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11 14:1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4 19:45
职业倦怠,一种对工作产生深远影响的负面情绪,它源自工作负荷过大、缺乏控制、报酬不公等多方面的不匹配。Maslach和Leiter在1997年的工作匹配理论中揭示了这种倦怠的根源,认为工作与个体在六个关键领域的不匹配——如工作负荷、控制、报酬、社交、公平以及价值观冲突——会加剧职业倦怠的形成。消除职业倦怠对于维持员工稳定和提高工作效率至关重要。
针对职业倦怠,个体干预策略包括认知调整,理解自身能力和机会,避免过高期望导致的倦怠;积极解决问题,而非逃避;以及通过归因训练,将问题视为可控因素,增强自我决定感。此外,表达意见、改善工作环境、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也有助于抵抗倦怠。
组织层面的干预则更侧重于管理层面的改变。例如,明确任务分配和角色,给予建设性反馈,鼓励员工参与决策,公正评价员工绩效,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发展机会。这些措施能有效降低员工的职业倦怠情绪。
总的来说,处理职业倦怠需要个体与组织的共同努力,通过调整工作匹配、提升认知、提供支持和反馈,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的干预和减轻职业倦怠的困扰。尽管答案尚未完全明确,但这些策略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指导。
职业倦怠(burnout)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最早由F reudenberger 于1974 年提出, 他认为职业倦怠是一种最容易在助人行业中出现的情绪性耗竭的症状。随后M aslach 等人把对工作上长期的情绪及人际应激源做出反应而产生的心理综合症称为职业倦怠。一般认为, 职业倦怠是个体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 是个体伴随于长时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 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