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13 05:0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13 06:49
柴尔德在考古学领域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对农业起源和文明兴起等核心问题的研究上。他提出的“新石器革命”和“城市革命”理论,强调了剩余财富在美索不达米亚、尼罗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的快速积累,这导致城市兴起和阶级制度的形成。他系统地发展了考古学的“文化”概念,将其定义为特定时间和地点的人工制品集合,以证明民族或种族的独特性。这一概念虽在欧洲已存在,但柴尔德通过《欧洲文明的开端》等著作进行了普及和深化。
柴尔德坚信文化多样性源于不同文化间的接触,他坚持认为史前欧洲的社会变化主要由扩散推动。他最初认为扩散起源于东地中海文明,后来扩展到欧洲,但他的观点随着1935年访问苏联后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加深而有所调整,他逐渐认识到内部经济力量的重要性,尽管他并未完全接受马克思主义,而是将其作为自己研究的背景。在他的晚期著作中,马克思主义的影响逐渐淡化。
尽管在欧洲考古上成就显著,柴尔德对欧洲以外的考古,尤其是美洲,持有轻视态度,认为其不属于主流。然而,他的认识随着时代变迁而修正,例如在《雅利安人》等早期作品中的种族主义观点在后来有所转变。他在奥克尼群岛的斯卡拉·布莱村落的挖掘是其最著名的田野工作,而他的学术声誉主要源于对欧洲考古的综合研究和通俗书籍的写作。
柴尔德对东欧的研究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他频繁访问多瑙河流域,尽管语言障碍和条件艰苦,他还是掌握了多种中欧语言,这使得他能够广泛阅读相关文献。他对苏联考古学的复苏持开放态度,这与芬兰同行阿尔尼·塔尔格兰的遭遇形成鲜明对比。柴尔德的考古兴趣主要集中在中欧和东欧,随着冷战结束,他的扩散理论受到挑战,但早期著作如《欧洲文明的开端》等仍被视为考古学的经典。
戈登·柴尔德(Childe,Vere Gordon,1892~1957),澳裔英籍考古学家。生于澳大利亚悉尼市,毕业于悉尼大学和牛津大学。曾任伦敦大学考古学院院长、爱丁堡大学教授和不列颠学院院士。担任过英中友好协会副主席。早年领导苏格兰和北爱尔兰的考古发掘。后致力于欧洲和西亚的考古学研究,在史前学领域成就卓著。他受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影响,重视研究原始社会经济形态,首先把西亚和欧洲考古结合起来进行研究,预见到重视环境给予人类影响的系统考古学研究必将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