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04 20:3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6 23:09
“言内意外”,就是“意”在“言”外,语句表达出来了比它的字面意义更深的意思,甚至可以这样讲,语句的实际意义远超越了它的字面义。
意内而言外”最早见于张惠言的《词选》一书,为清代词学著名命题.张惠言为常州词派的开创者,有《词选》行世,在《词选序》中提出了“比兴寄托”的主张,强调词作应该重视内容,“意内而言外”“意在笔先”,“缘情造端,兴于微言,以相感动”等.
唐代诗人朱庆余有一首诗《闺意献张水部》是这样写的“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在字面上看,这首诗的意思是非常简单,写的是新婚妻子向她丈夫询问自己化的妆是不是时髦得体。
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在作这首诗之前,朱庆余已经向张水部献上了一份自己的诗作,请他帮助推荐,现在是借用这首诗来问张水部自己的诗作是不是合乎应试的要求。
我们都知道,日常生活中人们并不是任何时候都是有话直说,在有的时候,在语境很明确的前提之下,委婉含蓄地说话比直说或者把话说完效果要更好。
朱庆余便很得此道,他与张水部都是文人,像这种事情不好直接向张水部来挑明,于是便采取了这种比较巧妙的方式,作了一首诗送给张水部。这样的做法,既风雅又得体,而且双方也都能心领神会。
而语言的理解与表达都不可能离开具体的语境,也正是由于有了语境来衬托,我们平常说话才能够“言不尽意”,留有余地供听者和读者想象与补充。“言内意外”是语句的字面义在一种特定语境条件下“引申”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