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一,二是二,就是精致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13 10:0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6 11:45
精致是什么?
最初级的精致就是“各自安好”。
书桌上面放着书而不是袜子,
空饮料瓶在垃圾桶里而不是在沙发上。
调料瓶和锅铲分别陈列,
衬衫和裙子分别叠放起来,袜子专门收纳起来。
这是一眼就能判断的精致,也是最容易获得的精致。
稍高一些的精致是规则和清晰的边缘。
一件风衣,200度以下的近视,视线五米以内就能看出是否有褶皱,有线头。
两个褶或是一个不到半厘米的线头支出来,无论款式如何,这件风衣失去了精致的感觉。
一次在扶梯上,前面的女孩穿的白色高跟鞋的鞋跟后方交界处有几个轻微的大小不等的鼓包,像是把皮子揪出来,又重新钉进去的。无论鞋子的用料有多好,看起来并不精致。
“原本的设计就是有褶呢?百褶裙就不能叫精致吗?”
百褶裙的褶皱是规则的,针脚细密均匀,就是精致的。
有些无序和不规则是种美,但并不一定是精致。
穿破洞牛仔裤很酷炫,有个性,但称不上精致。
没有破洞的单色无褶穿起来合体的牛仔裤或是笔挺的西裤才称得上精致。
这种规则,边缘清晰也体现在语言和动作上。
语言上的边缘清晰首先是吐字清晰,没有过多的口头语。
不断地“然后”,用“那个什么”当所有句子的引语,就是语言上的粗糙。
用“哎!”来代替名字叫一个人,就从粗糙进化成了粗鲁。
既然是自言自语,就用别人听不到的声音。故意用对方能听到的音量来说,就是边界不清晰得让人生厌。
要叫谁,就叫谁,要和谁讲话,就面对着谁讲话,要说什么,就说什么。
我喜欢你就是我喜欢你,我讨厌你就是我讨厌你,不敢说就别说。
叽里咕噜地碎碎念就是精致的反面—粗糙。
动作上的精致就是手势不含糊,肢体动作干净利落。
高中的时候做课间操,很多同学不愿意做,但不伸手伸脚的话就会被老师看到,所以就疲软地随意动动胳膊腿。
虽然我也不喜欢做课间操,但还是用力把胳膊伸直,要蹲就完全蹲下,要转身就转身。因为做含糊的动作,实在太丑了,太没精气神儿了。
连一个课间操都不能干净利落地做完,想抱怨高考讨厌,抱怨这世界不公平都说不出口啊。
有一次去咨询钢琴课程,那位老师很得意地说,你之前学的古典曲子弹法太不实用,我来教你现代弹法,根本不用什么节拍器,节奏是根据感情来变化的,和弦学会了什么曲子都能随意配。
然后他示奏一曲,流畅好听,但常常一个指头按下去两个键,动作的含糊把声音的美感都冲刷掉了。
初级爱好者又不会去开演奏会给别人听,都是为了愉悦自己。琴键都按不清楚,只想装做什么都能,弹得很厉害的样子给别人看,既没意义又没意思。
根据情感可以改变节奏,但总得有个节奏,才谈得上改变节奏吧?
是do就是do,和re一起按下去是什么音呢?先得弹对了才能加情感吧。
不和别人互动的时候,可以站没站相,坐没坐相,但握手的时候,伸出来,握下去,要干净利落。
递东西的时候,不要抓过来看也不看就一挥手,回头发现剪子尖扎到人家肚脐上。
握着剪子尖,看好了对方的手,再递过去。
一个利落的动作,是正确地待人接物的必须,动作精致是一个精致的人的标配。
再高一个层次的精致是:高度细化。
很多时候我们讲自己生活得很“糙”,就糙在“多功能”上,能用已有的东西代替,就不愿购置更多的物品让它们各司其职。
家里炖了一砂锅的牛腩柿子,想把砂锅摆桌上吃,不装盘了,但怕把桌子烫出印儿,就垫了一叠报纸在下面。
为什么去饭店吃牛腩柿子会主观上觉得比家里精致呢?
其中一个原因是饭店里用专门的锅垫。
用电动牙刷为什么会让人觉得精致?
电动牙刷有配很多种刷头,刷牙缝的,刷牙面的,刷舌苔的,纵向震动的,螺旋震动的,很细化。
自动马桶为什么让人觉得精致?
