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了解DSD及DTS格式的相关疑问解答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17 06:2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3 14:09
一、DSD是Sony与Philips在推出SACD时注册的商标,其采用1 bit序列进行2.8224MHz的取样,取样频率为CD的64倍。DSD声称高频可延伸至100kHz,动态范围为120dB,但实际上存在动态不足和高频噪声问题。为提升动态范围,需结合Noise Shaping技术,将高频噪声移至人耳难以察觉的极高频领域。只有结合Noise Shaping的脉冲密度调变才能被称为DSD。随着取样频率的提升,DSD的高频噪声问题得到改善,DSD128的高频噪声在40kHz开始出现,而DSD256则在80kHz附近产生。
二、DSD的诞生和SACD的推出是基于商业考量。Sony希望通过一种音质超越CD的新规格继续主导主流音乐载体市场。尽管Sony投入了大量资源进行宣传和设备开发,但初期推广并不顺利。专业录音领域因DSD在剪辑、混音、等化等方面的处理限制而难以接受,一般消费者也难以察觉SACD与CD在音质上的差异。2009年,主流唱片厂停止发行SACD,标志着Sony通过SACD取代CD的梦想破灭。
三、关于DSD是否优于PCM的争论在学术界、产业界和音响迷之间复杂。DSD和PCM在高频噪讯和预滤失真方面各有优劣。Rob Watts认为PCM的问题可以通过数位滤波解决,但DSD的Noise Shaping技术存在难以克服的问题。而Ed Meitner则认为DSD在音乐信号强度变化处的分辨率更高,能更忠实还原音乐。结论是,PCM和DSD各有优缺点,理论上DSD解码更接近模拟,但在录音室领域,DSD无法进行混音、等化与制作,需要先转换为PCM格式。
四、Native DSD代表未经PCM或DSD转换的原始DSD信号,理论上难以实现。市场上的DAC芯片多采用Delta-Sigma转换技术,因此PCM信号在DAC芯片内均经过DSD转换,夹带高频噪讯。真正的Native DSD仅在录音源头采用真正的1 bit DSD ADC进行录音或转录模拟母带,并且在播放端使用真正1bit DSD解码的数类转换器。
五、是否能听出DSD与PCM的差异存在争议。德国Detmold音乐大学的研究显示,在盲听条件下,聆听者无法区分SACD与DVD-Audio的听感差异。专业录音师认为录音过程中的变量太多,音质差异微不足道,实用性才是考虑的重点。
六、DSD64、DSD128、DSD2.8MHz、DSD5.6MHz等表示不同取样频率的DSD格式。目前四倍和八倍DSD的录音数量有限,且解码转换的声音质量不够理想,距离实用化尚有一段距离。
七、四倍甚至八倍DSD的超高解析度是否有意义存在争议。理论上,四倍DSD能大幅降低高频噪讯问题,拓展极高频延伸,但电子元件与时钟线路的噪讯与失真可能破坏声音质量。Andreas Koch认为DSD128是最理想的DSD格式。
八、DSD与PCM的分辨率无法直接换算。DSD64的分辨率大约等于PCM格式的20bit/141.12KHz或24bit/117.6KHz,与PCM 24bit/96kHz相当,不及PCM 24bit/192kHz。
九、PCM转换为DSD格式是否会损失音质?Andreas Koch指出PCM与DSD转换不可避免地会破坏音质,因此专业录音室需使用昂贵的器材进行转换,以降低负面影响。这使得Native DSD成为玩家追求的重点。
十、DSF、DFF、WSD、DST、ISO与DXD等文件格式与DSD有关。DSF与DFF是Sony与Philips推出的DSD文件格式,DFF能夹带Meta Data曲目信息,DSF是Sony计划推出的DSD Disc格式,WSD是日本影音厂家发表的格式,而DST是DSD的无损压缩格式。ISO文件是某些用户从SACD复制的DSD镜像文件,DXD是DSD转档最佳化的PCM格式,分辨率约为DSD64的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