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15 06:3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0 04:54
大同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其名称的由来,源于大同镇。起初,该地区归属肇州县管理。1946年2月,设立第五区,后在1955年5月改名为大同区。然而,1956年由于行政区划改革,撤销了区级建制,乡、镇直接由县管辖。1959年,以“松基三井”为中心,成立了大庆区,隶属于肇州县,管理着七个公社。1960年,大庆区划归安达市,1964年更名为大同区。1965年,随着安达县的恢复,大同区被撤销,其所属公社划归安达县。1978年,大同镇、高台子等10个公社和两个林场被划回安达市,并恢复大同区建制,直至1979年正式归属大庆市管辖。1992年,大同区位于大庆市南部,与安达市、肇州县、肇源县接壤,总面积2235平方公里,下辖6个街道办事处和10个乡、镇。1992年末,人口总数为22.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占比较小。区政府驻地在大同镇。
2000年,大同区行政区划有所调整,有3个街道和4个镇、6个乡,人口总数为233580人,具体到各乡镇的人口分布详细列出。2001年,大同区进行进一步的乡镇整合,撤销了庆阳山乡和大青山乡,行政村数量调整为58个。同年,大同区的行政结构为3个街道(庆葡、立志、新华)、4个镇(大同镇、高台子镇、太阳升镇、林源镇)和4个乡(八井子乡、祝三乡、老山头乡、双榆树乡),总面积达到2372平方千米。
大同区位于台北市西边,是台北市最早发展的区域,台北市孔庙、大龙峒保安宫均位于此区,涵盖大稻埕与大龙峒两大区域;大稻埕曾繁华一时,目前市区较为老旧,有许多早期洋房,也是传统食材(南北货)、汉药、纺织品及工业用品的集散地。由于台北市孔庙位于本区,区名取自孔子理想境界─礼记礼运大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