因为可以冲前冲后,水流可调大调小,可以花洒模式或集中模式,最后还能烘干。
星巴克为什么给人精致的感觉?
一部分是因为咖啡店会用专门的杯套防止烫手而不像在家里常常用毛巾或抹布,用咖啡棒或专门的咖啡勺来搅拌而不是普通的饭勺。
有个相亲节目为一位女嘉宾录视频,视频里她在公园的一隅,撕开一条雀巢咖啡,倒在纸杯里,下一个镜头就是拿起纸杯放在嘴边,视频里的配音是:我是一个有小资情调的人。
见过很多世面的主持人也没憋住笑。
有一次住民宿,主人介绍了两个小时,他英文不好,自己打印了一厘米厚的日文和英文对照版的介绍读给我们听,一句一句说明如何开门关门,如何锁门,被子如何叠,褥子如何叠,如何使用洗碗机,什么样的垃圾该扔在什么样的垃圾桶里;五页地图,每个地图讲解一遍,附近共有一个湖,,三个超市,五家不错的饭店,十个寺,分别叫什么,特色是什么……
哪双是在院子里穿的拖鞋,哪双在房间里穿。
水杯的杯垫是哪个,咖啡杯的杯垫是哪个。
你可能觉得这是细致繁琐,太过了,不是精致。
对于一个享受精致生活的人,精致就是精益求精,再精致也不觉得过头。
我曾经擦脸和擦脚用一条毛巾,连我妈都惊讶。
我为自己辩解:我擦脚的毛巾比擦嘴的手绢洗得还干净呐!每天用肥皂撮好几遍,用威露士消毒液泡半小时。
可那只是粗糙到没办法而已,不洗干净等着满脸长脚气冒脓包吗?
干净只是精致的必要非充分条件而已,要精致,就是手巾和“脚巾”分开。
在崇尚精致生活的社会里,洗发护发二合一的洗发水已经快停产了。
不但因为技术上这就是个悖论,还因为这种二合一太粗糙了。
水杯茶杯咖啡杯,
红酒杯白酒杯啤酒杯,
筷子托,刀叉托,勺子托,
马丁靴配一个包,
白纱裙配一个包,
牛仔裤配一个包,
......
这,是精致。
什么场合都背书包的我,就是懒惰粗俗。
细化带来精致。
有一种细化,叫“专门为你”。
祝福短信是专门发给你问候的,不是群发了两百个人刷存在感外带碰运气攒人脉的。
“谢谢。”是看着你的眼睛说的,不是随口的敷衍。
礼物是专门为你挑的,不是遇到特产店买上一堆游客都在疯抢的小商品,回来看到谁就送一个给谁。
再高端一点的精致就是守时。
守时,是不迟到,更是不要太早。
记得小学的时候有段时间习惯了四点钟起床,有一天一睁眼就是四点二十了,我吓得哇一下就哭了,吸着鼻涕和我妈喊:完啦完啦我要迟到了!其实从家到学校步行十五分钟就到了。
八点上课,我六点半就到学校傻站着,但楼门要到七点四十才开。
大学的时候做家教,因为修地铁,路况时好时坏。公交车一般一个小时的路程,我通常提前两个小时出发。下午两点的课,我一点钟就到了,常常打扰孩子正常作息。孩子匆匆吃了饭,本来想咪一会,因为老师已经到了,不好意思休息了。
所以后来我到了之后在附近溜达一会儿,提前十分钟左右再到孩子家里。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仍然喜欢早到,十点半的课,八点半就到了。
有一次排课老师忘记发给我更新后的课表,我的课表上显示十点半,更新后是八点上课,我八点半到单位,排课老师说你迟到怎么不说一声?
我澄清我的课表是十点半的课,并给在场的她和领导看,但谁也不相信一个人会提前两个小时来上课。
所以我一直羡慕那些踩着铃声进教室的同学,那些准时到的同事。
那是一种心里有数,一切就绪,所有事情刚刚好的感觉。
这种对时间的把控就是另一个层面的精致。
其实精致的含义和维度还有很多,比如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思路清晰,逻辑清晰;工作时不去想玩耍,玩耍时不担心工作。再比如爱憎分明,也不干涉别人的感情。
总结来看,精致就是无论在物质实体上还是在精神思想上都干净利落,有清楚的分别和界限。
说白了,就是:一是一,二是二。
End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6 11:44
精致是什么?
