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蛋白酯酶测定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05 00:3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09 00:24
脂蛋白酶是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
脂蛋白脂肪酶(lipoprteinlipase,LPL)是脂肪细胞、心肌细胞、骨骼肌细胞、乳腺细胞以及巨噬细胞等实质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分子量为60ku,含3%-8%碳水化合物。活性LPL以同源二聚体形式存在,通过静电引力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多聚糖结合,肝素可以促进此结合形式的LPL释放入血,并可提高其活性。LPL生理功能是催化CM和VLDL核心的TG分解为脂肪酸和单酸甘油酯,以供组织氧化供能和贮存。LPL还参与VLDL和HDL之间的载脂蛋白和磷脂的转换,ApoCⅡ为LPL必备的辅因子,其中的C端第61-79位氨基酸具有激活LPL的作用。在哺乳类动物如牛、鼠和猪等LPL的酶蛋白质一级结构有87%-94%的同源性,事实表明,LPL在进化过程中具有高度保守性,人类LPL、肝脂酶(hepatictriglyceridelipase,HTGL)及胰脂酶具有高度相似的氨基酸序列,推测三者可能起源于同一个基因家族,有共同的作用机制。
LPL基因位于第8染色体短臂8p22,长约35kb,由10个外显子和9个内含子组成,编码475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LPL基因位点存在多态性,主要分布在LPL基因内含子和侧翼序列中,其中内含子6中PVUⅡ多态位点和内含子8中HindⅢ多态位点与高脂血症有关,并为高脂血症的家系连锁分析提供了遗传标记。
LPL在实质细胞的粗面内质网合成,新合成的LPL留在核周围内质网,属于无活性酶,由mRNA翻译合成的无活性LPL,称为酶前体,再经糖基化后,才转化成活性LPL。从细胞中如何分泌,目前认为有两种机制,其一是细胞合成LPL后直接分泌,不贮存于细胞内,即称为基本型分泌;其二是调节型分泌,某些细胞新合成的LPL贮存在分泌管内,一旦细胞受到一个合适的促分泌刺激,LPL即分泌,此时分泌往往大于合成。所有细胞都具有基本型分泌,只有少部分细胞兼有两种分泌形式。存在于细胞膜外表面的硫酸肝素糖蛋白(heparinsulphateproteoglycans,HSPG)使酶保持一种无活力的浓缩状态,然后通过一个尚未阐明的机制由肝素促使分泌,即肝素后刺激血浆中得到活化的LPL,分布在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中,主要是分解CM和VLDL的甘油三酯,并结合和附着在这些脂蛋白残粒中,可能作为肝摄取这些颗粒的信号。
LPL生理功能,目前认为是分解脂蛋白核成分的甘油三酯,也分解磷脂如卵磷脂、磷脂酰乙醇胺,并促使脂蛋白之间转移胆固醇、磷脂及载脂蛋白,其代谢产物游离脂肪酸为组织提供能量,或再酯化为TG,储存在脂肪组织中。另外,LPL还具有增加CM残粒结合到LPL受体上的能力,促进CM残粒摄取。
测定血浆LPL活性时,一定要静脉注射肝素,因为LPL对肝素亲和性很高。静脉注射肝素,使LPL从内皮细胞表面释放入血,这是测定血中LPL活性的一种必备操作。通常按每公斤体重10单位的量静脉注射,10分钟后采静脉血得到血浆再测LPL活性。一般静脉注射肝素后血浆总脂酶活性的1/3为LPL,剩余的几乎都是肝脂酶(HTGL)。目前还可用高浓度盐酸或鱼精蛋白选择性抑制LPL活性的方法测定其活性。最近报道,还可用LPL或HTGT抗体进行活性检测。
什么是脂蛋白酯酶
LPL生理功能,目前认为是分解脂蛋白核成分的甘油三酯,也分解磷脂如卵磷脂、磷脂酰乙醇胺,并促使脂蛋白之间转移胆固醇、磷脂及载脂蛋白,其代谢产物游离脂肪酸为组织提供能量,或再酯化为TG,储存在脂肪组织中。另外,LPL还具有增加CM残粒结合到LPL受体上的能力,促进CM残粒摄取。测定血浆LPL活性时,一定要...
