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20 13:04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2 19:50
一、心中心法共有六印,当依次修。每印坐两小时为一次,计八次,为第一印圆满,然后再请第二印,每次必默求诸佛菩萨金刚护持我,使我六印圆满,不致中途停顿。因第六印为最要,非福德全者,不易承当也。 二、修时,第一结印,在两小时内,无论如何,手印不得散放。第二持咒,口勿停,不可说话,不必出声,唇要微动。第三心勿外驰,如觉知妄念起,立刻勿理,不可压制(此亦妄心也)。不可随之流浪,妄上加妄也。我只一切勿著、勿理,亦勿恨妄念之来,亦勿喜意念之空,一概勿理。坐得好,坐得勿好,均是进步。以不在坐上见功,而在下座后,自然有不可思议之效力。 第一印第一座(即第一次)为开山第一斧,功力最大,无论如何,必坐足两小时,或多过几分钟。所以咒不熟极(三四日后),不得遽坐,恐因坐而妄忆也。第一印为诸印之首(两手共有一万六千余印),诸印之王,诸法之母,十分重要。手或酸痛,是业障出来,要生欢喜心,从此三恶道永断。必证菩提,故名菩提心印。前三印为证体,为得定,为拔根之无上法门。后三印为起用,为开慧,为永离三恶道之无上捷径,故必郑重。 三、可坐在床上,坐时忌背后有风,前面受寒气。腿在秋冬凉时要盖好。饱后勿坐,要隔两小时。亦勿太饿(君自酌定),又气恼时切勿坐,待气平再坐。下座勿急,两腿稍舒再下座。隔六七分钟再大小便(此可先便)。打七或九座后,忌有房劳,平日一座勿忌,但必隔离四小时。又病时与过劳后勿坐。 四、坐时手臂或两腿酸痛,即是有风,正是出病之时。只要忍到勿痛时,其病即除。座上肚胀,舒气,出下气,均是好象,切不可摒止。所以座要高六七寸(不定,以各人舒适而定)。两腿右压左,交叉在垫子之下,如能单趺两小时者听任,但必后高,勿许平坐,双趺者平坐,后面忌高。如不能连续双趺两小时者,切勿双趺。因中途不能散印也。又不许挂脚坐。至于有老病之人,旧病往往因坐翻出,是好不是坏,切勿疑而中止,亦勿贪坐而过劳,功夫进于不疾不徐之间也。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2 19:50
要抄写佛经,那么就要停止吃荤腥烟酒等气味刺鼻的饮食,抄经前洗手漱口,找干净纸,规矩地抄写,字迹勿要潦草。佛教讲“万法唯心造”。您要用心去抄经,用心去体会,这样才会在抄经之中,得到利益,不然就成了复印机了,只是做表面,没什么实意。也切勿急躁,心平气和慢慢写。经中有很多术语,您暂时还不了解。不急,仅先做到恭敬,就已经入了门道。祖师常言:一切法需从恭敬中求。既是此理。
抄写完后,要记得放置于洁静处,自己保存。不可随意乱丢,或置于不净处。这是对经文的恭敬心,也是在为自己和众生积德。因为经已成文,便是世间最要紧的 救世良药,随意丢弃亵渎,等于是断了众生的解脱之道。所以您看那些修行人或出家人,看到经书,都要礼貌地跪拜,得要有这样的至诚恭敬心才行。
抄写经文的时候,又不可依文解字,从而曲解经意,这样可能给您自己带来一些不必要的心里负担,或对佛教造成误会。《坛经》严格来说不是佛经,还是先抄写《金刚经》,然后抄写《地藏经》,切记不可求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