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07 03:2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6 03:47
二龙村的龙舟竞渡活动,自始至终都彰显着独特的风格。最初,竞渡所用的龙舟并非本地所有,而是由邻近的二结、滨海塭底等地租赁来的"渡船仔"或"驳仔",这些船只以黑色为主,船头涂成红色,因此被称为"红头仔"。在竞赛前,船只需经过专业师傅的强化和美化,包括绑藤索和彩绘。20世纪初,庄民们开始向宜兰市金六结、东门口及车路头等地聘请木匠定制专属的龙舟。
据林趖所述,1920年代两庄各自拥有了一艘专属龙舟,但1984年的选举纠纷导致竞赛暂停,双方各自增造,目前各有两艘。龙舟的规格和造型在不断演变,早期约8.2米长、1.8至2.4米宽,深约1米,载重在三千台斤左右。1930年代起,龙舟变得更长更窄,吃水较浅。现代龙舟采用红桧木制作,规格为10米长、2.7米宽,比早期描述有所增大。宽体龙船使得操控更为费力,但船体中央的枕木龙骨和藤条使其更具弹性,增加观赏性。
二龙村的龙舟造型别具一格,没有常见的龙形雕刻,而是船首绘有龙头图案,设计上便于夺标者伸展身体。船身和桨上绘有避邪的双龙、麒麟、葫芦和太极图,寓意驱邪避凶。不同庄的龙舟,上庄淇武兰的船桨为绿色,阳极在上,而下庄洲仔尾的船桨为红色,阴极在上。船尾采用燕尾式设计,插有"风调雨顺"和"国泰民安"的旗子,舵长达3.5米,用于控制方向和提升速度。这种独特的设计使得二龙村的龙舟竞渡不仅竞赛激烈,更是文化与艺术的融合展现。
二龙村龙舟竞渡,又称二龙村龙舟赛、二龙村扒龙船或二龙竞渡,是台湾礁溪乡二龙村辖下的淇武兰、洲仔尾两聚落举行的龙舟竞赛。这个传统民俗活动已有一百多至二百年历史,初期举行的日期并不固定,至1967年开始,赛龙舟活动更改在端午节举办。二龙村龙舟竞渡传统上没有发令员、计时员与裁判,双方选手们认为齐位、旗鼓相当时就鸣枪敲锣出发,若有一方未见敲锣,便需重新开始;行进中若有一方觉得起步慢,不公平而不打锣,或没有信心胜利而不敲锣,就算对手已经划到终点,也不算夺标。只要有一方认为对方违规,比赛就得重来,胜负由观众和选手自行认定。亦由于这些特色,常被人称为“君子之争”。由于该活动的特殊性,2001年(民国90年)已被中华民国观光局列为“国家十大民俗节日活动”。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6 03:42
二龙村的龙舟竞渡活动,自始至终都彰显着独特的风格。最初,竞渡所用的龙舟并非本地所有,而是由邻近的二结、滨海塭底等地租赁来的"渡船仔"或"驳仔",这些船只以黑色为主,船头涂成红色,因此被称为"红头仔"。在竞赛前,船只需经过专业师傅的强化和美化,包括绑藤索和彩绘。20世纪初,庄民们开始向宜兰市金六结、东门口及车路头等地聘请木匠定制专属的龙舟。
据林趖所述,1920年代两庄各自拥有了一艘专属龙舟,但1984年的选举纠纷导致竞赛暂停,双方各自增造,目前各有两艘。龙舟的规格和造型在不断演变,早期约8.2米长、1.8至2.4米宽,深约1米,载重在三千台斤左右。1930年代起,龙舟变得更长更窄,吃水较浅。现代龙舟采用红桧木制作,规格为10米长、2.7米宽,比早期描述有所增大。宽体龙船使得操控更为费力,但船体中央的枕木龙骨和藤条使其更具弹性,增加观赏性。
二龙村的龙舟造型别具一格,没有常见的龙形雕刻,而是船首绘有龙头图案,设计上便于夺标者伸展身体。船身和桨上绘有避邪的双龙、麒麟、葫芦和太极图,寓意驱邪避凶。不同庄的龙舟,上庄淇武兰的船桨为绿色,阳极在上,而下庄洲仔尾的船桨为红色,阴极在上。船尾采用燕尾式设计,插有"风调雨顺"和"国泰民安"的旗子,舵长达3.5米,用于控制方向和提升速度。这种独特的设计使得二龙村的龙舟竞渡不仅竞赛激烈,更是文化与艺术的融合展现。
二龙村龙舟竞渡,又称二龙村龙舟赛、二龙村扒龙船或二龙竞渡,是台湾礁溪乡二龙村辖下的淇武兰、洲仔尾两聚落举行的龙舟竞赛。这个传统民俗活动已有一百多至二百年历史,初期举行的日期并不固定,至1967年开始,赛龙舟活动更改在端午节举办。二龙村龙舟竞渡传统上没有发令员、计时员与裁判,双方选手们认为齐位、旗鼓相当时就鸣枪敲锣出发,若有一方未见敲锣,便需重新开始;行进中若有一方觉得起步慢,不公平而不打锣,或没有信心胜利而不敲锣,就算对手已经划到终点,也不算夺标。只要有一方认为对方违规,比赛就得重来,胜负由观众和选手自行认定。亦由于这些特色,常被人称为“君子之争”。由于该活动的特殊性,2001年(民国90年)已被中华民国观光局列为“国家十大民俗节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