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心理学中的心理防御包括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18 10:3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08 23:27
“防御”一词最早源于1894年弗洛伊德的《防御性神经精神病》一书,当时他提出并描述了九种防御机制。1936年,他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在《自我与防御机制》一书中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发展,至今已有数十种防御机制被提出。
防御机制是精神分析学说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指的是一人直接的、习惯性的心理保持机制。当个体潜意识中本我的*与现实或超我之间出现矛盾造成心理冲突时,会出现焦虑反应。此时自我通过心理防御机制来控制本我的*和辩核冲动,从而起到减轻焦虑的作用。因此,防御机制也被称为“自我防御机制”。弗洛伊德认为防御机制是在潜意识中进行的,是一种“无意识”的过程。
CBT最好的领路人徐勇认为,“防御”一词听起来比较消极,他习惯用“心理策略”一词替代。
一、心理防御机制的分类
根据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早晚,可以将防御机制分为四大类:
1. “精神病性”防御机制,也称自恋性防御机制。在婴儿期就开始被使用。婴儿期尚不能区分自我与客观现实间的界线。常轻易地否定、歪曲“现实”来保护自己,正常*偶尔也会暂时使用这种机制,如在做遇到重大的精神压力或打击时。精神患者则常常极端地使用,故得名。这种类型的防御机制包括否认、歪曲、外射等。
2. 幼稚的防御机制,出现于婴幼儿期,*中多见于较轻的精神患者或人格障碍者,也称为不成熟的防御机制,包括倒退、幻想、内向投射等。
3. 神经症性防御机制,在少年期得到充分利用。因为这时儿童能分辨自己的*和现实要求间的区别,但需要处理内心的矛盾、冲突,故常使用压抑、隔离、转移、反向形成、抵消、补偿、合理化等防御机制。因为在*中常被神经症患者使用,故得名。
4. 成熟的防御机制,出现较晚,是个体成熟之后才能表现出的。这种防御方法不但有效,能解除现实的困难,满足自己的*,也能被社会所接受,具有积极意义,包括理智化、幽默、升华等。
二、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
1. 潜抑是指把不能被意识接受的念头、感情和冲动不知不觉抑制到潜意识中去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其是各种心理防御机制中 最基本 的方法。潜抑常常是焦虑的来源。
2. 否认是最原始简单的心理防御方法,指拒不承认某些痛苦、难堪的事实或经历,以减轻心理上承受的压力,可以暂时起到缓解焦虑的作用。如小孩子不当心打碎了碗,发觉自己闯了祸,会马上蒙起眼或把手背后说:“不是我打的”的。一些心脑血管疾病或癌症患者开始往往都采取否认来拒绝接受自己患病的现实。
3. 反向形成是为了防范具有威胁性的闹灶虚行动,人们可能会主动的表现出相反方向的行动。借助在意识的层次上形成与不安的*的截然相反的态度与行为,人们不需去面对令人不安的*所带来的焦虑。例如,表现出强烈的爱来掩饰心中的恨,在心中浮起负面的反应时,表现出特别的亲切,以及超乎寻常的仁慈来掩饰残忍的念头等。
4. 外射即以个人想法推断客观事实,或认为别人的想法也是如此,常将自己认为要不得的观念、品质归于他人。如一个经常对他人怀有敌意的人会找出许多理由说别人对他都不友好,以减轻自己内心的不安和痛苦。这种外射作用是产生妄想的基本机制,常见于精神液燃病患者。
5. 内向投射与外射相反的心理防御机制,即把原本是外界的东西吸收到自己内心,变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如一个尚未涉世的小孩子就对周围人都不信任,保持高度警惕觉,是因为其已通过潜移默化,从父母那里获得了“防人之心不可无”的观念,并把这种观念吸收(*)到自己的脑子里,成为自己的观念了。
6. 退行指一个人不能适当地应对紧张的情境,其行为表现出人格发展不成熟阶段的某些特点。如一位女性排队买火车票时要“加塞儿”,当大家纷纷指责她这种自私行为的时候,她感到无地自容,竟然一下坐在地上又哭又喊,声称大家合起来欺负她。又如一个已经能控制大小便的孩子,不满意母亲生了另一个孩子后很少照料自己而又开始尿床。这种放弃已经习得的技能,而恢复不成熟的应对方式,是由于不这样会引起内心的恐慌和不平衡。成年癔症患者的“童样痴呆”也可被看作极端的倒退。
7. 转换是将潜意识的内心冲突转变成躯体化的一种防御机制。例如一个成就感很强的人在接受了一项重大科研课题后不久,便出现血压升高、心率不齐。临床上也常见心因性疼痛、痉挛、皮疹、感觉缺失甚至瘫痪等症状。
8. 转移也称“置换”,人们有时对某一对象的情感,因某种原因(不合习俗或有危险)无法向对象表达,便会转移到其他比较安全、为大家所能接受的对象上去。心理治疗过程中,患者也往往会在无意识中,把自己与亲人、密友之间的关系转移到医师身上。这种特殊关系被称为“移情”。心理医生对这种移情关系要有充分的认识并能妥善处理。
9. 补偿指个人理想受挫或因生理缺陷、行为过失而遭失败时,转而努力发展其他方面,借以弥补因失败或失误丧失的自信。这也机制运用得当可以获得巨大的动力,而过度补偿也会导致病态。
10. 合理化又称为“文饰作用”,是最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指人在遭受挫折或做了不符合社会规范的事的时候,往往会为自己找一些能被自我和社会接受的理由来解释。这种自我宽慰方式可以帮助人接受难以接受的现实,但用得过度也妨碍人对远大目标的追求。
11. 幽默 这是一种积极的心理防御形式,指以诙谐的语言行为,应对尴尬处境,使自己摆脱困境,维持心理上的稳定。比较有修养的人常使用这种方法把僵持、尴尬的局面转为轻松自然。
12. 升华 是把不易实现的本能*,经改头换面指向能为社会所接受的、比较高尚的目标和方向。例如考场落榜、情场失意等,若不顾一切地坚持自己的强烈要求,势必违背社会道德或触犯法律。但如果能把这些*引导到高层次的科学发明、文学艺术创作等活动中,既使自己的*间接得到满足,又有益于社会和他人。所以升华是最具有积极意义和建设性的防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