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21 18:4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09 19:26
对于成年患者,若长期头痛并伴有单侧展神经麻痹,应考虑是否存在脊索瘤的可能性。然而,确诊需要依赖于一系列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CT和MRI等。在鉴别诊断过程中,脑膜瘤是一个关键对比。脑膜瘤可能引起局部骨质变化,如变薄或增生,但较少有溶骨性症状。在DSA检查中,脑膜瘤的供血动脉通常会显示增粗且有肿瘤染色特征。
如果脊索瘤向后颅窝发展,鉴别诊断则变为与听神经瘤区分。听神经瘤在影像上表现为内听道扩大和岩骨嵴吸收,MRI在此方面具有帮助。鞍区的脊索瘤需与垂体腺瘤和颅咽管瘤相区分,两者一般不引起广泛颅底骨质破坏。垂体瘤表现为蝶鞍扩大和鞍底变深,颅咽管瘤则有囊壁钙化,且通常不破坏邻近骨质。脊索瘤则多表现为展神经障碍,伴有颅底溶骨性改变和瘤内钙化。
向下进入鼻咽部的脊索瘤与鼻咽癌的临床表现和X线特征相似,鉴别主要依赖鼻咽部活检。鞍旁型或中颅底的脊索瘤与软骨肉瘤鉴别困难,可以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辅助,脊索瘤对多种标记物如Cyto-K6/7、CEA6/7等显示阳性,而软骨肉瘤则阴性。
辅助检查包括头颅X线平片,显示骨质破坏和肿瘤钙化;CT扫描可见颅底的不规则高密度影,边界清晰,瘤内有钙化,增强扫描肿瘤可能强化;MRI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钙化为无信号,出血灶则高信号,注射Gd-DTPA后肿瘤强化;脑血管造影能显示血管移位,如鞍区肿瘤可能影响颈内动脉和大脑动脉等。
总的来说,准确诊断脊索瘤需要综合临床症状和多模态影像学检查的结果,结合鉴别诊断,以提供全面的病情评估。
扩展资料
脑内脊索瘤(chordoma)是颅内较少见的一种破坏性肿瘤,深在于颅底部位,临床诊断主要根据神经症状和典型的影像学的改变两方面。1857年由Virchow首先记载脊索瘤,1858年Muller指出脊索瘤与胚胎脊索残留组织有关。颅内脊索瘤多起自斜坡中线部位,位于硬膜外,呈缓慢浸润性生长 向前可生长到鞍旁或鞍上,甚至伸入颅内或向下突入鼻腔或咽后壁。也可向后颅窝生长 累及一侧桥小脑角,或沿中线向后发展而压迫脑干。脊索瘤位于蝶枕部占35%,脊柱部占15%,骶部最多占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