利用水力驱动的实用灌溉工具,筒上竹筒的升降,实现了水的高效传输。
徐来军的《调笑令》以幽默的方式描绘了筒车的工作场景,形象地展示了它在灌溉过程中的不间断运动,以及对农田作物的滋养作用。
筒车(chinese noria)亦称“水转筒车”。一种以水流作动力,取水灌田的工具亦称“水转筒车”。据史料记载,筒车发明于隋而胜于唐,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这种靠水力自动的古老筒车,在家乡郁郁葱葱的山简、溪流间构成了一幅幅远古的田园春色图,为中国古代人民杰出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