什么是脂蛋白酯酶?
脂蛋白酯酶(LPL)是脂肪细胞、心肌细胞、骨骼肌细胞、乳腺细胞以及巨噬细胞等实质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分子量为60KD,含3%-8%碳水化合物。LPL生理功能,目前认为是分解脂蛋白核心成分的甘油三酯,也分解磷脂如卵磷脂、磷脂酰乙醇胺,并促使脂蛋白之间转移胆固醇、磷脂及载脂蛋白,其代谢产物游离脂...
血脂检测仪原理
故测定结果与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质谱法(决定性方法)接近。2、甘油三酯酶法(COD-PAP法)原理:用脂蛋白酯酶(LPL)使血清中三酰甘油(TG)水溶解成甘油与脂肪酸,将生成的甘油用甘油激酶(GK)及三磷酸腺苷(ATP)磷酸化。以磷酸甘油氧化酶(GOP)...
ldl是什么
是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简称为LDL)是通过脂蛋白酯酶的水解作用,脱去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中的甘油三脂,释放游离脂肪酸转化而来的。因甘油三酯的去除使得胆固醇所占比例提高,增加颗粒本身密度,从而得到LDL。拓展:低密度脂蛋白是一种运载胆固醇进入外周组织细胞的脂蛋白...
皮肤黄色瘤病病因
皮肤黄色瘤病的病因主要与脂蛋白酯酶活性异常相关,这可能导致肝内分解代谢异常或者低密度脂蛋白(LDL)分解异常。其特征是甘油三酯分解代谢降低,进而引发各种原发性和继发性病变。高脂蛋白血症是导致皮肤黄色瘤病最常见的原因,血浆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磷脂等脂质含量过高,会在皮肤真皮内形成局限性沉积,尤其...
皮肤黄色瘤病是怎么回事
黄色瘤的出现,其症状常见为脂蛋白酯酶活性异常而导致其出现的原因,主要是肝内残余分解代谢异常和低密度脂蛋白分解异常。患者血浆脂质胆固醇迅速增高,从而使高脂蛋白血症出现,皮肤黄色瘤病生成。患者血浆脂质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磷脂等的增高,使体表皮肤真皮内出现局限性的沉积。这种病症主要出现在各种类型...
酯酶是什么酶?酯酶水解蛋白质吗?
白细胞是血液中一类细胞的总称,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但是白细胞酯酶只存在于中性粒细胞中,临床上多用白细胞酯酶试验检测有无中性粒细胞存在,也就是生活中所代表的炎症反应。需要指出的是,作为疾病的辅助诊断手法之一,人体尿液、分泌物中白细胞酯酶检测阳性,只能...
...甘油三脂21.41 总胆固醇8.10 高密度脂蛋白0.80 低密度脂蛋白0.39 各 ...
冠心病患者载脂蛋白a明显低于健康者。a/b<1可视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指标。,闭单独测定载脂蛋白a或b更有意义 2.肾病综合征,活动型肝炎,肝实质损害,糖尿病等也可见a降低,b增高。 高血脂吃的东西应该要保持:低热量、低胆固醇、低脂肪、低糖、高纤维饮食。 1.低热量: 2.低脂,低胆固醇饮食: 1)豆制品: 2)香菇...
贝特类药物有几种?效果如何?
回答:意见建议:贝特类制剂降胆固醇TG为主,兼降甘油三酯TC,为调节血脂药.贝特类是指氯贝丁酯类和苯氧乙酸类或称纤维酸类,这类药增强脂蛋白酯酶活性,并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在转录水平诱导脂蛋白酯酶表达,促进VLDL,CM,IDL等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颗粒中甘油三酯成分的水解,并减少肝脏中VLD...
总酯酶和酯酶是同一概念吗
不一样,酯酶的概念比总酯酶要大,总酯酶一般涉及指肝酯酶和脂蛋白酯酶,总酯酶的试剂盒说明书显示总酯酶活性=肝酯酶活性+脂蛋白酯酶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