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16 19:4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5 21:10
脑性瘫痪是病灶位于脑组织、临床上以姿势异常和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此病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故而临床处理起来也较为困难,治疗需从多方面入手。患儿除肢体畸形、关节挛缩、运动功能障碍之外,常常伴有智力、语言、生活能力低下等多种障碍。治疗中各有关专业人员,如神经内科医师、小儿骨科医师、麻醉医师、运动疗法师、作业疗法师、语言疗法师、矫形器技师等应共同参与治疗,针对患儿的多种多样的病状,从不同的侧面加以分析,提出治疗意见,形成一个总体的治疗方案,使患儿得到合理全面的治疗,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脑瘫手术治疗的时机
儿童脑瘫手术疗法何时施行为宜?曾有不同意见。有的专家认为,儿童是生长发育中的个体,其运动功能障碍、不良的运动姿势和习惯、恶劣的步态,随着儿童的生长会迅速恶化,增加治疗的难度,因此以早期施行矫形手术为宜。持不同意见的专家则认为。正因为儿童是在不断生长发育中,早期手术后患儿病情不稳定,畸形和动障碍会复发、加重,对患儿不但无益,反而有害。比如14岁以下儿童骨骼生长比肌肉快,因此肌腱延长手术后,往往容易复发,需再次手术。
近年来,随着康复训练技术和矫形器技术的不断进步,加之与手术疗法的配合应用,使保证手术效果、控制术后畸形复发已成为可能。所以较为一致的观点是:应适时尽早施行手术疗法,辅以康复训练和矫形器疗法配合,争取患儿运动功能的最佳恢复。施行软组织手术的患儿,施术年龄下肢手术以5岁、上肢手术以7岁为宜。此年龄组的儿童能有效地配合医生检查及训练,从而保证手术适应症和术式决策的准确,避免不良后果的产生。
脑瘫手术治疗的原则
(1) 脑瘫类型与手术关系:痉挛型脑瘫最适宜手术疗法。
(2) 神经状态及智力情况:患儿应智力良好,智商在70%以上,有治疗欲望,并能在手术后配合康复治疗。
(3) 肢体固定畸形影响康复训练情况:术前经过正规康复训练治疗,且有一定疗效,但有手法难以矫正的畸形影响运动功能改善者,宜手术矫正该畸形。
(4) 上肢施术原则:上肢运动功能比较复杂,且多精细动作,对治疗效果的要求较高,希望恢复手的精细运动功能。因此矫正上肢的畸形和恢复手的随意运动功能,难度较大。要求上肢受术者,智力应较好,有强烈的康复欲望,术后能积极进行训练,且手术前应有一定程度的随意运动功能。
(5) 下肢多关节畸形的处理原则:对于下肢髋、膝、踝等多个关节畸形的患儿,各关节畸形不宜同时矫正。因多关节畸形中,有原发畸形和继发畸形之分,例如髋关节屈曲挛缩或马蹄尖足均可继发膝关节屈曲改变,原发畸形纠正后膝关节屈曲改变往往即可好转。因此,手术前宜慎重判断原发畸形,加以手术矫形,手术后对邻近关节密切观察一段时间,视其变化情况,再慎重决定后续手术是否需要。
(6) 精确测定痉挛肌和拮抗肌肌力:手术前应测定好造成痉挛畸形的肌肉与其拮抗肌的肌力情况,做出正确地判断并设计出准确的手术方案。
(7) 预防并发髋关节脱位:患儿有强烈的髋内收,伴有髋关节脱位倾向者,宜早期施行髋内侧软组织松解手术,调整肌力的平衡,以防止髋关节脱位的发生。
(8) 解决重症患儿的生活护理困难:重症脑瘫儿因肢体畸形或姿势异常无法克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护理上极度困难者,应实施手术矫形,以适应护理和生活的需要。比如双下肢严重交叉,无法护理大小便,虽然手术后并不有站立行走,也应该施行内收肌的切断手术,以便分开双腿,有利于大小便的完成的护理。
(9) 手术后配合康复训练:脑性瘫痪与其它骨科疾患有很大不同,手术后的结局也有很大差异。那种认为手术出色完成即大功告成的观点是错误的,许多患儿术后畸形复发即是一个很好的说明。为防止术后复发,提高治疗效果,手术后必须进行康复训练和配用矫形器。
