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那么清新的日语表达被林少华翻译得那么华丽,真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11 14:1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4 10:02
林:三十七岁的我坐在波音747客机上。机体穿过厚重的雨云,向汉堡机场降落。十一月的冷雨将大地染成阴沉,地勤工、机场旗、BMW广告板等,一切看上去如同佛兰德派画的背景。
(《挪威的森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全书第一段)
“赖”:我今年三十七岁。坐在波音七四七的机舱里。飞机穿过乌云,准备降落在汉堡机场。十一月的雨湮着大地。机场整修工、旗帜、BMW广告牌,一切看起来像是法兰德斯派画的背景。唉,又是德国。
(文摘自网上流传的敦煌文艺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pdf,书版权可疑)
赖:我三十七岁,当时正坐在波音七四七的机舱座位上。飞机穿过厚厚的雨云下降,准备降落在汉堡机场。十一月的冷雨,染黑大地。维护人员、机场旗、BMW广告招牌等,一切看起来都是法兰德斯派阴郁画的背景。要命,我又来到德国了。
(摘自台版《挪威的森林》,赖明珠译文)
村:我三十七岁,坐在波音747的座位上。飞行机在雨云中穿行,降落在汉堡机场。十一月的雨,将大地染成暗色。维护人员、机场旗、BMW广告招牌等,一切看起来都是法兰德斯派阴郁画的背景。又要来到德国了,我想。
(日文原文)
若懂日语,只需看最后一句
又要来到德国了,我想。
三者译文对比,高下立判。
2016.4.18
追加感想:以村上处女作《风の歌を聴け》为例,林少华与赖明珠在书名翻译上显出差异。林译为《且听风吟》,赖译为《听风的歌》。从日文原文标题“风 歌 听”来看,林译更为忠实且巧妙运用中文四字成语。而赖译则直接译出日语词序,中文读来稍显生硬。林译“且听”巧妙传达出“聴け”中命令意味,简洁而朗朗上口。书名译法之外,第一句翻译也体现出两者的差异。林译多有发挥,既忠实于原文又巧妙传达语气,易于理解。相比之下,赖译虽忠实但稍显直白。林老师在翻译村上作品时,力求平衡“信达雅”,虽不完美但追求原作神韵。翻译质量参差,但林老师在中国传播村上作品的功绩值得尊敬与感谢。
2016.4.24 更新
几个月前写的答案突然获得大量赞,对此深感惶恐。
补充感想:《挪威的森林》作为林译村上的早期作品,确实存在一些过度加工之处。林译追求“雅”,但有流于媚俗之嫌,略显八十年代文青风格。以村上原文“细かいところをわざとゆっくりと弾いたり、速く弾いたり、ぶっきら棒に弾いたり、センチメンタルに弾いたりして”为例,林译为“细微之处她刻意求工,或悠扬婉转,或神采飞扬,或一掷千钧,或愁肠百结”。三者原文意思相近,但林译加入大量成语,使语言稍显生硬。实际上,村上作品风格简洁清新,林译在某些处理上略显过犹不及。但观察到林老师在后续译作中对此有所改进,渐入佳境。
风格“雅”与否是主观喜好问题,而“信”作为翻译的基本原则则不容忽视。误译和漏译是客观硬伤。在比较中,林老师的译作在“信”的基础上做得更好,漏译和误译相对较少。以《挪威的森林》开头几段为例,林老师处理更为准确,保留了原文的连贯感和画面感。林老师在翻译村上作品时追求平衡,虽有不足,但在传播村上文化方面功不可没,值得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