最初级的精致就是“各自安好”。
书桌上面放着书而不是袜子,
空饮料瓶在垃圾桶里而不是在沙发上。
调料瓶和锅铲分别陈列,
衬衫和裙子分别叠放起来,袜子专门收纳起来。
这是一眼就能判断的精致,也是最容易获得的精致。
稍高一些的精致是规则和清晰的边缘。
一件风衣,200度以下的近视,视线五米以内就能看出是否有褶皱,有线头。
两个褶或是一个不到半厘米的线头支出来,无论款式如何,这件风衣失去了精致的感觉。
一次在扶梯上,前面的女孩穿的白色高跟鞋的鞋跟后方交界处有几个轻微的大小不等的鼓包,像是把皮子揪出来,又重新钉进去的。无论鞋子的用料有多好,看起来并不精致。
“原本的设计就是有褶呢?百褶裙就不能叫精致吗?”
百褶裙的褶皱是规则的,针脚细密均匀,就是精致的。
有些无序和不规则是种美,但并不一定是精致。
穿破洞牛仔裤很酷炫,有个性,但称不上精致。
没有破洞的单色无褶穿起来合体的牛仔裤或是笔挺的西裤才称得上精致。
这种规则,边缘清晰也体现在语言和动作上。
语言上的边缘清晰首先是吐字清晰,没有过多的口头语。
不断地“然后”,用“那个什么”当所有句子的引语,就是语言上的粗糙。
用“哎!”来代替名字叫一个人,就从粗糙进化成了粗鲁。
既然是自言自语,就用别人听不到的声音。故意用对方能听到的音量来说,就是边界不清晰得让人生厌。
要叫谁,就叫谁,要和谁讲话,就面对着谁讲话,要说什么,就说什么。
我喜欢你就是我喜欢你,我讨厌你就是我讨厌你,不敢说就别说。
叽里咕噜地碎碎念就是精致的反面—粗糙。
动作上的精致就是手势不含糊,肢体动作干净利落。
高中的时候做课间操,很多同学不愿意做,但不伸手伸脚的话就会被老师看到,所以就疲软地随意动动胳膊腿。
虽然我也不喜欢做课间操,但还是用力把胳膊伸直,要蹲就完全蹲下,要转身就转身。因为做含糊的动作,实在太丑了,太没精气神儿了。
连一个课间操都不能干净利落地做完,想抱怨高考讨厌,抱怨这世界不公平都说不出口啊。
有一次去咨询钢琴课程,那位老师很得意地说,你之前学的古典曲子弹法太不实用,我来教你现代弹法,根本不用什么节拍器,节奏是根据感情来变化的,和弦学会了什么曲子都能随意配。
然后他示奏一曲,流畅好听,但常常一个指头按下去两个键,动作的含糊把声音的美感都冲刷掉了。
初级爱好者又不会去开演奏会给别人听,都是为了愉悦自己。琴键都按不清楚,只想装做什么都能,弹得很厉害的样子给别人看,既没意义又没意思。
根据情感可以改变节奏,但总得有个节奏,才谈得上改变节奏吧?
是do就是do,和re一起按下去是什么音呢?先得弹对了才能加情感吧。
不和别人互动的时候,可以站没站相,坐没坐相,但握手的时候,伸出来,握下去,要干净利落。
递东西的时候,不要抓过来看也不看就一挥手,回头发现剪子尖扎到人家肚脐上。
握着剪子尖,看好了对方的手,再递过去。
一个利落的动作,是正确地待人接物的必须,动作精致是一个精致的人的标配。
再高一个层次的精致是:高度细化。
很多时候我们讲自己生活得很“糙”,就糙在“多功能”上,能用已有的东西代替,就不愿购置更多的物品让它们各司其职。
家里炖了一砂锅的牛腩柿子,想把砂锅摆桌上吃,不装盘了,但怕把桌子烫出印儿,就垫了一叠报纸在下面。
为什么去饭店吃牛腩柿子会主观上觉得比家里精致呢?
其中一个原因是饭店里用专门的锅垫。
用电动牙刷为什么会让人觉得精致?
电动牙刷有配很多种刷头,刷牙缝的,刷牙面的,刷舌苔的,纵向震动的,螺旋震动的,很细化。
自动马桶为什么让人觉得精致?
