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05 10:0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25 20:15
杂交育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T.费尔柴尔德在1719年首次通过石竹科植物实现了人工杂交。J.科尔罗伊特在1761至1766年间的研究显示,杂交一代的性状介于双亲之间,且具有优势。19世纪初,T.A.奈特提出杂交是创造新性状组合的重要途径。J.高斯、G.F.加特纳和C.H.诺丹等人发现杂种一代的稳定性以及杂种二代的多样性。1860年,F.F.哈利特将维氏分离原则和后裔测定法应用于杂交育种,这是现代系谱法的基础。1900年,孟德尔的遗传定律被重新发现,为杂交育种提供了初步理论依据,尽管仍主要依赖个人经验,但取得了进展。1904年,加拿大A.P.桑德斯和C.P.桑德斯通过杂交方法培育出了马奎斯春小麦,这是杂交育种的重要突破。
中国在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采用杂交技术改良作物品种,中央大学、金陵大学等机构积极参与。这些改良包括中山1号水稻、莫字101、骊英3号小麦和抗卷叶螟的鸡脚德字棉等优良品种。然而,大规模的作物杂交育种工作在1949年以后才大规模展开。50年代初,东北春麦区推广了抗秆锈病的合作号品种,北方冬麦区推广了抗条锈病的品种,对病害控制产生了重大影响。60年代,南方稻区的矮秆水稻品种如珍珠矮和广陆矮4号的推广,显著提高了水稻单产。到70年代末,杂交法培育的水稻、小麦和甘薯等作物推广品种已占总数的60%以上,表明杂交育种在中国农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日益显现。
作物不同基因型个体间进行杂交,并在其杂种后代中通过选择而育成纯合品种的方法。包括种内杂交和远缘杂交。农业上一般指种内不同品种间的杂交育种。现在世界各国生产上应用的主要作物品种大都由此法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