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07 08:5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6 23:38
疾病简介:
骶管囊肿属于硬脊膜囊肿,起源于脊髓被膜,故用“椎管内脊膜囊肿”来总称这类疾病;骶管囊肿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没有确切的统计, 自从核磁共振检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以来,骶管囊肿的发现率愈来愈高,引起患者极大的顾虑。其实,了解骶管囊肿的发生原因及治疗方式,可大大减少这种顾虑。
疾病分类:
骶管囊肿属脊膜囊肿的一种类型,大体分为两种:
IB型
不含有脊神经根纤维的硬膜外脊膜囊肿,为先天性硬膜憩室或先天性硬膜缺陷所致蛛网膜疝出,多位于骶管S1-3水平,常见于成年人,男女之间无明显差异。
II型
含有脊神经根纤维的硬膜外脊膜囊肿,为脊髓神经根袖远端的异常扩张形成囊肿,一般位于S2-3水平脊神经节或其远端,多见于成年人。
发病原因:
骶管囊肿属于硬脊膜囊肿,起源于脊髓被膜,故用“椎管内脊膜囊肿”来总称这类疾病。椎管内脊膜囊肿多数被认为是先天性的,也有部分是后天获得的,各型的 成因有所不同。不论何种原因,囊肿的形成总是由于其初期与蛛网膜下腔相通,脑脊液随着动脉搏动进入,最终由于流出不畅或因液体静水压而逐渐扩大。
疾病症状:
不含有脊神经根纤维的硬膜外脊膜囊肿患者多数无症状;25的含有脊神经根纤维的硬膜外脊膜囊肿患者有症状。骶管内有支配鞍区、大腿背侧、会阴区的感觉 及运动神经,还有支配大小便的副交感神经纤维,囊肿靠近头端会压迫坐骨神经。故骶管囊肿临床表现以慢性下腰部、骶尾部、会阴部疼痛不适为主;还可伴有大腿 背侧疼痛、坐骨神经痛、甚至神经源性跛行。
并发症如上所述,骶管囊肿属脊膜囊肿,而非肿瘤,无恶变可能。囊肿内脑脊液压力增高,压迫周围骶神经、骨质,严重者可引起骨质破坏。如果囊肿持续性压迫周围神经纤维,严重患者会出现感觉、运动功能障碍、甚至大小便功能异常。罕见囊肿破裂引起化学性炎症者。
辅助检查:
X线检查
可以发现骶骨骨质的侵蚀,主要表现为骶管扩大,椎体后缘骨质侵蚀呈扇状花边样改变。有时也可发现同时存在腰骶部先天性畸形如隐性脊柱裂、脊柱滑脱、脊柱后凸等。
CT检查
可清楚显示骨质破坏和占位病变,尤其对骶骨显示清晰。
MRI检查
是诊断椎管内脊膜囊肿最可靠的检查方法,囊肿呈长条状囊袋形、卵圆形和不规则形等,囊液信号与脑脊液信号相似,Tl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IB型位于骶管内,与硬脊膜囊之间有脂肪相隔。Ⅱ型位于硬脊膜囊侧方,囊内有神经根存在。
鉴别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管内脊膜囊肿病程缓慢,临床症状轻且不典型,临床表现及体征与腰椎间盘突出有相似之处。骶管囊肿的特点:囊肿为良性病变,生长缓慢,病程较长,症状可 有中间缓解期;症状特点是腰骶部疼痛、会阴部感觉减退、慢性过程;囊肿为膨胀性病变,脊柱X线平片可见病变区椎管腔扩大,椎弓根变薄,椎弓根间距加 宽;MRI可以明确进行鉴别。
疾病治疗:
骶管囊肿常见,大多数无症状,对无症状者一般不需要处理,可先行观察。对于有症状者应在除外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或骶管内肿瘤的前提下积极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症
一般来说,出现下列情况可行手术治疗:腰腿疼或间歇性跛行保守治疗无效,影响正常生活或工作;腰腿疼伴下肢肌力、感觉减退;会阴部疼痛或感觉减退,大小便或性功能障碍。
手术治疗
手术应在显微镜下操作,将囊肿壁修剪成型。用显微剪刀锐性切除囊肿壁,不应钝性剥离,避免损伤神经根,不要强求完整切除囊壁。手术应找到脑脊液漏口,用血管吻合线进行关闭(IA型),或重塑神经根袖(II型)。
注意事项:
术后患者应尽可能采取头低臀高俯卧位,伤口用沙袋压迫,下地活动应在1周以后,术后戴围腰,3周后进行功能锻炼。
疾病预后:
