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17 07:2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3 06:06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中医称之为“胸痹”、“心痛”,是目前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发展至后期即进入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阶段,这是由于慢性缺血等因素,使心脏作功能力减退,失去代偿能力,心输出量下降,不能将回心血量充分排出,静脉回流受阻,使脏器供血不足,不能满足机体新陈代谢需要,而静脉系统瘀血压力升高,同时神经内分泌系统激活,过度分泌儿茶酚胺和炎症介质,加重了循环系统的功能紊乱,从而出现血液动力学功能障碍和神经内分泌激活、失代偿等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中医称之“心悸”、“怔忡”、“咳喘”、“痰饮”、“水肿”、“瘀血”、“心痹”等病证。
中医认为冠心病病位在心,但其整个病变过程与肺、肝、脾、肾诸脏密切联系,病理基础在于心脉不通,瘀血阻滞,脉不通则血不流,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内皮细胞功能紊乱而致管腔狭窄,血管痉挛,造成心肌缺血缺氧。在这一点上中西医的认识颇为一致。中医认为心脉不通的原因,固然由于瘀血、痰浊、气滞而痰瘀、气滞的产生,又是长期以来脏腑功能失调的结果。当气滞、痰浊、瘀血交相互应,互为因果时,阻闭心脉,气血不能正常流通,则出现“不通则痛”,或其疼痛不甚,较为隐匿,时发时止,较为频繁,长年累月,由实变虚,久病必伤气血,而致心力衰竭。
心藏神,生血脉,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病变部位仍是心脏,甚发病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此时人体气血阴阳皆存在不同程度亏损,即《内经》所谓年过半百,阴气自半,故心阳,心气亏虚,心阴心血不足,是构成心力衰竭的病理基础。心之阴阳气血不足,与气虚血瘀,血脉不通密切相关。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阳气不足则无力推送血液;阴血不足,则血行也不利,故“阳虚者血必凝,阴虚者血必滞”。心与他脏关系密切,例如心肾阳虚,心病及脾,心肺两虚。肾主元阴元阳,主通调水道,元阴虚则累及心阳亦虚;肺主一身之气,肺气虚,影响到心气心阳,至心气不足,心气虚,不能温养心脉,造成心悸、喘息、水肿、瘀血等症。这一点与西医的认识也相同,心功能不全循环功能减退,引起低血压,造成各脏器组织灌溉不足,发生急性或慢性缺血、缺氧;心功能不全还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交感神经系统,能量代谢系统,儿茶酚胺,炎症介质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质分泌增多,引起其他脏器功能紊乱甚至衰竭。例如影响到肺、脑、肾、胃肠等脏器,引起心脑、心肺、心肾综合征,胃肠道因缺血缺氧导致胃肠功能不全等。
病机分析:
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根本原因在于本虚,在此基础上,外邪反复侵袭,痰饮壅肺,肺失宣降,水溢泛滥,水道不通,气化失常,过多滞液不能回流,溢于脉外而发为水分,引起水肿。气血水相互胶结,产生瘀血,血瘀阻滞脉络,导致水液运行障碍,又可阻闭卫气营血的运行,使气虚、脉弱,造成血行无力,脉络瘀阻,日久心气、心阴、心阳均虚弱,发展成心力衰竭。
中医“心积”、“心水”与慢性心力衰竭相当,所谓“气分”实则营气气机升降出入运动与气化失常,涵盖了神经激素激活,心室重构,心脏扩大,心功能逐渐减退的病理过程;所言“血分”涵盖了血流动力学的病理改变,血管舒缩功能异常使心脏负荷加重。中医对心衰的认识与现代医学所揭示的心衰病理生理变化相一致。