(10) 手术目的:手术治疗主要目的在于解除肌肉痉挛、平衡肌力、矫正畸形、调整肢体负重力线、改善运动功能。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5 21:07
脑性瘫痪是病灶位于脑组织、临床上以姿势异常和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此病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故而临床处理起来也较为困难,治疗需从多方面入手。患儿除肢体畸形、关节挛缩、运动功能障碍之外,常常伴有智力、语言、生活能力低下等多种障碍。治疗中各有关专业人员,如神经内科医师、小儿骨科医师、麻醉医师、运动疗法师、作业疗法师、语言疗法师、矫形器技师等应共同参与治疗,针对患儿的多种多样的病状,从不同的侧面加以分析,提出治疗意见,形成一个总体的治疗方案,使患儿得到合理全面的治疗,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脑瘫手术治疗的时机
儿童脑瘫手术疗法何时施行为宜?曾有不同意见。有的专家认为,儿童是生长发育中的个体,其运动功能障碍、不良的运动姿势和习惯、恶劣的步态,随着儿童的生长会迅速恶化,增加治疗的难度,因此以早期施行矫形手术为宜。持不同意见的专家则认为。正因为儿童是在不断生长发育中,早期手术后患儿病情不稳定,畸形和动障碍会复发、加重,对患儿不但无益,反而有害。比如14岁以下儿童骨骼生长比肌肉快,因此肌腱延长手术后,往往容易复发,需再次手术。
近年来,随着康复训练技术和矫形器技术的不断进步,加之与手术疗法的配合应用,使保证手术效果、控制术后畸形复发已成为可能。所以较为一致的观点是:应适时尽早施行手术疗法,辅以康复训练和矫形器疗法配合,争取患儿运动功能的最佳恢复。施行软组织手术的患儿,施术年龄下肢手术以5岁、上肢手术以7岁为宜。此年龄组的儿童能有效地配合医生检查及训练,从而保证手术适应症和术式决策的准确,避免不良后果的产生。
脑瘫手术治疗的原则
(1) 脑瘫类型与手术关系:痉挛型脑瘫最适宜手术疗法。
(2) 神经状态及智力情况:患儿应智力良好,智商在70%以上,有治疗欲望,并能在手术后配合康复治疗。
(3) 肢体固定畸形影响康复训练情况:术前经过正规康复训练治疗,且有一定疗效,但有手法难以矫正的畸形影响运动功能改善者,宜手术矫正该畸形。
(4) 上肢施术原则:上肢运动功能比较复杂,且多精细动作,对治疗效果的要求较高,希望恢复手的精细运动功能。因此矫正上肢的畸形和恢复手的随意运动功能,难度较大。要求上肢受术者,智力应较好,有强烈的康复欲望,术后能积极进行训练,且手术前应有一定程度的随意运动功能。
(5) 下肢多关节畸形的处理原则:对于下肢髋、膝、踝等多个关节畸形的患儿,各关节畸形不宜同时矫正。因多关节畸形中,有原发畸形和继发畸形之分,例如髋关节屈曲挛缩或马蹄尖足均可继发膝关节屈曲改变,原发畸形纠正后膝关节屈曲改变往往即可好转。因此,手术前宜慎重判断原发畸形,加以手术矫形,手术后对邻近关节密切观察一段时间,视其变化情况,再慎重决定后续手术是否需要。
(6) 精确测定痉挛肌和拮抗肌肌力:手术前应测定好造成痉挛畸形的肌肉与其拮抗肌的肌力情况,做出正确地判断并设计出准确的手术方案。
(7) 预防并发髋关节脱位:患儿有强烈的髋内收,伴有髋关节脱位倾向者,宜早期施行髋内侧软组织松解手术,调整肌力的平衡,以防止髋关节脱位的发生。
(8) 解决重症患儿的生活护理困难:重症脑瘫儿因肢体畸形或姿势异常无法克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护理上极度困难者,应实施手术矫形,以适应护理和生活的需要。比如双下肢严重交叉,无法护理大小便,虽然手术后并不有站立行走,也应该施行内收肌的切断手术,以便分开双腿,有利于大小便的完成的护理。
(9) 手术后配合康复训练:脑性瘫痪与其它骨科疾患有很大不同,手术后的结局也有很大差异。那种认为手术出色完成即大功告成的观点是错误的,许多患儿术后畸形复发即是一个很好的说明。为防止术后复发,提高治疗效果,手术后必须进行康复训练和配用矫形器。
(10) 手术目的:手术治疗主要目的在于解除肌肉痉挛、平衡肌力、矫正畸形、调整肢体负重力线、改善运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