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12 14:0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3 07:01
于濆,这位晚唐的现实主义诗人,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创作了许多关注民生疾苦、揭示社会现实的诗篇,《里中女》便是其中一例。此诗通过对比农家女与富家女的生活,为贫苦的桑下女子发声。
诗的开头,作者以富于民歌特色的比喻展开,将“池鱼”比作“桑女”,“海水”比作“华堂”,形象地表达贫苦桑下女对富贵生活的无知。反复的“吾闻”和“不识”强化了作者对桑下女境遇的同情,音节流畅,流露出深深的关怀。
接下来,诗中通过“苦机杼”和“鸣杵砧”展现了贫富差距。机杼和杵砧的劳动,揭示了桑下女的艰辛劳作与富贵人家的闲适生活形成鲜明对比。这些诗句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劳动人民的苦难,而豪门贵族的奢侈生活则是这些苦难的根源。
诗人通过“天与双明眸,只教识蒿簪”这一细腻的描绘,表达了对桑下女命运的惋惜。她们虽然拥有明亮的眼睛,却只能接触到粗陋的饰物,展现了作者对社会不公的不满。而“越娃”与“韩娥”的比喻,更是突显了贫女的才华被埋没的悲哀。
“珠玉不到眼,遂无奢侈心”揭示了环境对人性格的影响,而非本性使然。诗的结尾,通过赵飞燕的例子,进一步批判了统治阶层的奢侈生活,他们的享受建立在劳动人民的痛苦之上,反映出作者对封建统治者的强烈不满。
总的来说,《里中女》并非单纯地歌颂贫女的美德,而是通过艺术手法和形象语言,深入剖析了社会贫富悬殊的根源,传达了对现实的深刻批判,是古代诗作中富有情韵的社会现实揭示之作。
《里中女》,系五言古诗。由晚唐现实主义诗人于濆创作。此诗是通过农家女和富家女的巨大差别,而鸣贫家女子之贫穷、疾苦。也反映作者对社会现实以及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罪行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