1、气血亏虚:胸闷、心悸,劳累后加重是常见症状,心脉瘀阻,复感外邪,思虑劳倦,六淫外邪等诱因,使营血运行不畅,血脉瘀阻加重;亦可因阳气虚衰,不能温养心脉,心阳不振而心悸;也可因阳虚不能制水,饮邪上犯,使心悸不安;久病体弱,心血不足,心失所养,神不潜藏时亦可发生心悸;肾阳亏损,阴虚火旺,心火妄动,也会心悸。
2、血瘀水停:心气不足,血行无力,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虚则血瘀;血脉瘀阻,津液不能回流,血溢脉外则发为水分,引起水肿,肿胀自下而上,凹陷而难起,称为阴水,与心、肺、脾、肾诸脏虚损皆有关。由于中阳不振,心脾阳虚,气不化水,致下焦水湿泛滥,所以下肢肿胀甚,纳差便溏,脘腹胀满,而肾阳衰弱则水气内盛,水肿腰以下为甚;肾气虚弱,肺失啸降,膀胱气化不利,小便量少,则进展为水肿。
3、心病及肺脾肾肝,致功能失调:心衰首先累及肺,继而肝、脾、肾均可涉及,所以心、肺、脾、肝、肾功能息息相关。咳嗽不仅限于心肺,五脏六腑皆可致喘,心衰后期各脏腑功能均可出现功能失调,甚至衰竭。
辩证论治:
活血化瘀是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同时也是胸痹心衰的病机之一,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但是必须与辨证论治紧密结合,才能进一步提高疗效。
心衰的急性期以治标为主,在慢性期则以标本兼治,或以治本为主,主要症候分述如下:
1、心阳虚
[证候]:心慌、胸闷、心悸,劳累、遇寒、感受外邪则加剧。舌苔薄白,脉细数或结代。
[治法]:益气温阳,活血化瘀
[方药]:太子参15g 制附子10g 桂枝10g 白术15g 柏子仁15g 丹参15g 川芎8g 红花10g。
2、心脾阳虚
[证候]:心悸、气短,日常活动即感气促,动则加剧,腹胀纳呆,恶心欲吐,下肢浮肿。苔白腻,脉细数结代。
[治法]:健脾温阳,益气活血
[方药]:太子参15g 党参25g 茯苓15g 白术15g 炙甘草6g 米仁30g 桂枝10g 车前草20g 丹参20g 桃仁6g 红花10g 川芎8g 冬瓜皮15g
3、心肾阳虚
[证候]:心悸气促,畏寒肢冷,尿少浮肿,乏力纳呆,颜面口唇未紫,唇舌紫暗,苔白,脉沉细弱。
[治法]:温阳利水,益气活血化瘀
[方药]:太子参15g 制附子10g 茯苓15g 白术15g 生姜6g 桂枝10g 泽泻12g 车前草20g 生黄芪20g 丹参15g 川芎8g。
4、气阴两虚
[证候]:心悸怔忡,头晕目眩,气短乏力,口干舌燥,失眠盗汗,舌质红,苔少,脉细数,结代。
[治法]:益气养阴,行气活血
[方药]:人参12g 麦冬12g 五味子10g 炙甘草6g 生姜6g 生地黄10g 阿胶10g 丹参15g 生黄芪20g。
5、气虚血瘀
[证候]:心悸怔忡,胸胁作痛,脘腹痞满,咳嗽气短,两颧暗红,口唇青紫,浮肿尿少,静息时也感胸闷气促,舌质紫暗,脉涩或弦,结代。
[治法]:益气活血化瘀
[方药]:党参15g 丹参30g 川芎8g 赤芍10g 红花10g 延胡索10g 生黄芪25g 制香附10g 桃仁9g 柴胡10g 枳壳9g
6、痰饮阻肺
[证候]:心慌气短,咳嗽气滞,端坐呼吸,咳白痰或泡沫液痰,腹胀纳呆,精神不振,尿少浮肿。舌质泻肺利水,行气化瘀,止咳平喘
[方药]:葶苈子15g 大枣10枚 炙甘草6g 姜半夏10g 五味子9g 炙麻黄6g 杏仁9g 沙参10g 党参15g 生黄芪20g 丹参15g 桂枝10g 泽兰12g
7、阳气虚脱,阴阳俱衰
[证候]:心悸气喘极为严重,呼吸急促,鼻翼煽动,张口抬肩,烦躁不安,面色青灰,或神志淡漠,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肢体水肿,舌质淡白,脉沉细欲绝。
[治法]:回阳救逆,益气固脱
[方药]:人参10g 制附子10g 桂枝12g 麦冬15g 五味子15g 龙骨30g 牡蛎30g 炙甘草9g 山茱萸30g 丹参15g 葶苈子15g 泽泻1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