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17 16:5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7 23:49
历史上,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发展与富兰克林·罗斯福的经历紧密相关。1921年,罗斯福因游泳感染脊髓灰质炎,导致下肢瘫痪。这一事件促使他在1938年创立小儿麻痹症全国基金会,推动疫苗研究。在基金会的支持下,Jonas Salk医生经过近9年的努力,在1953年研发出首个成功的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PV)。这是一种通过杀死病毒制成的注射疫苗,Jonas Salk甚至在家人身上进行试验,验证其有效性。
尽管IPV疫苗效果良好,达到80%至90%的保护率,但它并不能阻止病毒传播。与此同时,Albert Sabin在辛辛那提大学的研究中,于1950年代开发出口服减毒脊髓灰质炎疫苗(OPV)。这种疫苗通过在猴子和人体细胞中培育出弱毒株,使得接种者体内产生抗体。Sabin的研究团队因此在1965年荣获诺贝尔医学奖。
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推广极大降低了全球的发病率,但贫困和战争等挑战使得疫苗接种工作困难重重。2005年,全球仍有6个国家和地区存在野病毒流行。中国虽然在2000年宣布成为无脊灰区域,但仍面临邻国野毒株的输入威胁。我国的疫苗接种工作面临严峻挑战,尤其是2004年和2005年相继出现疫苗衍生病毒事件。目前,我国已将脊灰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计划,确保儿童免费接种,以应对这一公共卫生问题。
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是预防和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有效控制手段。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病毒主要侵犯人体脊髓灰质前角的灰、白质部分,对灰质造成永久损害,使这些神经支配的肌肉无力,出现肢体弛缓性麻痹。好发于婴幼儿,故又称小儿麻痹症。本病可防难治,一旦引起肢体麻痹易成为终生残疾,甚至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