随着MRI广泛应用于临床,临床医师对椎管内脊膜囊肿的认识及诊断水平均有很大提高。只要选择好手术适应证,手术治疗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6 23:39
疾病简介:
骶管囊肿属于硬脊膜囊肿,起源于脊髓被膜,故用“椎管内脊膜囊肿”来总称这类疾病;骶管囊肿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没有确切的统计, 自从核磁共振检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以来,骶管囊肿的发现率愈来愈高,引起患者极大的顾虑。其实,了解骶管囊肿的发生原因及治疗方式,可大大减少这种顾虑。
疾病分类:
骶管囊肿属脊膜囊肿的一种类型,大体分为两种:
IB型
不含有脊神经根纤维的硬膜外脊膜囊肿,为先天性硬膜憩室或先天性硬膜缺陷所致蛛网膜疝出,多位于骶管S1-3水平,常见于成年人,男女之间无明显差异。
II型
含有脊神经根纤维的硬膜外脊膜囊肿,为脊髓神经根袖远端的异常扩张形成囊肿,一般位于S2-3水平脊神经节或其远端,多见于成年人。
发病原因:
骶管囊肿属于硬脊膜囊肿,起源于脊髓被膜,故用“椎管内脊膜囊肿”来总称这类疾病。椎管内脊膜囊肿多数被认为是先天性的,也有部分是后天获得的,各型的 成因有所不同。不论何种原因,囊肿的形成总是由于其初期与蛛网膜下腔相通,脑脊液随着动脉搏动进入,最终由于流出不畅或因液体静水压而逐渐扩大。
疾病症状:
不含有脊神经根纤维的硬膜外脊膜囊肿患者多数无症状;25的含有脊神经根纤维的硬膜外脊膜囊肿患者有症状。骶管内有支配鞍区、大腿背侧、会阴区的感觉 及运动神经,还有支配大小便的副交感神经纤维,囊肿靠近头端会压迫坐骨神经。故骶管囊肿临床表现以慢性下腰部、骶尾部、会阴部疼痛不适为主;还可伴有大腿 背侧疼痛、坐骨神经痛、甚至神经源性跛行。
并发症如上所述,骶管囊肿属脊膜囊肿,而非肿瘤,无恶变可能。囊肿内脑脊液压力增高,压迫周围骶神经、骨质,严重者可引起骨质破坏。如果囊肿持续性压迫周围神经纤维,严重患者会出现感觉、运动功能障碍、甚至大小便功能异常。罕见囊肿破裂引起化学性炎症者。
辅助检查:
X线检查
可以发现骶骨骨质的侵蚀,主要表现为骶管扩大,椎体后缘骨质侵蚀呈扇状花边样改变。有时也可发现同时存在腰骶部先天性畸形如隐性脊柱裂、脊柱滑脱、脊柱后凸等。
CT检查
可清楚显示骨质破坏和占位病变,尤其对骶骨显示清晰。
MRI检查
是诊断椎管内脊膜囊肿最可靠的检查方法,囊肿呈长条状囊袋形、卵圆形和不规则形等,囊液信号与脑脊液信号相似,Tl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IB型位于骶管内,与硬脊膜囊之间有脂肪相隔。Ⅱ型位于硬脊膜囊侧方,囊内有神经根存在。
鉴别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管内脊膜囊肿病程缓慢,临床症状轻且不典型,临床表现及体征与腰椎间盘突出有相似之处。骶管囊肿的特点:囊肿为良性病变,生长缓慢,病程较长,症状可 有中间缓解期;症状特点是腰骶部疼痛、会阴部感觉减退、慢性过程;囊肿为膨胀性病变,脊柱X线平片可见病变区椎管腔扩大,椎弓根变薄,椎弓根间距加 宽;MRI可以明确进行鉴别。
疾病治疗:
骶管囊肿常见,大多数无症状,对无症状者一般不需要处理,可先行观察。对于有症状者应在除外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或骶管内肿瘤的前提下积极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症
一般来说,出现下列情况可行手术治疗:腰腿疼或间歇性跛行保守治疗无效,影响正常生活或工作;腰腿疼伴下肢肌力、感觉减退;会阴部疼痛或感觉减退,大小便或性功能障碍。
手术治疗
手术应在显微镜下操作,将囊肿壁修剪成型。用显微剪刀锐性切除囊肿壁,不应钝性剥离,避免损伤神经根,不要强求完整切除囊壁。手术应找到脑脊液漏口,用血管吻合线进行关闭(IA型),或重塑神经根袖(II型)。
注意事项:
术后患者应尽可能采取头低臀高俯卧位,伤口用沙袋压迫,下地活动应在1周以后,术后戴围腰,3周后进行功能锻炼。
疾病预后:
随着MRI广泛应用于临床,临床医师对椎管内脊膜囊肿的认识及诊断水平均有很大提高。只要选择好手术适应证,手术治疗效果是令人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