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05 11:1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3 07:15
严苍山的学术观点主张,医者应当兼收并蓄,不断创新。他强调,中医数千年的延续并非偶然,西学东渐后,现代医学也无法完全取代,关键在于中医始终保持着时代的活力。对学术的重视直接影响着中医的未来发展。严氏一再重申,学者应广泛搜集、开拓视野,而非局限于清代传统的医学框架,如《内经》、《难经》等经典著作,学习时需深入钻研,如孙思邈所言,一生研读不辍。经典中的深奥理论需要通过实践和反复思考才能领悟,如《金匮要略》中的例证,初学者难以理解,唯有实践才能体会其中奥妙。
严氏认为,魏晋以来中医发展迅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然而,近来医学界往往过分简化,忽视了唐宋以前的医学精华。他倡导应深入研究唐宋医学的朴实实用,以及金元明清的学术渊源,如《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著作,它们反映了中医临床学的精髓。严氏强调,治学不能舍本逐末,既要继承精华,也要批判性地吸收各家之长。
尽管如此,严氏并非全盘否定金元后的名家,如刘完素、张洁古等人的理论贡献,他们深化了医学理论,丰富了医学宝库。然而,学习这些名家时,应避免门户之见,能根据实际病情灵活运用,并注意各家独特的学术特点,如朱丹溪的滋阴降火与杂病论治,张子和的食养与祛邪等。在评估名家经验时,应避免简单化的评估,而应全面深入地理解他们的学术精神。
严苍山(1898~1968)名云,浙江宁海人。家学渊源,幼受庭训,从祖父志韶学习中医。后就读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毕业后主持上海四明医院医务,开展急性热病中医住院治疗。*16年(1927年)参与创办中国医学院并在该院执教。*20年被聘为中国国医馆发起人。抗日战争期间,任上海仁济善堂董事,负责难民收容所医疗工作。曾受左翼作家柔石延请为鲁迅治病。解放后,组织卢湾区第二联合诊所,兼任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员、上海市卫生工作者协会执行委员、上海中医学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当选为上海市第五届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