因为可以冲前冲后,水流可调大调小,可以花洒模式或集中模式,最后还能烘干。
星巴克为什么给人精致的感觉?
一部分是因为咖啡店会用专门的杯套防止烫手而不像在家里常常用毛巾或抹布,用咖啡棒或专门的咖啡勺来搅拌而不是普通的饭勺。
有个相亲节目为一位女嘉宾录视频,视频里她在公园的一隅,撕开一条雀巢咖啡,倒在纸杯里,下一个镜头就是拿起纸杯放在嘴边,视频里的配音是:我是一个有小资情调的人。
见过很多世面的主持人也没憋住笑。
有一次住民宿,主人介绍了两个小时,他英文不好,自己打印了一厘米厚的日文和英文对照版的介绍读给我们听,一句一句说明如何开门关门,如何锁门,被子如何叠,褥子如何叠,如何使用洗碗机,什么样的垃圾该扔在什么样的垃圾桶里;五页地图,每个地图讲解一遍,附近共有一个湖,,三个超市,五家不错的饭店,十个寺,分别叫什么,特色是什么……
哪双是在院子里穿的拖鞋,哪双在房间里穿。
水杯的杯垫是哪个,咖啡杯的杯垫是哪个。
你可能觉得这是细致繁琐,太过了,不是精致。
对于一个享受精致生活的人,精致就是精益求精,再精致也不觉得过头。
我曾经擦脸和擦脚用一条毛巾,连我妈都惊讶。
我为自己辩解:我擦脚的毛巾比擦嘴的手绢洗得还干净呐!每天用肥皂撮好几遍,用威露士消毒液泡半小时。
可那只是粗糙到没办法而已,不洗干净等着满脸长脚气冒脓包吗?
干净只是精致的必要非充分条件而已,要精致,就是手巾和“脚巾”分开。
在崇尚精致生活的社会里,洗发护发二合一的洗发水已经快停产了。
不但因为技术上这就是个悖论,还因为这种二合一太粗糙了。
水杯茶杯咖啡杯,
红酒杯白酒杯啤酒杯,
筷子托,刀叉托,勺子托,
马丁靴配一个包,
白纱裙配一个包,
牛仔裤配一个包,
......
这,是精致。
什么场合都背书包的我,就是懒惰粗俗。
细化带来精致。
有一种细化,叫“专门为你”。
祝福短信是专门发给你问候的,不是群发了两百个人刷存在感外带碰运气攒人脉的。
“谢谢。”是看着你的眼睛说的,不是随口的敷衍。
礼物是专门为你挑的,不是遇到特产店买上一堆游客都在疯抢的小商品,回来看到谁就送一个给谁。
再高端一点的精致就是守时。
守时,是不迟到,更是不要太早。
记得小学的时候有段时间习惯了四点钟起床,有一天一睁眼就是四点二十了,我吓得哇一下就哭了,吸着鼻涕和我妈喊:完啦完啦我要迟到了!其实从家到学校步行十五分钟就到了。
八点上课,我六点半就到学校傻站着,但楼门要到七点四十才开。
大学的时候做家教,因为修地铁,路况时好时坏。公交车一般一个小时的路程,我通常提前两个小时出发。下午两点的课,我一点钟就到了,常常打扰孩子正常作息。孩子匆匆吃了饭,本来想咪一会,因为老师已经到了,不好意思休息了。
所以后来我到了之后在附近溜达一会儿,提前十分钟左右再到孩子家里。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仍然喜欢早到,十点半的课,八点半就到了。
有一次排课老师忘记发给我更新后的课表,我的课表上显示十点半,更新后是八点上课,我八点半到单位,排课老师说你迟到怎么不说一声?
我澄清我的课表是十点半的课,并给在场的她和领导看,但谁也不相信一个人会提前两个小时来上课。
所以我一直羡慕那些踩着铃声进教室的同学,那些准时到的同事。
那是一种心里有数,一切就绪,所有事情刚刚好的感觉。
这种对时间的把控就是另一个层面的精致。
其实精致的含义和维度还有很多,比如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思路清晰,逻辑清晰;工作时不去想玩耍,玩耍时不担心工作。再比如爱憎分明,也不干涉别人的感情。
总结来看,精致就是无论在物质实体上还是在精神思想上都干净利落,有清楚的分别和界限。
说白了,就是:一是一,二是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