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07 07:2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7 09:45
徐浩
上海。11月7日,摄影师夏永康的个人回顾展“夏永康:越轨——镜头背后的二十五载”于上海摄影艺术中心 (SC?P) 开幕,这是艺术家第一次在中国举办个人摄影展。本次展览展出其为电影、杂志、个人项目所创作的逾100幅摄影作品,由策展人、SCoP艺术总监Karen Smith从一万四千张照片中筛选而出,为香港电影与时尚文化界的黄金时代保留了最为珍贵的图像档案。展览定名“Acting Out”,也指涉艺术家所创造的影像魅力——一种“行动型的发泄”与“潜意识的舒放”。
▲摄影师夏永康于SC?P展厅内夏永康1964年生于香港,是当今亚洲最多产的当代艺术家之一,艺术实践涉及电影、艺术、时尚等领域。从加拿大艾米卡尔艺术设计大学(Emily Carr Institute)毕业后,夏永康于1991年回港开启摄影生涯,并创立屡获殊荣的设计工作室Shya-La-La。1997年,他被导演王家卫指定为御用剧照摄影师及平面设计师,他们的合作始于《春光乍泄》,夏永康也成名于此。
▲夏永康,张国荣《春光乍泄》幕后照,1997▲“夏永康:越轨”展览现场自1997年在阿根廷首次合作起,夏永康还陆续为王家卫《花样年华》、《爱神》、《2046》等影片拍摄了台前幕后的珍贵画面,成为王家卫御用剧照师。随后,他开启了包含诸多形式与媒介的创作,在90年代中期,还广泛涉猎各种图像设计工作,为香港音乐产业设计唱片封面。
▲ 夏永康,黄伟文,香港商业电台节目宣传海报,1994▲夏永康1996年为专辑《全身莫文蔚》拍摄的作品,“夏永康:越轨”展出现场,图片来源:TANC在当代摄影艺术中,名人摄影的主题必要性通常体现在肖像摄影、新闻摄影以及时尚摄影各领域。在夏永康的镜头下,这些名人焕发另一种情绪与面孔,呈现出一种我们未曾见过的充满氛围感的叙事维度。其镜头对准包括张国荣、梁朝伟、张曼玉、巩俐、章子怡、舒淇、吴彦祖在内的众多影艺界传奇人物,作品始终游离戏里戏外,比电影本身多了一层耐人寻味的私密感,又比单纯的人物剧照增添了一份厚重的叙事性。
▲夏永康,张曼玉,于桂林为《i.d。 Magazine》拍摄时装特辑,2004▲“夏永康:越轨”展览现场,图片来源:TANC▲ 夏永康,林志玲,时装表演幕后照,1999与此同时,在众多创作中,特别是摄影工艺的范畴,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家在collage(拼贴)、E2C (正片负冲)等多种摄影工艺上所做的尝试。在展览现场,夏永康对《艺术新闻/中文版》提到,其工艺选择的标准与导演王家卫所提供的电影情节线索相吻合,同时也出于一种个人项目的表达需求。在与知名造型师Lucia Liu(刘璐)的合作中,他就使用了长时间曝光的手法为知名女演员杨紫琼拍摄了时装大片。这些尝试也体现了摄影师的玩趣心态,为其创造了丰富的视觉语言。
▲夏永康,杨紫琼,T magazine Beijing,2016▲夏永康,刘德华,《旺角卡门》,1998纵观世界知名的名人摄影师,如Annie leibovitz、Martin Schoeller、Mario Testino以及 Terry Richardson等人,夏永康的独到之处在于他并不拘泥制造个人风格,更多的是通过延展主体个性的深度,来达到一个极简的通路,这点在他的杂志摄影稿件作品中展露无遗,观者能够直面拍摄对象的柔弱和敏感。他视野中的流行文化,有着动态的超现实与黑色幽默,画面由情绪带动,并贯彻始终,其片场拍摄的先天条件,也为作品带来了一种表演性的戏剧张力及叙事感,模糊了商业拍摄、时尚摄影与纪实作品的边界。
▲ 夏永康,吴家欣,张学友《天气这么热》MV幕后照,2001▲夏永康,王家卫,《春光乍泄》幕后照,1997在千禧年前后的几个十年里,名人效应迅速成为公众视野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而摄影作为大众观看的桥梁,也是与公众互为影响的一种媒介。在某种程度上,本次展览牵扯到了摄影对当下社会的反馈,在夏永康作品中,颜色、主题和风格以破坏性的方式直指流行元素和造星工业,在“不经意”和“经意”之间,在“虚构”与“真实”之间,构建了一个正在制造的后台,每一个画面都有故事在上演,有情绪在涌动。(撰文/徐浩,编辑/翁家若)
夏永康:越轨上海摄影艺术中? (SC?P) |
2017.11.08-2018.01.10
来源: TANC艺术新闻中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