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节气的由来立秋节气的来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06 05:4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8 17:49
每年8月7日或8日,当太阳到达黄经135°时,我们迎来立秋节气。立秋的“立”代表开始,“秋”指的是农作物的成熟期。这个节气标志着炎热的夏季逐渐转变为凉爽的秋季。立秋是反映季节变化的重要节气。《二十四节气》中提到:“秋,物聚于此”,意味着此时草木开始结果,丰收的季节即将到来。在华中地区,立秋时早稻收割、晚稻移栽,大秋作物进入关键的生长期。
古人非常重视立秋这个节气,认为它是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古时候,宫中会在立秋时节将盆栽的梧桐树移入庙宇。当立秋到来时,太史官会高声宣布:“秋天到了。”随后,梧桐树会落下几片叶子,作为秋天的象征。立秋之日,皇帝会带领文武百官在西郊祭拜,迎接秋季,并命令武将开始练兵,保卫国家。此外,*和民间都会在秋收之后选择吉日进行庆祝,感谢神明和祖先的庇护,并品尝新收获的谷物。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也是农历七月初一左右(公历8月7日至9日之间)的节气。它标志着农历的结束和新学期的开始。“秋”字由“禾”和“火”组成,意味着谷物成熟。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冷的过渡季节。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在古代,立秋时分,宫中会将种植的梧桐树搬入庙宇。太史官会在立秋时刻高声宣布:“秋天到了。”随后,梧桐树会落下几片叶子,作为秋天的信号。
在中国古代,立秋被分为三个时期:“凉风习习之时”、“白露生之时”和“寒蝉鸣之时”。凉风指的是刮风时人们感到凉爽,与夏日热风不同。白露生意味着早晨大地可能会有露水。寒蝉指的是秋天的寒蝉开始鸣叫。立秋到来,并不意味着立即进入秋天。气候上的季节划分要根据“平均气温”来确定,即当地连续五天平均气温在22℃以下,才被认为是真正的秋季。由于中国地域广阔,各地气候条件不同,立秋时大部分地区尚未进入秋季气候。此外,立秋后的第三天,依然处于炎热的三伏天。尤其是在中国南方,这个节气还处于盛夏的酷暑之中。随着台风季节的远离,气温更加炎热,中医学将立秋到秋分这段时间称为“长夏”。