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8-20 17:4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30 02:55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通常包括两个关键步骤:首先,确定零件加工的工艺路线,接着是详细规划每道工序的参数,如设备选择、工艺装备、切削参数和工时估算等。这两个步骤相互关联,需要整体考虑。
工艺路线的规划是整个工艺过程的基础,其核心任务是选择适合的加工方法,决定加工表面的顺序,以及决定工艺流程中工序的数量。基本原则是,基准面的加工应优先进行,即“基准先行”。这是因为作为定位基准的表面首先加工出来,能快速提供后续工序所需的精确基准。
为了保证加工质量,通常会将高精度表面划分到不同的加工阶段,如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这样有助于设备的有效利用,安排热处理工序,及时发现毛坯缺陷,以及确保加工精度。
在具体操作中,对于箱体、支架和连杆等零件,遵循“先面后孔”的原则,先加工平面,再加工孔,这样可以利用平面定位来确保孔的位置精度,并便于孔的加工。最后,光整加工应放在工艺流程的末尾,因为它的表面光洁度要求高,任何轻微的碰撞都可能破坏表面。在光整加工后,日本和德国等国家非常注重保护,严禁直接接触工件,以防止在工序转运和安装过程中对光整表面造成损伤。
机械加工是一种用加工机械对工件的外形尺寸或性能进行改变的过程。按被加工的工件处于的温度状态﹐分为冷加工和热加工。一般在常温下加工,并且不引起工件的化学或物相变化﹐称冷加工。一般在高于或低于常温状态的加工﹐会引起工件的化学或物相变化﹐称热加工。冷加工按加工方式的差别可分为切削加工和压力加工。热加工常见有热处理﹐煅造﹐铸造和焊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