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19 23:1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1 19:14
能源计量基础1. 能源计量是通过测量手段确定能源消耗的过程,其内涵包括对能源产生、转换和使用全过程的精确度量。它具有测量对象广泛、方法不断发展和结果具有功利性的特性。
2. 能源计量的外延性体现在覆盖各类能源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以及不同领域的综合应用。
3. 发展过程的活跃性指能源计量技术随着科技进步不断更新和改进,以适应能源行业的发展需求。
4. 动态性体现在测量方法随着科技发展,如新型传感器和智能设备的引入,计量手段不断优化。
5. 边缘性意味着能源计量研究与传统科学领域交叉,涉及边缘技术和新兴领域。
6. 综合性体现在能源计量的对象包括多种能源形态和设备,涉及多学科知识和方法。
7. 功利性强调了计量结果对能源管理决策和节能减排目标的直接影响。
8. 互补性指不同能源计量结果可以互相补充,提高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9. 计量单位具有统一性和可比性,如实物量单位和能量当量单位等。
10. 实物量单位如千克煤、千瓦时,当量单位如吨油当量,等价单位如标准煤等。
11. 理论依据包括热力学、能源转换效率理论等,如热平衡和火用平衡原理。
12. 能源分类计量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管理各类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3. 准确的计量是履行环保协议如《京都议定书》的关键,因为它支持减排目标的量化和追踪。
14. 能源计量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大影响,通过数据支撑,实现资源有效利用和经济效率提升。
15. 用能设备能效指标的能源计量是评估设备性能和节能潜力的基础。
16. 能源是自然界中的各种形式能量,如化石燃料、水能、风能等,按性质和来源分类。
17. 准确计量对于企业节能减排和国家能源政策的实施至关重要。
18. 能源计量是企业节能工作基石,通过数据驱动管理,降低能耗成本。
19. 我国企业的能源计量现状需关注和改进,以适应国内外监管要求和环保目标。
20. 能源计量任务包括数据采集、分析和应用,以支持节能减排和资源优化。
21. 节能监测作为能源计量的实践形式,通过定期检查和评估,确保计量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2. 强制性条款确保了用能单位对能源计量的重视和规范要求的落实。
23. 新标准与旧标准的主要差异在于技术更新和管理要求的提升。
24. 适用范围明确涵盖各类用能单位,强调了计量器具的全面配备。
25. 引用的规范性文件内容涉及计量标准、管理规定和实施指南。
26. 能源计量器具是用于测量和监控能源消耗的专用设备。
27. 配备率指标衡量单位设备的计量器具覆盖率,反映管理的严谨性。
28. 次级用能单位和主要次级用能单位的区别在于管理层级和能源使用的重要性。
29. 计量范围涵盖标准中定义的各类能源和设备。
30. "能源分类计量"强调对不同能源类型的单独和综合管理。
31. 分级分项考核要求确保每个用能单元的计量满足特定目标。
32. 便携式仪表在重点用能单位的配备是为了实时监控和调整能源使用。
33. "用能单位加装能源计量器具"作为首要规定,体现了管理的首要性。
34. 主要用能设备的确定基于能源消耗的重要性和集中管理的需求。
35. 能源计量器具准确度等级要求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精度。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了与能源计量相关的问题。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能源计量基础,主要内容包括能源计量的定义、特征、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等;第二部分是对强制性国家标准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进一步深化介绍;第三部分为主要的常见能源计量器具选型注意事项。本书可供广大用能单位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和能源计量人员参考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