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12 20:3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4 15:18
中午吃饭,弟弟拿错了姐姐的碗,用筷子挑了一下面条!姐姐看见了生气地说:“弟弟,你用了我的碗!”虽然奶奶立即给她进行了调换,但姐姐一直在那儿闹气,扎着头,不说话,不吃饭!
奶奶让她赶紧吃饭,她不吱声。我也让她赶紧吃饭,并说:“弟弟拿了你的碗,但他又没吃,换过来就行啦,快点吃。”结果,越说她越不吱声!爷爷给她盛了一碗粥,让她赶紧吃,也不吱声!
看着她那个倔劲儿,我的脾气一下就上来了,不想搭理她。等我吃完,我又问他:“你到底为什么闹气?”可我问了六七遍,她就是不吱声!
我一气之下,拉起她就往楼上走。到了楼上,看到地上有弟弟的木剑,我顺手就抽了她一下说:“我给你说了多少遍,你回一句啊!”可她就是不吱声,气得我又打了她一巴掌!
打了后,我又说:“我问你话呢,你能吱声吗,你能听见吗?”她还是不说,低着头,气得我把木剑打在桌子上,木剑瞬间变成了两半。我也知道自己的状态特别吓人,我不想给她发这么大的火,我更不想影响她的心理 健康 。可是,面对她的样子,我实在控制不了脾气,一气之下把桌子上的东西,都扔了出去。
我在楼上发脾气,奶奶在楼下发脾气,说没见过她这种脾气的!
事后,我一直反思,她随我的脾气吗?她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心里也在分析,为什么过一段时间就会闹一次。
我真的不知道她这倔脾气到底是我惯的,还是不理解她的内心想法,我有时候真想狠狠打她一次,让她长记性!又想好好跟她说,理解她一下,分析一下原因,可每次都会被气得大发脾气。
我好有挫败感,上午还想着反思自己一定要做到知行合一,可是就翻车了?
那天,看到一位妈妈给我发来这段文字,我第一反应是觉得姐姐不被理解,一直在生闷气。于是,我反问道:“你们一直说她,一直让她吃饭,为何不给她一点安静的时间呢?”
“我当时确实应该让她先安静地待会,可是,那个劲头上来了,就一直发脾气了!”那位妈妈解释说。
“其实,她就是需要弟弟一句对不起。她就不会那么生气了。”我一针见血指出问题来。
“是,我也感觉弟弟应该跟她说声对不起,可是一直是我们在说。”
“你们大人一直在责备姐姐,却没有让弟弟承担他应该承担的责任。你们这样既不公平,又不公正的处理方式,既让姐姐委屈,又让弟弟推卸责任。弟弟错了就是错了,错了就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就得知错改错。”
“对,对,对,弟弟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她回了这句话就没再回复。
十分钟后,她又给我发来了这样一段文字:“我们刚刚在一起说了说这件事情,弟弟主动给姐姐道歉说:“姐姐,对不起,我没看清碗,就随意拿了你的碗,下次应该看清碗再拿!”给姐姐道歉后又对我说:“妈妈,你不能吓唬姐姐!”
姐姐也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她说:“看到弟弟用了我的碗很生气,我不想别人动我的东西。我很生气、恼怒,我不是不想回答你们,我不是故意不回答,只是我太生气了。如果再来一次,我一定会好好说话的。”
听了姐弟俩的道歉,我也说了自己的问题,我说:“弟弟当时拿错碗时,我应该让弟弟给姐姐说声对不起;在姐姐生气不说话时,我也不应该生气,应该让姐姐安静地待会儿,不应该一直问姐姐,应该多给姐姐一点时间。”
最后,我对姐姐说:“我们让你吃饭是关心你,是爱你,希望你以后也能理解我们的爱。”
我们都道歉后,弟弟与姐姐拉钩和解了,而我的心理也平静了许多。
刚看完这段文字,她又发来了感谢的文字: “谢谢龙老师!您不仅是我的“灭火器”,还是我的“指明灯”。你的回复让我打开了自己目前狭小的眼光,一下让我有了个长远的方向,对他俩现在的教育是对她们以后的方向指引!”
当两个孩子发生矛盾时,很多家长都喜欢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要求老大,大抵上是“你大,他小,你就让着他一点”,“那么一点点小事,你就不能包容一下吗?你怎么那么喜欢计较?”“我们都是为你好,你怎么一点都不知好”等等。
尽管老大比老二大一些,但她毕竟只是一个孩子。在孩子心目中,她们的世界很单纯,任何一件事都不是小事,她们就是那么爱憎分明,对就是对,错就是错。错了的人不挨批评,无辜的自己却要受委屈。所以,不管家人怎么说她,怎么指责她,她就是“宁死不屈”,不管你怎么发火,她就是不吱声,让你火冒三丈,又像泄了气的皮球,无可奈何地败下阵来。
孩子那公正分明的世界极力要求父母公平公正地处理两个孩子之间的矛盾,错了就是错了,即使老二小,父母也不能包庇,也需要引导他向老大道歉,需要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
父母这样的处理方法既不委屈老大,又培养了老二的责任感。不仅有助于手足之间建立良好的感情,还更有利于两个孩子的成长。
化解很多矛盾的秘诀就藏在一句“对不起”里 ,当犯错的一方道歉时,问题就迎刃而解,矛盾也自然化解,皆大欢喜。要想达到这样的结果,就需要父母公平公正地处理问题,对事不对人。
龙春华,亲子作家,龙春华亲子实践课堂创始人,二胎妈妈,著有《养育男孩,妈妈有办法》、《孩子,你是最好的自己》、《婴幼儿行为心理学》等十余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